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星途,誰會承認它是“高端”?

星途,誰會承認它是“高端”?

2018年前後,中國汽車市場一路高歌、頭部自主品牌在完成了第一階段積累之後,開始提出品牌高端化的發展計劃。長城汽車推出WEY品牌、吉利牽手沃爾沃打造領克,廣汽、上汽也有高端新能源産品。彼時,在主流市場尚且不夠強勢的奇瑞,也趕在2019年釋出了高端品牌星途。

時間來到2022年,自主品牌高端化已經進入第二階段,WEY、領克、埃安等品牌在不同領域、不同程度上收獲成功之後,繼續以電氣化轉型向上探索,比如極氪、沙龍。相比之下,奇瑞的高端化嘗試并不順利,星途品牌發展至今,既沒有一個「爆款」,也無法真正實作價格天花闆的突破。

改名,能否改命?

如今在星途汽車的官方網站,被重點介紹的車型包括星途攬月、淩雲、追風,實際上在售的還有星途TX。

星途,誰會承認它是“高端”?

對星途品牌毫無了解的人,想必也很難從這些車型名字上看出它們的級别關系。

不同于領克的字母命名、WEY品牌的咖啡系列,也沒有采用奇瑞車系的字母+數字組合,星途的産品名字看起來更加「詩意」、甚至有些虛無缥缈。在每款車型的配置版本裡,星途甚至還有禦風行、迎風飛這樣的古風文案。

中國市場的車型如此之多,字母數字組合都不夠用了,星途這種意境式命名當然沒有問題。況且,中文博大精深,隻要能找到音譯和寓意契合的名字,想必會帶來1+1>2的效果,比如音譯而來的BMW寶馬、Benz奔馳、Accord雅閣。

星途,誰會承認它是“高端”?

但是,星途的車型命名顯然沒有達到這樣的效果。其實,在攬月、追風之前,星途品牌釋出之初的兩款車型分别是LX、TX/TXL。如今,星途LX更名為追風、TX/TXL則由淩雲系列接替。而2021年上市的中大型SUV星途攬月,則是在TX平台上加大更新而來。

我們記不住字母時期的星途車型,同樣也分不清中文時期的星途車型。實際上,星途現階段以中文命名的産品已經進入了第二代。從去年作為旗艦産品的星途攬月進入市場,此前的星途TXL、星途LX都在改款更新之時改用了中文名字。隻不過,星途這種混亂,不是一個中文名字就能解決的。

在10-24萬價格段裡面,星途實際上有四款車型。緊湊SUV市場同時存在LX和TX,主要差異在造型尺寸上,兩者同為1.6T+7DCT,LX更像是入門緊湊SUV,軸距隻有2670mm,TX則是标準緊湊SUV,軸距達到2715mm。

星途,誰會承認它是“高端”?

但是,兩個非常相似的産品很難區分與迎合兩種消費人群,它更接近于現在比較流行的雙外觀形式。直到後來LX推出了入門的1.5T+CVT動力配置,将價格下探到了10.99萬元;加上TX擁有長軸版本的TXL,尺寸達到了中型SUV的規格,兩個系列才有了比較明顯的定位區分。

如今改用中文名字之後,星途産品線的互相重疊其實仍然存在。

入門緊湊SUV星途LX更名為星途追風,定價10.99-16.99萬元,提供了1.5T+CVT、1.6T+7DCT兩種動力;

另一款緊湊SUV星途TX仍然保留,定價12.99-14.99萬元,提供1.6T+7DCT,前驅、四驅;

中型SUV星途TXL更名為星途淩雲,定價13.99-17.99萬元;提供1.6T+7DCT、2.0T+7DCT;

星途,誰會承認它是“高端”?

也就是說,如果預算在15萬元,同樣是1.6T動力,星途提供了三款車型可以選擇,差異隻在尺寸、部配置設定置和驅動形式。

但是,選擇更多、更細,并不意味着能夠拿下更多的消費者。以去年銷量較好的10月份為例,追風、TX分别隻賣出1500輛左右。這個價格段的長安CS75、哈弗H6都是月銷近3萬輛的量級。

高端,不被重視?

2021年,星途品牌的統計銷量為37155輛,這裡面還包括出口銷量。按照官方介紹,3.7萬輛已經是同比增長121%、連續14個月保持銷量增幅的結果。

星途,誰會承認它是“高端”?

