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漸被遺忘的文化圖騰——熊

漸被遺忘的文化圖騰——熊

讓文物“活起來”

讓文化傳下去

漸被遺忘的文化圖騰——熊

漸被遺忘的文化圖騰——熊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屬于典型的複合性圖騰形象,其擁有鹿角、駝頭、兔眼、蛇項、蜃腹、魚鱗、鷹爪、虎掌、牛耳,反映出史前時期各圖騰部落彼此攻伐融合的曆史。而在龍圖騰成熟之前的史前時期,各種圖騰文化盛行。自新石器時代直至秦漢,熊崇拜一直占據重要地位。《史記·帝王世紀》曰:“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左傳·昭公七年》曰:“昔堯殛鲧于羽山,其神化為黃熊。”《禮記·月令》正義引《帝王世紀》曰:“大皞(伏羲)一号黃熊氏。”《漢書·武帝記》曰:“禹治洪水,通軒轅山,化為熊。”黃帝、鲧、伏羲、大禹等上古時期的部落領袖,都出自以熊為圖騰的部落,可見熊是上古時期中華民族重要的圖騰之一。那麼,崇拜熊圖騰的原因及其文化特性是什麼呢?

漸被遺忘的文化圖騰——熊

漢代鋪首銜環三熊足銅奁

一、熊是勇猛、無畏、偉力的獸性象征。《漢書·五行志》曰:“熊,山野之獸。”在人類社會早期,狩獵行為盛行,人類與熊的接觸比較頻繁。處于食物鍊頂端,且體型龐大、性情兇猛的熊,帶給人的印象是威力無窮,具有超自然的偉力。是以對熊崇拜往往落在熊的獸性特征方面,通過對熊的祭祀以期待獲得熊的勇猛無畏特性。

二、熊是不死、神使、雷神的神性象征。對熊的崇拜重要來源之一是熊冬眠的習性,《山海經·中山經·熊山》曰:“熊之穴,恒出神人,夏啟而冬閉。”原始人将熊的冬眠與蟬的蟬蛻都看作“重生”,寄托着人們長生不死的期望。至漢代,熊的神聖象征更為豐富。河南新野出土東漢伏羲女娲加天熊畫像磚中,一隻熊在伏羲女娲二大神頭頂舞蹈,形象更加突出,展現了熊在古代崇高的神性地位;滄州博物館曆史廳展出的漢代鋪首銜環三熊足銅奁,三隻神熊背負整個器物,象征着神熊頂天立地、貫通三界;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的雷神出行圖中,三隻翼虎、兩隻神龜拉着一輛車,車中坐熊,持鼓及鼓槌作“雷神”形象。

三、熊是驅傩避惡、鎮墓守陵的巫性象征。漢代人相信人死亡後精神仍會延續,因而特别注重守護死後的世界。熊的形象大多出現于墓門位置,象征“幽都門神”守衛地下冥府、墓室的入口。《周禮·夏官·方相氏》曰:“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革揚盾,帥百吏而時傩,以索室毆疫。”方相氏是傳說中驅疫辟邪的神靈,周禮中負責葬禮、祭祀中的驅邪活動,他們佩戴熊頭面具,展現在畫卷和石像中往往也是熊的造型。

熊崇拜源自上古人類狩獵活動中與熊的接觸,熊對當時的人類生活産生了巨大的影響。伴随着生産力的發展,人類社會開始由狩獵社會轉型至農業社會,這一背景下與雨水灌溉關系更為密切的龍逐漸登上曆史舞台。

作者 呂慶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