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車企産能擴建“競賽”,多年後又是一地雞毛?

撰文/ 龍詩慧

編輯/ Kilig

設計/ Zoi.

好時光和壞時光總是相對的。縱使一同經曆疫情和大缺芯危機,一同面對國補下滑,有實力的車企,甚至是尚未盈利但手中有錢的新勢力,不是忙着擴大産能,就是忙着接手邊緣工廠的閑置産能,為自己的新能源規劃鋪路。

車企産能擴建“競賽”,多年後又是一地雞毛?

從東本接手原神龍二廠,到廣汽埃安改造廣菲克廣州工廠,從長城盤活臨沂衆泰基地到撫州原大乘生産基地被比亞迪收入囊中,我們單從這些資訊中,就能察覺到被時代選中與否的巨大差異。根據乘聯會統計,截至2021年底,全國乘用車産能合計4089萬輛,産能使用率為52.47%,同比小幅提高4%,整體行業仍處于嚴重産能過剩的區間。

車企産能擴建“競賽”,多年後又是一地雞毛?

是以當這些時代的寵兒都在瘋狂掠地時,到了2025年全面電動化之年,中國新能源車的産能使用率會不會很難看?就算邊緣車企的産能被盤活成新能源産能、國内車市每年維持穩定的銷量增長,也還有1046萬輛在建新能源産能陸續投産。汽車行業産能過剩的嚴峻問題,從油車到新能源車,換了一個形式存在而已。

規模真能成為護城河?

在瘋狂掠地的背後,頭部車企都是奔着規模化效應而來。對于他們來說,規模幾乎與利潤相輔相成,在市場上強者恒強。

乘聯會的統計引證了這一觀點,去年銷量大于60萬輛隻有16家車企,總銷量為1661.06萬輛,而合計産能為2039萬輛,占總産能的50%,平均産能使用率為81.03%。而其中有11家企業的産能使用率高于100%,也就是說工廠中的房間無分白天黑夜、休息工作日都24小時适當運轉,新車還是供不應求。

車企産能擴建“競賽”,多年後又是一地雞毛?

可以說這11家車企是2021年車市的最大紅利者了,其實不隻是2021年,他們“赢者通吃”的地位,在越發成熟的消費市場更趨明顯。銷量規模越大,産能的使用率就越高,在行業呈現正增長時,優勝劣汰的趨勢就更加明顯。

車企産能擴建“競賽”,多年後又是一地雞毛?

剩下的70家車企,年銷量低于20萬的64家,産能使用率低于50%,年銷量少于1萬輛的29家,産能占據了13%,但銷量隻占總數的0.46%,平均産能使用率隻有2.02%,可見未來國内沒有腰部車企,隻有頭部或邊緣車企,而且後者如無持續熱銷的矩陣車型或根本性的改變發生,扭轉産能過剩的狀況基本無望。

車企産能擴建“競賽”,多年後又是一地雞毛?

從這個次元來講,頭部車企的瘋狂擴張是必要,甚至是“箭在弦上”之舉,例如剛從神龍汽車手中接過武漢二廠的東風本田,目前三家工廠加起來的年産能隻有76.8萬輛,而2021年銷量在缺芯影響同比下滑一成後,東本的終端銷量為76.18萬輛,但終端也不時出現思域最快兩個月才能提車的尴尬。而今年又恰逢東本的産品大年,全新思域混動版/HATCHBACK、新一代XR-V、新一代CR-V和全新純電動e:NS1都将上市,可見産能不足成為企業發展的短闆,增加産能似乎必由之路。

車企産能擴建“競賽”,多年後又是一地雞毛?

更有市場消息指,東本接手神龍二廠就是要改造成本田全球第一個新能源标杆工廠,在汽油、油電混合闆塊後探索更多出路,以配合2030年電動化的目标。但工廠最早也得2023年落成,縱然“遠水不能救近火”,但這家日系頭部車企長跑的潛力無疑非常巨大,今年1月東本就以銷售7.7萬輛,同比增長107%的形勢開局,可見今天“吃掉”他人的産能,為明天新能源規模化轉型建立起護城河。

車企産能擴建“競賽”,多年後又是一地雞毛?

