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滑雪危險?這其實是個誤區【迎冬奧 話健康】

北京冬奧會仍在火熱進行中。看看終究不過瘾,還是要實操——穿上冰鞋、腳踩滑雪闆,在冰面或雪面上感受風馳電掣、飛馳而下的快感,是冰雪運動發燒友們最享受的時刻。

但是,任何運動都是樂趣與危險并存,冰雪運動也不例外。

滑雪危險?這其實是個誤區【迎冬奧 話健康】

損傷

不分新手、高手

小靜和朋友老吳去滑雪,因為小靜平時滑雪較少,是以一直在老吳的帶領和保護下滑初級道。到最後一滑時,大家都已經比較疲憊了,但老吳覺得還沒滑進階道未免遺憾,便去了進階道。小靜也沒休息,自己繼續滑初級道……

無獨有偶,二人都不小心摔倒了。小靜稱,自己太累了,而且沒人指導,剛開滑就感覺動作有問題,很快就撞在了護欄上。已有幾年滑雪經驗的老吳,則是因為在進階道上速度過快,彎道動作做得不充分,摔倒後扭傷了膝關節。

經檢查,小靜膝蓋輕度扭傷,滑雪經驗更豐富的老吳卻因速度太快受傷更嚴重,膝關節的前交叉韌帶斷裂,必須接受關節鏡重建手術。

小靜和老吳的情況在雪場上很常見。北京延慶滑雪場2017-2018年雪季滑雪人次達29.7萬,因傷病需急診處理的人數為428人,其中61人需要轉院住院治療。國内還曾有滑雪事故導緻身亡的案例。

九成“冰雪人”

是新手

國内九成普通冰雪運動愛好者都是初學者,絕大多數沒有接受過正規教練的專業指導,未完全掌握滑雪技巧。當發生緊急情況時,因缺乏足夠的應對經驗和技巧,往往驚慌失措、處置失當,進而導緻自己受傷或者撞傷他人。

有些人雖有幾年冰雪運動經驗,卻盲目自信,選擇在與其能力不相比對的雪道上滑行;甚至有些資深滑雪者為追求刺激,去盲目挑戰高難度滑雪動作,追求飛馳而下的快感,把安全抛在腦後,最終落下傷痛。

滑雪危險?這其實是個誤區【迎冬奧 話健康】

進行冰雪運動時,哪些情況容易導緻運動損傷呢?

01

缺乏風險意識

大多數普通冰雪愛好者對于這項運動的危險性缺乏充分的認識,對于潛在的風險沒有充分做好心理準備。正确的做法是:應以良好的精神狀态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來參與冰雪運動。

02

技術動作不規範

掌握正确的基本技術動作是避免傷害事故的前提。

03

準備活動不充分

大部分人都沒有運動前熱身和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的良好習慣,沒有意識到熱身運動是減少運動損傷的一個重要手段。在寒冷的戶外,受低溫影響,肌肉的伸縮功能、心肺的适應狀态、血液循環和關節的靈活性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熱身及準備活動對人體,尤其是關節的保護作用很強,可以提高肌肉溫度,拉長肌纖維,增加關節靈活度,提高身體各器官群組織的功能,使人體更快、更平穩地進入運動狀态,減少運動損傷事故的發生。

04

運動量過大,時間過長

首先,過量運動極易造成肌肉疲勞,導緻滑雪動作變形和不規範,進而發生意外,輕者肌肉韌帶損傷,重者發生骨折,甚至合并血管神經的損傷;其次,長期過量運動,會導緻關節和肌肉勞損。

05

沒有及時補充能量

滑雪過程中身體能量消耗很大,一定要注意補充營養和能量,切勿在身體狀态不佳的情況下繼續運動,也應避免在控制飲食或“減肥”期間參加劇烈的滑雪運動。良好的體能是靠充足的營養來維持的,沒有好的體能作保證,任何漂亮的滑雪技能都難以表現出來。

如果能避免上述錯誤,冰雪運動其實并不危險。

會滑雪還

要會急救

群衆性冰雪運動中,發生急性損傷排在第一位的是膝關節損傷,第二位是踝關節損傷和肩關節損傷。到醫院運動醫學科看急診的,絕大多數人是發生了這幾類損傷。

膝關節損傷中最常見的有内側副韌帶斷裂、前交叉韌帶斷裂、半月闆撕裂、髌骨脫位等;踝關節損傷則主要是踝關節扭傷導緻的踝外側副韌帶撕裂和踝關節骨折。

滑雪時翻滾和突然仰天摔倒的姿勢,可能導緻頭頸部、腰椎和骶尾椎受傷。

骨折也是比較常見的運動損傷,最容易發生的部位是手腕、足踝、膝關節、腰椎、頸椎等。

另外,關節脫位、切割傷等雖然不具有普遍性,但産生的危害卻是巨大的。

滑雪危險?這其實是個誤區【迎冬奧 話健康】

下面就講一下常見的冰雪運動損傷種類和處理建議——

膝關節半月闆損傷

膝關節扭轉動作可引起半月闆撕裂和韌帶斷裂,傷者出現明顯的膝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等症狀,嚴重的會出現關節無法伸直。建議盡早找大醫院的運動醫學科大夫診療,可能不少人需要關節鏡手術治療。

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斷裂

在冰雪上摔倒時,如果扭傷膝關節的力量比較大,就可能導緻内側副韌帶受傷的同時合并前交叉韌帶斷裂。一旦發生前交叉韌帶斷裂,膝關節會劇烈疼痛,關節就會腫起來。如果忍着不治,會導緻膝關節不穩定,一般需要關節鏡下輔助手術治療,重建交叉韌帶。建議盡早就醫,找專科大夫明确診斷,确定治療方案。

膝關節内側副韌帶斷裂

内側副韌帶損傷多發生于膝關節輕度屈曲位時,小腿驟然外翻而造成。内側副韌帶斷裂後,膝關節内側腫脹,局部劇痛,皮下淤血。如果膝關節内側腫脹特别嚴重,且查體時除了膝關節内側有顯著的壓疼外,開口感也非常明顯,那麼基本可以診斷為内側副韌帶完全斷裂,有可能同時合并前交叉韌帶損傷。如果沒有完全斷裂,可以不做手術,保守治療用長腿石膏屈膝30°内翻位(首選)固定3~4周,然後再換可調節的卡盤支具;或帶卡盤可活動的支具固定6~8周;如果核磁共振檢查顯示深層淺層完全斷裂,甚至部分韌帶已經嵌入關節間隙,則需要急診手術治療。

踝關節扭傷

腳踝扭傷的發生率很高,一般為内翻損傷,容易導緻外踝的韌帶損傷,嚴重的踝扭傷會引起踝關節骨折。

踝關節扭傷進行現場處理後,應及時就醫。最好去大醫院的專業科室,如運動醫學科或足踝外科。如果能找到運動醫學科足踝專業的大夫最好。醫生會根據傷情輕重給出更合理的治療方案,有利于患者後續康複治療。對于踝關節外側副韌帶合并關節囊撕裂者來說,手術治療是首選,特别是對于運動員和喜歡運動的年輕人。韌帶斷裂嚴重,或者對于踝關節骨折,則要根據骨折的具體類型和嚴重程度選擇保守治療、急診手術還是延期手術。

來源:《大衆健康》雜志

作者: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研究所

鞠曉東

稽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研究所 胡躍林

策劃:吳衛紅 譚嘉

編輯:栾兆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