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由上一篇微頭條的分析知道,R2并非多此一舉,而是在消除邊緣的阻尼振蕩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有人可能會問,G、S極并接的電容

作者:物聯網全棧開發

由上一篇微頭條的分析知道,R2并非多此一舉,而是在消除邊緣的阻尼振蕩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有人可能會問,G、S極并接的電容C1是不是多餘的。

實際并非如此,Gs極加電容,減慢mos管導通時間,有助于減小米勒振蕩。防止mos管燒毀。

除此之外,下述情況下,C1能起到另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

對于圖1的電路,在控制信号輸出為低時,G極必須為低電平,這樣Q1才能處于截止狀态。

考慮到會存在一些異常異常,比如:

1)在驅動該MOS管的處理器處于複位狀态時,端口為高阻狀态,從端口流出的漏電流會誤流入到G極,導緻G極的電壓升高,是以并聯R1提供漏流通路,避免G極電壓升高。

2) 從空間來的靜電或者電磁耦合到G極,導緻G極電壓升高。

3) 在D極(漏極)的交流信号通過G、D之間的寄生電容,耦合到G極,導緻G極電壓升高。

可見,考慮到G、D之間的寄生電容,而電容的特性是通交流阻直流。

在Q1處于截止狀态時,如果施加在D極的電壓是交流信号,而該交流信号會通過該寄生電容,串入到Q1的G極,導緻Q1誤導通。

是以,如果接到D極的電壓有進行通斷控制,就需要注意在通斷過程中,D極上突變的電壓含有的交流分量通過寄生電容耦合到G極,使得MOS管導通,造成不可預期的後果。

比如,附圖2的橋式驅動電路,在QA和QD導通的瞬間,QB的D極的電壓從0V突變到了12V,這個突變信号通過寄生電容耦合到G極,使得QB誤導通,此時12V通過QA和QB短路到地,消耗大量的能量,使得該驅動電路的MOS管工作溫度異常升高。

當在G、S極之間并聯一個電容,而且容量大于G、D之間的寄生電容的容量時。

由于電容兩端電壓不能突變,使得耦合到G極的電壓非常低,不足以使得MOS管誤導通。

但是并上電容之間,将使得MOS管的開通和斷開的速度變慢,使得在此期間停留在放大區的時間增大,也會增加MOS管的功耗,但是這大大增加了可靠性,如果選擇合适的電容容量,是完全劃得來的。

由上一篇微頭條的分析知道,R2并非多此一舉,而是在消除邊緣的阻尼振蕩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有人可能會問,G、S極并接的電容
由上一篇微頭條的分析知道,R2并非多此一舉,而是在消除邊緣的阻尼振蕩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有人可能會問,G、S極并接的電容
由上一篇微頭條的分析知道,R2并非多此一舉,而是在消除邊緣的阻尼振蕩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有人可能會問,G、S極并接的電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