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書苦,讀書樂

讀書苦,讀書樂

讀書是苦,還是樂?讓我們來聽聽古人怎麼說。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

——唐·顔真卿《勸學詩》

每到三更半夜,雄雞打鳴的時候,正是男兒發憤讀書的好時間。年少時要努力讀書,追求上進。不要等到時光逝去,白發叢生才後悔,那時可就太晚了!早早起床學習,這也需要自律,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

要想學有所成,就必須加倍付出,正所謂“學海無涯苦作舟。”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岩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餘。

晴雲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唐·杜甫《柏學士茅屋》

柏學士抛棄了官職,來到這深山中築建起茅屋。古人用了全部時間來讀書,而你們也讀了比萬卷還多的書籍。天氣晴朗,雲朵團團籠蓋着茅屋,而秋水清澈,在石階上流動,如此清幽之地,卻适宜讀書。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然要付出代價,不努力拼搏又怎能得到?男兒應熟讀五車書,才能為自己的人生添磚增瓦,怎能怕讀書苦呢?

讀書苦,讀書樂

時光匆匆易逝,如果不趁着青春年少時多多讀書,又怎對得起這美好時光。

擊石乃有火, 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唐·孟郊《勸學》

擊打石頭,它才會出現火花,如果不擊打它,連煙也不會冒出。人隻有通過學習,才會了解道理,掌握知識。如果不去學習,又怎能知道這一切的奧秘?萬事必須自己去經曆,從實踐中得到真知,他人的知識不會變作自己的才能。青春真好,卻應努力學習,一個人難道能永遠是“少年”嗎?少年時吃些讀書的苦,總比老了後悔強得多啊。

讀書,總是與熱鬧無緣,枯寂乏味,讓人坐不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宋·王禹偁《清明》

清明節時,無花也無酒,一個人索然無味,就像是山寺中的僧人。昨天向鄰居讨要了火種,清明節的一大早,就在窗前點燈,坐下來潛心讀書。管它什麼節日,好好讀書才是正事。

讀書苦,讀書樂

讀書雖苦,卻也帶給人不少快樂。

山光拂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元·翁森《四時讀書樂春》

山光映照着堂外的欄杆,碧水繞着長廊,人們從春風中歸來,輕聲吟詠,心情愉悅。枝頭上的鳥兒像是朋友,水面上的落花如詩如畫。不要白白浪費光陰,讀書是再好不過的事。讀書有什麼樂趣?春日裡的綠草長滿窗前,也不必剪除,望去一片繁茂青翠的景象,令人看着就歡喜。

再美的風景,也比不過讀書的趣味。

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

時有落花至,遠随流水香。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

——唐·劉眘虛《阙題》

彎曲的道路隐沒在了缥缈的白雲裡,春光随着青溪蔓延不盡。不時地有落花飄落,在碧波上飄浮,遠遠地就送來了芳香。幽靜的柴門對着蜿蜒的山路,藏密的柳樹林中掩映着讀書堂。每當陽光透過樹林縫隙灑落,溫柔的陽光落滿我的衣裳。如此優美的環境,迷人的春景,可千萬不要辜負啊。

讀書苦,讀書樂

讀書之樂,會讓人忘記一切,沒什麼能分散注意力。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唐·王貞白《鹿洞二首其一》

用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已深,時光珍貴,一寸光陰就像一寸金子似的。如果不是道人前來逗笑,還沉浸在書中,細細鑽研周公孔子的學問呢。讀書讀得如此入神,也說明書本的魔力之大。這怎能是苦,一定是有着無盡的樂趣在其中。

對于熱愛讀書的人來說,書是良友,是不能缺少的陪伴。沒有書可讀,才是最苦的事情。

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清·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人心如同小苗一樣,得到滋養才能茁壯成長。苗需要用泉水澆灌,而心需要知曉道理和情義,是以讀書很重要。一天不讀書,心裡就像少了什麼似的,空空蕩蕩。而一個月不讀書,就覺得耳聾眼花了。

讀書苦,讀書樂

讀書之樂,讓人難以割舍。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随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别有春。

——明·于謙《觀書》

書卷多情,就像老朋友一樣,無論是傍晚清晨,還是憂傷喜悅,總有它的陪伴。眼前浏覽過千千萬萬字,心中再無塵世雜念。經常讀書,就像活水源源不斷,思維靈活,視野寬廣,勤奮讀書,就像是東風吹拂,鮮花嫩柳煥發光彩。那些跨着金鞍,到處尋訪春天的人,怎肯相信我的書齋裡就有春天呢?!他們如何懂得呢?

讀書之樂,也可以是苦中作樂。

困依老宿發心初,半學修心半讀書。

雪後每常同席卧,花時未省兩山居。

獵人箭底求傷雁,釣戶竿頭乞活魚。

一向風塵取煩惱,不知衰病日難除。

——唐·王建《寄舊山僧》

老朋友啊,人雖已老,我卻不肯忘卻初心,一邊修身養性,一邊讀書。雪後我們常常卧在一起,花開了卻分隔兩地。從獵人那裡救下受傷的大雁,在釣魚人那裡求得活魚。塵世中煩惱總不得消除,這衰弱多病的身體狀況也難以改善。但有讀書,有朋友傾訴,也不算太難過。

讀書是苦,還是樂?相信每個人的心中,總有屬于自己的答案。書讀進去了,如美酒佳釀,是會讓人沉醉的,又如世外桃源,讓人忘卻世間紛擾。書是良師,亦是益友,愛它的人,手不釋卷,從不會感到厭倦。對于熱愛讀書的人來說,讀書,雖苦亦樂,不能讀書,才是最大的憾事。讀書之苦,往往是因外部的環境不好,而讀書之樂,卻是來自心底!

-作者-

禾雨,喜歡詩詞的女子,在四季中尋找一個個美麗的細節,願時光留下溫暖的記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