天天看點

汽車品評|神龍改制 意欲重振 法國車在中國的曲曲折折似告終結

汽車品評|神龍改制 意欲重振 法國車在中國的曲曲折折似告終結

文 字 | 陶文博

設 計 | 小宇宙

古有雲,神龍見首不見尾。

這本是對詩文風采的褒獎,後常用作刻畫行蹤詭谲的神秘人物,亦或是被後世拿來調侃“吃過見過”卻日益萎靡的神龍汽車。

汽車品評|神龍改制 意欲重振 法國車在中國的曲曲折折似告終結

毫不誇張地說,如果不是部分媒體針對神龍汽車近日的架構調整實施了輪番追評,想必絕大部分對汽車行業無甚關切的網友路人早已忘卻了這個曾經引領了半個時代的“大品牌”存在,或是完全想不到它和“東雪”、“東标”有什麼具體聯系。

倒是少數人大概還記得“富康”和“愛麗舍”,但也僅此而已了。

汽車品評|神龍改制 意欲重振 法國車在中國的曲曲折折似告終結

據官方消息稱,東風集團内部将此次調整稱為“兩室一廳”模式,即神龍汽車作為生産基地保留,并保持現有股比,而旗下的兩大合資品牌則分居“兩室”,其中東風标緻由法方主導,東風雪鐵龍由中方主導,各司其職。

類似規模和尺度的改制與重組,放在任何一線車企,都是足夠引爆全媒體平台頭版的重磅大戲。

令人感到意料之外又有那麼一點情理之中的,除卻幾路以“好(四聲)事”聞名的業内機構,神龍自家的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并沒有引起太大範圍的關注,輿論聲量寥寥。

汽車品評|神龍改制 意欲重振 法國車在中國的曲曲折折似告終結

這樣看來,“神龍見首不見尾”給到這裡是頗為貼切了,至于“首”在哪裡,恐怕要回溯到30年前了罷。

在中國家用汽車市場中興之初,剛剛結束了與廣州汽車的失敗婚姻的标志雪鐵龍集團,與東風汽車,投入巨額資源成立了神龍汽車公司——這在當時可是相當大膽的舉動。

一段傳奇,就此成就,法系車從此有了故事。

出乎意料的是,看似劍走偏鋒的神龍汽車,竟然憑借着頗具實效的手段跑出了震驚四座的前半段,一時間風頭無二,大有與大衆汽車分庭抗禮的氣勢。

汽車品評|神龍改制 意欲重振 法國車在中國的曲曲折折似告終結

如果說法國人不走尋常路的基因早已深入骨髓,那麼神龍汽車在接棒雪鐵龍&标緻品牌後所做的第一件事,也是一直在做的頭等大事便是将那些深入骨髓的古怪染色體挖出來切吧切吧剁了,至于說産品定調和生産裝配之類的業務主幹,東風汽車的老本完全足夠吃上一些年的,事實證明也确實如此。

汽車品評|神龍改制 意欲重振 法國車在中國的曲曲折折似告終結

天時地利人和,大體上是齊備了,開頭說到的“富康”便是在如此的和煦光輝照耀下的應運産物。

與桑塔納、捷達并稱“老三樣”的神龍富康基于雪鐵龍ZX打造,不僅售價相對親民,同時配備有電噴式發動機、ABS和BA系統和後輪随動轉向等新潮功能,這在1998年可是絕對的“黑科技”了。

在這之後,神龍汽車在“去法國化”的道路上走得風生水起,大批與歐洲人審美大相徑庭卻相當符合大陸百姓用車習慣的“中式法系車”如愛麗舍和标緻307三廂版等産品風靡大江南北。

時至2015年,年銷量突破70萬台大關的神龍汽車已經擁有坐落于武漢和成都的四家大型工廠,産能儲備超過100萬台。

汽車品評|神龍改制 意欲重振 法國車在中國的曲曲折折似告終結

凡事都怕個但是,神龍汽車也不例外,多少有些“沉浸往昔”的标緻和雪鐵龍品牌未能及時察覺洶湧而至的SUV大熱潮,抱着幾款略顯落伍的轎車迎面撞在了大衆、本田和福特等品牌的進攻鋒線上。

對于途觀、CR-V和翼虎等供不應求的城市SUV而言,姗姗來遲的标緻3008因為種種原因,并未掀起波瀾。

在那之後的七年中,神龍汽車的年銷量每況愈下,根本養活不起四家工廠和大批從業人員,是以開頭提到的改制和重組政策與其說是勢在必行,不如定義為不得已而為之罷。

毫不誇張地說,在疫情風波、晶片危機和衆多一線品牌的多元度飽和打擊下,神龍汽車堅守陣地尚有餘力,若想組織反擊的确需要決心與勇氣。

汽車品評|神龍改制 意欲重振 法國車在中國的曲曲折折似告終結

機會終于到來。

東風雪鐵龍的凡爾賽C5 X在如此的時境下被推出,顯得别具意義。這确是一台不可多得的好車,亦令衆多消費者深刻體會到法式浪漫的可貴與神龍汽車的深厚功底。

如何能延續産品帶給一個企業更加穩健和長久的正向牽引力,已經成為神龍汽車亟待解決的問題。

因為将整個企業和品牌的身家寄希望于一兩款産品是不現實的,若想重振輝煌,勢必需要從根基上有全新的戰略思維。

汽車品評|神龍改制 意欲重振 法國車在中國的曲曲折折似告終結

有資訊被逐漸透露出來,以法方管理團隊為主的東風标緻,大機率将倚靠歐洲本土市場引進多款“原汁原味”車型,并大幅度削減長軸距和三廂車型的占比,力求在尚未飽和的小型車市場重占先機。

與此同時,放開手腳的東風雪鐵龍亦将徹底投身體量巨大的傳統乘用車領域,在短時間内重塑品牌形象和産品格調,最終實作産能、利潤與輿論聲量的穩步提升。

從這個角度看來,貌似不動筋骨的改革,卻有意無意地促成了閉環式的内部良性競争,恰如南北大衆和南北豐田之流,實屬百利而無害的良策。

此外,結構改制更便于優化剩餘産能和剩餘勞動力,對研發人員和資深技術人員的崗位吸引力亦有着促進作用。

面對逆境,收攏力量攻其一點是人所共知的戰略常識,然而戰略易定,市場難行,齊裝滿員氣勢磅礴的神龍汽車最終還是要面對愈發慘烈的業内搏殺。

誠然,改革的春風為每一個神龍人帶來了寬慰與自信,接下來能否看到柳暗花明,多少是要取決于法國人能不能帶來行之有效的管理政策和富有競争力的新産品了。

汽車品評|神龍改制 意欲重振 法國車在中國的曲曲折折似告終結

另一方面,來自于本土車企和豪華品牌的“互卷”同樣不可忽視,日趨成熟的自主品牌對中低端合資品牌的蠶食與豪華品牌的不斷下探在一線們看來是嚴酷的威脅,對後起切入的新概念合資法系品牌而言卻很可能是個值得把握的機會——他們卷累了,就該我上了。

至此,我們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神龍汽車乃至東風集團高層的戰略智慧和變革設計。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漫漫長路。

神龍複興道阻且長,然希望猶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