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衛健康委研究建立全國統一電子病曆,專家:将為醫院患者帶來積極影響

(健康時報記者 孔天驕)

“我到醫院門診,隻要忘帶或去不同的醫院,去一次要辦一張就診卡。”此前,不少患者向健康時報記者回報了自己的疑惑。

國家衛健委在答複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關于推進電子病曆資料共享的建議》時表示,正在研究建立全國統一的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曆、藥品器械、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保等資訊标準體系,并逐漸實作互聯互通、資訊共享和業務協同。

2月17日,北京世紀壇醫院副院長張能維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目前的診療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規範行為,如果建立全國統一電子病曆,将提高醫療行為的規範化,為未來的病曆統計、分析、稽查、糾正及總結提高提供抓手。”

衛健康委研究建立全國統一電子病曆,專家:将為醫院患者帶來積極影響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醫院從業人員向居民講解。圖據新華社

張能維解釋,醫療行為需要規範化,對于西醫來說沒有偏方隻有規範,臨床病例的接診、檢查、診斷、治療及手術,甚至藥物的劑量、使用方法都形成了一系列的規範,這為病曆的統一格式提供了前提;其次,在大資料環境下,對全民健康、衛生經濟學分析評價,為醫療行業提供生産布局,為國家的政策提供統計分析與支援,都需要病曆的統一統計口徑。

目前,各省積極探索基于全民健康資訊平台的應用,遼甯省實作衛生健康十餘個業務系統的互聯互通和業務協同;重慶市實作了全市跨區域、跨醫療機構的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曆資料共享和互聯互通調閱;湖南省實作了健康檔案共享調閱、檢驗檢查結果互認、統一預約挂号管理等。

建立全國統一的電子病曆将為醫院、患者帶來哪些積極影響?張能維補充,對醫院來說,統一的規範的病曆格式,便于對比分析,使醫院管理者更加友善地尋找差距與優勢,提高醫院的管理水準,醫生在工作中對外院診治資料的使用更加友善;對患者來說,全國統一的電子病曆,友善了患者對醫院、醫生進行查詢與選擇,将會提高患者對診治的品質評估與認知,降低對醫療行為的誤解,緩解醫療糾紛。

衛健康委研究建立全國統一電子病曆,專家:将為醫院患者帶來積極影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