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說《千裡江山圖》是明清假畫?

冬奧會賽場上,中國冰舞組合王詩玥/柳鑫宇,身着以《千裡江山圖》為畫的中國風比賽服亮相,将古典山水的綿長意境暈染于冰面,重新整理中國冰舞最好名次。而此前2022年春節聯歡晚會上,源自《千裡江山圖》的舞蹈詩劇《隻此青綠》也曾憑借青綠濃麗的中式美學驚豔四座。

《千裡江山圖》到底有多大魅力?為何穿越曆史的塵埃,引發後人頻頻緻敬?經曆秘藏、盜運、散落民間,到再次進入故宮,《千裡江山圖》的身世為何撲朔迷離?澎湃問吧邀請藝術史學者趙華,一起聊聊《千裡江山圖》背後的謎團。

誰說《千裡江山圖》是明清假畫?

真迹還是赝品?

@改個名字還挺難的:為何有人說《千裡江山圖》是明清時期的假畫?它的誕生有什麼故事?

趙華:任何古代書畫都存在審美、傳承等缺陷和瑕疵,那麼任何一件古代書畫都會被人證僞,如果有人提出疑問就判定僞作,那麼天下就沒有一件真迹可言了。質疑舊的廣泛共識應有充分證據,推翻舊的廣泛共識應基于新的廣泛共識。判斷一件古書畫的真僞,首先是抓住主要沖突,看不可僞造部分,即高超的藝術水準和獨特的排他性的藝術風格。其次要了解一般模仿者是什麼水準,頂級模仿者和仿作有哪些、是什麼水準、有什麼特征、差距有多大、瓶頸在哪裡;如果對以上問題有一個全面認識,就可以發現一般人對于作僞者的水準大大高估了。

誰說《千裡江山圖》是明清假畫?

宋 王希孟《千裡江山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以《千裡江山圖》為例,梳理整個青綠山水脈絡上的高水準畫家,看看有哪些人能夠達到《千裡江山圖》的水準。仇英能不能達到?不能。如果仇英不能,那麼明清的其他一流畫家也很難達到《千裡江山圖》的水準。

然後看輔助證據和邏輯。“壽國公圖書印”是罕見印,5年前才釋讀出來找到對照品即範仲淹的《道服贊》。清朝連釋讀都沒人釋出來,做這樣一個冷門“無主印”的動機是什麼?“□□殿寶”同樣是罕見印,以前一直被所有人錯認成“緝熙殿寶”,梁清标會做一個自己都不認識的印章,蓋上不賣留着傳家嗎?

誰說《千裡江山圖》是明清假畫?

“□□殿寶”局部特殊處理高清圖像

再看用材,《千裡江山圖》50厘米寬、12米長的整絹,絹紋密度1厘米超過50絲,宋代民間、元明清頂級書畫家都用不到這麼好的絹,作僞者到哪裡去找這樣的材料。作畫者可能有各種缺陷,但作僞者也不是萬能的,證僞必須講證據講邏輯。

如果想探究《千裡江山圖》誕生的故事,能考據的隻有蔡京題跋的77個字,又可以分成二三十個關鍵詞來逐一詳細全面地考釋和引申。由作品年款檢查整個時代背景,再由整個時代來檢查作品。我認為可以從畫學、畫院、神童、文書庫等制度角度去了解,可以結合王希孟的年齡、身份等考察當時社會生活的各方面。目前沒有新的文獻,就隻能通過環境去豐富這77個字。我推薦閱讀餘輝老師的《百問千裡》一書,他在著作中也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誰說《千裡江山圖》是明清假畫?

《千裡江山圖》卷末蔡京跋文

@ 一支鉛筆削掉了自己:據說千裡江山圖的作者本隻有“希孟”二字,如何變成“王希孟”的?

