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道德經》通解·章十五
原文:
古之善為道者,微眇玄達,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強為之容。曰:與呵若冬涉水;猶呵若畏四鄰;嚴呵其若客;渙呵其若淩釋;敦呵其若樸;湷呵其若濁;曠呵其若谷。濁而情之餘清,女以重之餘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以能蔽而不成。
注釋:
原文以馬王堆出土的帛版《道德經》為主。
善為道者:善于修道的人。
微眇玄達:微,上一章所說的“看又看不見的東西”。眇,本義是一隻眼,意思是一隻眼都能看到。☆微眇,眇微的倒置句;一隻眼都能看到常人想看而看不到的東西;即洞察細微。這樣的人顯然很厲害。☆玄即道。☆達,通達,透徹,貫穿古今、看透世界。☆微眇玄達,即眇微達玄,一隻眼都能看到别人想看而看不到的東西,深刻領悟了道;即洞察細微、悟道深刻。不知道後人是怎麼搞的,把簡單的意思說的雲裡霧裡、神乎其神。
深不可志:志,“心”上面加個“之”的會意字,含義是想往、向往、志向、願望。☆深不可志,思想深遠常人無法想往,深奧程度常人不可想象。與“深不可測”同意。
強為之容:強,勉強;容,形容、描述。
與呵若冬涉水:與,同類,交往;與人交往像冬天涉水那樣小心謹慎。不懂道的人野蠻,懂道的人害怕與野蠻人交往;故小心謹慎。☆與呵若冬涉水,他與人交往啊就像冬天過河一樣謹慎。
猶呵若畏四鄰:猶,遲疑,徘徊不前;畏,恐懼、害怕;四鄰,周圍的人。☆猶呵若畏四鄰,他徘徊不前啊就像害怕周圍的人一樣。能夠自己帶來危險和傷害的人,普遍都是周圍的人,尤其是自己的親朋好友;事實莫不如此。是以要警惕、敬畏自己周圍的人。
嚴呵其若客:嚴,莊重、認真、畏懼、拘謹、尊重;他莊重啊就像去做客一樣。
渙呵其若淩釋:渙,本義是流散、離散,引申為松懈、放松、自由散漫、漫不經心;淩,冰;釋,本義是分離、分解,引申為解說,消除,放開,消融。☆渙呵其若淩釋,他自由散漫啊就像冰雪融化的樣子。
敦呵其若樸:敦,厚道、誠懇;樸,沒有加工過的木材,比喻為不加修飾、不虛僞、不做作。☆敦呵其若樸,他敦厚純樸啊就像天然木材一樣。
湷呵其若濁:湷(hún),古代同“渾”,水不清、渾濁,糊塗、不明事理;濁,不清澈、不幹淨、渾濁。☆湷呵其若濁,他稀裡糊塗啊就像渾濁的水。
曠呵其若谷:曠,空而寬闊,引申為開朗、心胸寬廣。☆曠呵其若谷,他心胸寬廣啊就像空曠的山谷。
濁而情之餘清:情,受感而萌發,外界資訊作用于人必然産生的心理反應,引申為本性、性情。情之,使之回歸本性。☆濁而情之餘清,使渾濁回歸本性留下的是清澈透明。和其光,同其塵,湛呵似或存。
女以重之餘生:女,古通汝、你。之,指代前面那句話。☆女以重之餘生,你重視這樣的道理留下的是生命。
葆此道不欲盈:葆,草茂盛的樣子,茂盛。盈,水溢出來了,多餘了,過分了。☆葆此道不欲盈,茂盛這樣的道但不要過分。
蔽而不成:蔽,隐藏。成,完工了、結束了。☆蔽而不成,生命隐藏在道中而不會結束。
通解:
古之善為道者,微眇玄達,深不可志。
古代善于修道的人,能洞察細微、透徹領悟道,深奧的程度常人不可想象。
★善于修道的人深不可測,普通人看不懂。為什麼?後面開始解釋。
夫唯不可志,故強為之容。曰:與呵若冬涉水;猶呵若畏四鄰;嚴呵其若客;渙呵其若淩釋;敦呵其若樸;湷呵其若濁;曠呵其若谷。
就是因為他深不可測,隻能勉強用下面的形容來描述他。就是說:他與人交往啊就像冬天過河一樣謹慎;他徘徊不前啊就像害怕周圍的人一樣;他莊重嚴肅啊就像去做客一樣;他自由散漫啊就像冰雪融化的樣子;他敦厚純樸啊就像天然木材一樣;他稀裡糊塗啊就像渾濁的水;他心胸寬廣啊就像空曠的山谷。
★得道高人,與人交往小心謹慎,畏懼周圍的人,莊重嚴肅、自由散漫、敦厚純樸、稀裡糊塗、心胸寬廣。《射雕英雄傳》裡的“老頑童”周伯通似乎這樣的人。善于修道的人竟然使自己處于一種混沌不清的狀态,這種狀态才能讓人與道混同、長生不老;是以,常人看不懂。
濁而情之餘清,女以重之餘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以能蔽而不成。
使渾濁回歸本性留下的是清澈透明,你重視這個道理就能留住生命,旺盛這樣的道但不要過分。就是因為不過分,才能使生命隐藏在道中而不會結束。
★水至清則無魚。透徹了解道,與萬物混雜在一起,既要獨立自清又不要過分。和其光,同其塵,湛呵似或存。與道混同、隐藏在道中才能長生不老。
譯文:
古代善于修道的人,能洞察細微、透徹領悟道,深奧的程度常人不可想象。就是因為他深不可測,隻能勉強用下面的形容來描述他。就是說:他與人交往啊就像冬天過河一樣謹慎;他徘徊不前啊就像害怕周圍的人一樣;他莊重嚴肅啊就像去做客一樣;他自由散漫啊就像冰雪融化的樣子;他敦厚純樸啊就像天然木材一樣;他稀裡糊塗啊就像渾濁的水;他心胸寬廣啊就像空曠的山谷。使渾濁回歸本性留下的是清澈透明,你重視這個道理就能留住生命,旺盛這樣的道但不要過分。就是因為不過分,才能使生命隐藏在道中而不會結束。
主旨:
建議人們不能特立獨行、不能太較真,俗人察察,我獨昏昏。要學會融入自然、融入環境,與萬物混同,隐藏在道中才能長生不老。
這樣讀解雖然與以往專家學者的解釋差異很大,但與其它章節的觀點吻合。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