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分鐘讀懂什麼是“遊戲化”

編輯導讀:遊戲能夠給人及時的回報,并且獎懲明顯,是以很多人對遊戲上瘾。不少非遊戲産品,現在越來越多地給自己的功能加上“遊戲化”的設計,以此吸引使用者。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3分鐘讀懂什麼是“遊戲化”

什麼是遊戲化?怎麼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遊戲化”這個概念?今天我來給大家嘗試拆解一下。

一、遊戲化的概念

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Kevin Werbach對于遊戲化(Gamification)的概念給出了一個淺顯的、可拆解的概念:

“Gamification is the use ofgame elementsand game design techniques in non-game contexts.”

“遊戲化是将遊戲元素及遊戲設計技術用于非遊戲領域。”

概念很直接明了,下面我們對于概念的3部分進行拆解闡述。

二、遊戲元素(Game Elements)

舉兩個使用遊戲元素服務于遊戲外行為的例子:

1. Nike Run Club

運動愛好者、果粉會發現iwatch裡面預裝了一個Nike Run Club的應用,每當你到達一個地點,想要跑步、快走等戶外運動,你都可以随時調出手表中的應用,或者當你運動到一定節奏,iwatch會提示你打開應用,開始鍛煉。

當你鍛煉到一個目标值(比如說:5公裡,或者20000步),Nike會頒發一個小勳章,記錄你的鍛煉裡程碑。同時,你還可以加入到運動社群,公示自己獲得的成就(勳章),并與志同道合的人在排行榜上“較勁”。這也是在遊戲化中比較常見的遊戲機制(PBL:勳章、等級、積分體系)

Nike通過軟體記錄使用者的運動行為、釋出目标及挑戰,達成以後獲得成就勳章獎勵。Nike軟體的做法使得運動這個經曆更像在玩遊戲(或者說,參與到遊戲中來)。

遊戲元素融入運動軟體中,有助于更有效的鼓勵使用者繼續運動,讓使用者的運動體驗更佳、更具有階段激勵效應。

3分鐘讀懂什麼是“遊戲化”

NIKE勳章示例

2. Zombies Run

這個軟體的目的是激勵那些宅男宅女們,帶上手機一起外出運動。

Zombies Run将一些使用者熟悉的僵屍形象融入到軟體中,如果你參與到其中來,你會在這款軟體的運作過程中,感到僵屍追你(想要吃掉你)的緊迫感,出于本能,你不得不走動起來,局限于家裡的空間限制,你最終可能會走出門,來到街道上跑起來。如果你停下來時間過長,你可能會被僵屍追上,甚至被吃掉,于是你不得不繼續踏上運動的路程…..

與Nike Run類似,當你完成了一個小目标,你可以解鎖軟體中的一個小成就,不得不說,軟體非常有互動性。Zombie Run将無趣的快走、跑步體驗變得有趣起來。

3分鐘讀懂什麼是“遊戲化”

Zombies Run界面示例

3. 遊戲元素(Game Elements)

敲黑闆時刻:從上面兩個例子我們能怎麼解釋“遊戲元素”這個詞呢?

我們可以将遊戲元素想象成為軟體設計的某類工具箱(與遊戲緊密相關的),但它不是遊戲本身,裡面的工具可以用來構成遊戲的互動設計(用于驅動使用者參與)。

KEAS網站提供一項服務,能幫助不同企業的員工參與到更健康的活動中來。從下圖你可以看到,網站提供的點贊、虛拟勳章、等級排名、禮品激勵等,在許多大型RPG遊戲中都能看到。KEAS使用了一些參與者熟悉的遊戲互動設計(不僅僅是遊戲元素,還包括遊戲元素的互動設計–如點贊,會在螢幕上出現一個大大的)

這些互動方式在遊戲中非常常見,用于非遊戲領域,能增強使用者的體驗感及提升參與度。

3分鐘讀懂什麼是“遊戲化”

KEAS網站:點贊、勳章、等級、激勵

三、遊戲設計技術(Game Design Techniques)

遊戲化概念中的第二部分,就是遊戲設計技術。大家再回想一下,遊戲不僅僅隻有遊戲元素,這部分重視的是參與者的視覺體驗的提升。但遊戲的精髓在于,能夠将雜亂無章的遊戲元素,以某種方式“粘”在一起,并發揮1+1>2的效應。好遊戲之是以被稱之為好遊戲,是因為它系統的、深思熟慮的、巧妙的設計了遊戲程序(故事情節)。遊戲設計師工作中打交道的不僅僅是遊戲元素,還有算法、互動體驗等。

遊戲化的一些例子中,有的更側重于元素,有的更側重于遊戲互動設計,有的則兩者兼具。是以在遊戲化的概念中,“遊戲元素”及“遊戲設計技術”都屬于定義的一部分。

遊戲設計技術,它是一種設計者的思考方式。它不僅僅是一套實踐理論,而是一種應對挑戰的方法。

四、非遊戲領域(Non-Game Contexts)

遊戲化概念中的第三部分是“非遊戲領域”,即遊戲本身以外的任何事情。

玩遊戲純屬為了娛樂。

但是,如果你參與一個遊戲與你所在公司的業務相關,你參與的過程中,無形或者有形的是因為你所在公司某些目标服務;或者你的參與是因為試圖學習與你的工作相關的知識;又或者你玩遊戲是為了找到合适的工作……這些就是非遊戲領域(Non-Game Contexts)的例子。

你所參與的仍然是遊戲,但體驗的基本原理确是遊戲之外的東西,它獨立于遊戲體驗之外,且具有有效性和意圖引導的目的。例如:跑步對于Nike賣鞋很重要(在天貓、京東上,Nike旗艦店中的促銷小遊戲,直接目的就是賣鞋)。同時,跑步對于那些渴望改變現有身體狀況,從跑步中獲得健康的人來說也很重要,這就是在遊戲之外所能獲得的,所能沖刺的目的。

涉及遊戲元素和遊戲設計技術的某種組合,但并不是為了玩遊戲,就是遊戲化(Gamification)。

本文由 @ViWaViWa 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