趙華:《千裡江山圖》本幅上确實隻有蔡京題跋裡提到“希孟”二字,最早提到“王希孟”三個字來自于梁清标題寫的外簽,因為這個外簽是梁清标題寫的,是以近年來産生了種種猜測。

真實的古代書畫手卷的流傳,由于不斷磨損,最容易被破壞的就是外簽。古書畫在重新裝裱的過程中大多會根據前一次裝裱破損的外簽重新題簽。比較重要的幾次大規模換簽記錄如:

1、周密,《齊東野語》卷六“紹興禦府書畫式”條:高宗所訪求的法書名畫,“凡經前輩品題者盡皆拆去”“如有宣和禦書題名,并行拆下不用”。

2、王世點《秘書監志》記載,延祐三年(1316)三月二十一日,仁宗在嘉禧殿下旨:;“秘書監裡有的書畫無簽貼的,教趙子昂都寫了者”;元内府的書畫,如故宮博物院藏《天曆本蘭亭序》,後面有宋濂題跋,或為移配,稱外簽為趙孟頫所題,但儲存到今天的元内府書畫,趙孟頫題簽已經蕩然無存。

誰說《千裡江山圖》是明清假畫?

梁清标題寫的《千裡江山圖》外簽

古人的做法在今天看來可能覺得很“不規範”,今天的食品、藥品可以打上二維碼,出了事故很容易溯源。古書畫留存到今天,絕大部分流傳記錄是不完整、不“規範”的。對待曆史問題,不能因為古人“不規範”不打二維碼,就判定一件具有廣泛共識的傳世名作為假冒僞劣。我們隻能用古人的規範、正常去考察古人,質疑廣泛共識應有充分證據,推翻舊的廣泛共識應基于新的廣泛共識。

一般來說,沒有無利益、無動機篡改原名原作者的沖動,尤其是所謂“改成”或“随意命名”的“王希孟”在宋元明清時期并不知名,不能産生重大利益,且《千裡江山圖》由梁家家藏傳世,并無謀利意圖。如果沒有充分證據,我們應該認為梁清标是按照當時一般程式更換的外簽。原來的外簽上一般還會有作者生平、重要收藏家、重要題跋者等資訊,宋宋荦詩中又提示王希孟二十餘歲早卒的資訊,可能也是來源于梁清标更換之前的外簽。這是目前證據和邏輯條件下的最合了解釋。

古書畫鑒定有何講究?

@清風揚:做古書畫鑒定需要哪些跨學科知識?比如需要化學知識嗎?

趙華:古書畫鑒定的對象是藝術品,但鑒定本身不是藝術,而是科學。傳統鑒定包括藝術風格的鑒定,印章、題跋、裝裱、材料、曆史知識等内容。

在跨學科方面,首先是科學思想,所有自然科學學科中的科學思想都是互通的、可以借鑒的。高品質的鑒定應該是科學性的,具備五個特征:

其一,鑒定要有正确的真僞觀,參考前一條問答;其二,現象與特征必須是可以準确描述和定義的;其三,描述及結論應有可重制性,可重制性即客觀性,主(我)看到是紅色,客(他人)也能看到紅色,這就是客觀性;其四,鑒定結論應具有可證僞性,避免主觀鑒定法,避免形容詞鑒定法;其五,鑒定應保持獨立性,鑒定結論應具有預見性,任何鑒定都不可能有完備的證據,但正确的鑒定必然被未來的證據在此證明,這就是預見性。

藝術感受在一部分人中客觀存在,這部分人如果恰好不具備客觀描述的技術,那麼科學性為感受留出另一條通道,那就是預見性。比如你提到的化學學科,化學本身就有“鑒定”這一分支,那就是“分析化學”,同樣會用到上述思想。化學分析、實體分析的具體應用方面,檢測技術不是問題,如何取樣、如何說明“如何取樣”才是第一大問題,古書畫受到的實體、化學“污染”特别嚴重,偶然性很強,難以建立實體、化學排他性特征,以及實體、化學特性分期和年譜,隻有取樣技術和樣品預處理技術得到突破才有可能用于古書畫鑒定,我是化學專業的,是以我個人是悲觀的。一些具體的學科方面,我對計算機圖像處理、計算機輔助測量、統計等學科更為看好,目前傳統鑒定向科學鑒定轉型過程中,圖像處理與統計分析仍然是薄弱環節,大有可為。

關于古書畫鑒定,你還有哪些問題?歡迎到澎湃問吧提問,或留言一起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