大衆集團CEO迪斯曾說過:“造一輛電動車并不複雜,最複雜的是造一輛價格合理的電動車。”從本質上講,汽車産業就是一種規模産業,沒有一定的規模,就沒有一定的效應。這個規則在新能源賽道上更加奏效,占據整車制造成本一半以上的動力電池,要實行“材料降本”,就得依靠産業鍊上的規模化采購來下降成本,這也很好說明頭部合資、自主車企為什麼在這兩年熱衷布局新産能。對他們來說,燃油車基本盤已穩固,研發也有一定技術壁壘,在新能源競争未固化之際,快節奏地擴大市場占有率,“降本增效”似乎起到關鍵性作用。

新勢力産能将“一地雞毛”?

誠然,不愁賣的車企依然是小數,但在新一輪的攻城掠地擴張中,羽翼未豐的新造車勢力,野心同樣的不小。

根據車厘子觀察,新勢力一線“蔚小理”公布的2022年可實作産能累計達90萬輛,但去年三者銷量加起來不過30萬輛。産銷量三倍多的差異,掩蓋的是新勢力夜不能寐的焦慮。

車企産能擴建“競賽”,多年後又是一地雞毛?

不同于頭部車企,有龐大的傳統油車作利潤基本盤,新勢力縱使年銷十萬輛,短期内依舊難以盈利。當然新能源賽道下,以軟體驅動新車銷售,拉動規模年翻一番甚至是兩翻,似乎是新勢力能繼續吸引資本進場、在未能盈利前能安身立命的根本。以小鵬汽車為例,高峰期月銷量1萬,肇慶工廠每天雙班生産20小時仍供不應求;但在建廣州和武漢三座工廠加起來,超過40萬輛的設計産能,目前的銷量還不足以支撐,但小鵬的“小目标”是産能50%新車銷往國内,目前已經進入荷蘭挪威等歐洲市場。如果按小鵬2022年25-30萬輛的銷售目标計算,産能确實能有很好利用,但海外市場承擔将近10萬輛,其中難度非常大的,要知道小鵬在歐洲的知名度幾乎為零。

車企産能擴建“競賽”,多年後又是一地雞毛?

誠然,幾乎所有的新勢力都把目光拉到未來,理想汽車去年10月就把原北京現代一工廠的60%廠區加以改造,預計2023年一期就能增加10萬輛産能,配合理想每年至少推出2款新車的規劃。當然,理性ONE是很成功,當下供求不比對也是真的,但理想的新車都未見蹤影,就弄起圈地運動,打得如意算盤會不會太響?更何況理想汽車的目标是:2025年要拿到中國智能電動汽車20%以上的市場佔有率,等于2025年理想的傳遞量要達到160萬輛,足以再造一個吉利或長安。

車企産能擴建“競賽”,多年後又是一地雞毛?

去年新能源乘用車銷售332.6萬輛,而專營産能就有569.5萬輛,産能使用率是 58.4%。如果按照乘聯會預測,2022年新能源車銷量有望突破600萬輛,那麼幾乎銷量與産能畫上等号,但别忘了目前很多傳統車企生産部分新能源車都在與燃油車共線的,後續還有1046萬輛新産能陸續投産。

寫在最後

蔚來創始人李斌近期表示,随着像華為、小米、蘋果等科技公司在汽車領域的計劃逐漸清晰,2022年大家開始埋頭苦幹,而行業的最終決賽,預計會在2024年、2025年開始,到時候會有根本性的行業格局變化。

不難了解2022年大家對産能提升的迫切需求,更多是種底氣,到2024年決戰時資源能為自己所用。但用一種近乎狂飙的速度圈地,這與當年許博士的“大大大,圈圈圈,合合合”,又有什麼差别呢?本來傳統過剩産能因為新能源車的發展,得到盤活解決是好事,但新能源車産能麻木求大,2025年後會否變成新的一地雞毛?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