這顯然是一個不滿意的表現。在星途品牌剛剛推出市場的時候,奇瑞對它的銷量預期是一年10萬輛,如今銷量翻番之後才勉強超過了3萬輛,無論是與自己的目标相比,還是與領克、WEY這些同級競品相比,星途的現狀都遠遠稱不上高端。

奇瑞在複盤星途2021年市場表現的時候提到,星途的單車平均售價已經達到了16萬元,對于一個中國高端品牌來說,16萬元算不算達标?

《公路飛行》釋出的《汽車品牌力指數》顯示,同為自主品牌高端代表的領克在2021年上險21.3萬輛車、平均售價15.6萬元,WEY上險11萬輛車、平均售價17.6萬元,三者對比,星途的16萬元似乎并不差。

星途,誰會承認它是“高端”?

值得注意的是兩個影響因素:車型覆寫價格段、總銷量。以領克為例,目前推出了6款車型,其中小型SUV領克06、緊湊SUV領克02以及緊湊轎車領克03主銷車型都在12-16萬元區間,三者為領克品牌貢獻了近半銷量,最終也反映到了平均售價上。

反觀星途,去年前10個月的統計資料顯示,TX/TXL占品牌總銷量的一半,其中星途TXL(淩雲)定價15.79-16.29萬元的兩款400T兩驅車型成本效益最為突出、在終端市場也最受歡迎。這是星途TXL更名淩雲、推出2.0T動力之後才逐漸扭轉的局面。

中型SUV的身份、2.0T+7DCT的動力,淩雲這兩款車型在星途車系裡面非常突出,處在一個沒有直接重疊的位置,一改過去滿眼都是1.6T的「捉襟見肘」。如此一來,潛在使用者更容易關注到它的綜合表現。

星途,誰會承認它是“高端”?

但即便如此,它放在整個自主品牌市場仍然缺乏競争力。比如同樣是2.0T的中型SUV,星途淩雲僅僅在動力上略優于長安UNI-K,其餘的配置部分都沒有十分突出的競争力。暢銷車型尚且如此,我們就更難看到星途整個車系在同級别市場的優勢了。

從2021年星途的銷量走勢來看,2.0T車型的導入确實帶來了積極影響,也扭轉了此前全系1.6T難言高端的局面。奇瑞十分熱衷于強調自己的技術形象,而這款2.0T發動機也在去年獲得了「中國心·十佳發動機」的稱号。

星途,誰會承認它是“高端”?

在參數層面,它為淩雲這款中型SUV提供了192kW、400Nm的資料,并且NEDC油耗7.1L/100km也遠低于長安的2.0T,理應能夠以不錯的動力性能和配置表現打動那些追求成本效益的使用者。但是,奇瑞對于星途高端化的決心恐怕并沒有那麼大,相同的2.0T發動機即将搭載在捷途X90上面,除了功率扭矩略低了一點之外,捷途X90在尺寸、空間、配置等方面都要明顯優于星途淩雲。

如此看來,星途無法走向高端的壓力不隻是來自于競争激烈的市場,而是同一體系内部的争奪和内耗。

這是奇瑞多年來的症結。星途要走高端化,但似乎奇瑞沒有傾盡資源、為其讓路。

捷途的發展遠比星途明朗,2021年銷量達到了12.8萬輛,在奇瑞體系内頗受重視。捷途向來明确它的定位是家用、成本效益,在産品層面也展示出了這種趨勢。反而是星途,除了從一開始喊出的「高端」口号,人們似乎很難從它的命名、産品表現乃至營銷傳播上看出這個品牌的性格和差異。

如今,在硬派越野成為新潮流的當下,奇瑞也是率先将T-X這款概念車給到捷途,随後才有星途推出同類車型的傳聞。

星途,誰會承認它是“高端”?

雅斯頓小結

星途從一開始就無法成為一個高端品牌。一來,它缺乏穩固的市場和群體作為支援,奇瑞的表現也是時好時壞;二來,奇瑞在規劃星途旗下車型的時候就十分混亂模糊,不僅品牌内部車型重疊,星途與捷途、奇瑞的車型也存在嚴重重疊。

最終,星途的向上之路受到了多方拉扯,無法成為高端,隻能成為奇瑞多品牌戰略的試驗品。性格模糊、定位模糊,本就很容易糊。

圖 | 來源于網絡

About Astoncar

愛車,更多一點

以消費者的目光探讨汽車,分享更多原創真實的汽車觀點

Contact us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