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禦覽之寶”拍出1.53億港元,蓋過這枚印的畫都堪稱“國寶”!

蘇富比香港2022年春季拍賣會四場中國藝術珍品拍賣于4月29日10:00起相繼舉槌,最終,四場拍賣總成交額 435,219,060 港元(約合 3.66 億人民币),總成交率達 78.1%。

本次拍賣《藝萃流芳——吳權博士藏珍》專場的領銜重器“乾隆禦覽之寶”鑒藏石玺,曾烙印在無數丹青重寶之上,現場以48,000,000港元起拍,最終來到1.31億港元落槌,加傭金以153,334,000港元成交。

Lot 3801 清康熙至雍正初年 /

乾隆 乾隆帝禦寶太獅少獅鈕壽山石玺

尺寸:7.8 x 7.8 x 高 10.7 公分

成交價:153,334,000 HKD

印文:乾隆禦覽之寶

這件“乾隆禦覽之寶”玺,印面7.8厘米見方,印高10.7厘米,采用壽山石為材,玺鈕雕刻入微如生,在乾隆年間钤用于無數古代書畫之上,如兩幅北宋範寬《溪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王希孟《千裡江山圖》、唐代李白《草書上陽台帖》、閻立本《步辇圖》等美術史上的名作,均由此一物相連。

這些國寶畫作上

都钤下了“乾隆禦覽之寶”印

北宋 王希孟《千裡江山圖》(局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 王希孟《千裡江山圖》(局部)

舞蹈“隻此青綠”讓天才少年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着實火了一把,青綠色的群山綿延、氣象萬千。十餘米的巨幅長卷之中巧妙運用了多點透視,水榭樓台、茅屋草舍,每一段都相連又可以各自成為一景,實作了移步換景的效果。

面對這江山的廣闊與美景,乾隆帝也為之震撼,忍不住點了一個大大的“贊”,在畫面末尾的留白處按下了此印玺,并寫下了一首禦題詩感歎歲月流轉、點評曆史上的帝王功過是非。

北宋 範寬《溪山行旅圖》

北宋 範寬《溪山行旅圖》(局部)

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北宋範寬的《溪山行旅圖》是中國山水畫的一大高峰,高聳的山體氣勢憾人,一泉瀑布飛流直下,山腳泉水流淌,一靜一動皆是天然。

在畫作頂部中央位置印文“乾隆禦覽之寶 ”赫然出現,亦顯示出了乾隆的帝王氣勢以及對此作的贊賞和喜愛。

南宋 馬遠《水圖》卷(局部)

南宋 馬遠《水圖》卷(局部)

南宋畫家馬遠以擅長畫水而著稱,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水圖》卷通過十二段畫面描繪了水的不同姿勢,湖光潋滟、長江萬頃。

廣闊的湖面涼風習習,也令畫作之前深居紫禁城的乾隆皇帝仿佛身臨其境,心曠神怡、精神振奮之下遂擡手便又是一個“乾隆禦覽之寶 ”。

北宋郭熙《早春圖》

北宋郭熙《早春圖》(局部)

北宋宮廷畫家郭熙的《早春圖》展現了北方高山的雄偉,深得乾隆喜愛,再蓋上此印。

1799年乾隆皇帝駕崩後,此印藏貯壽皇殿,乃供奉曆代清帝之所,眺望紫禁城。清末動蕩之年,逾百年後,「乾隆帝禦覽太獅少獅紐壽山石玺」輾轉流落歐洲,1965年在倫敦蘇富比複現,由明辨善鑒的收藏家吳權投得,自此隐存超過50載,不為世人所見。

備受各方藝術品投資者關注的「乾隆帝禦覽太獅少獅紐壽山石玺」剛一登場亮相,當拍賣官報出4800萬港元的起拍價格後,電話競拍一路攀升,在極短的時間内,「乾隆帝禦覽太獅少獅紐壽山石玺」價格就突破1億港元,此後再度陷入激烈競争中,全程經長達10分鐘的激烈競投後,最終來到1.31億港元落槌,加傭金以153,334,000港元成交。

重新整理寶玺亞洲拍賣紀錄,亦超越2021年于香港蘇富比春拍以145,691,000港币成交的清乾隆帝禦寶交龍鈕白玉「紀恩堂」玺,成為蘇富比史上最高價成交的寶玺。

吳權博士

吳權博士雅蓄是少數仍存于私人收藏的重要中國藝術品珍藏之一,涵蓋數千年來的中國瓷器、玉雕、青銅及書畫等,範圍廣博,使其在20世紀中葉的私人中國藝藏中脫穎而出,獨當一面。

設于吳權博士宅邸并以其父吳蓮伯命名的博物館于1968年開幕,坐落于不列颠群島南部鄉間,多年以來,成為藏家、學者、貴賓和行業人士聚集地。

除了上述玉玺之外,法國巴黎德魯奧拍賣(Beaussan Lefevre)中的“乾隆親賢之寶”碧玉獅鈕玉玺,成交價為4,963,608人民币。

“乾隆親賢之寶” 碧玉獅鈕玉玺

該件獅鈕碧玉玺上方的坐獅雕工精美,左爪置于繡球之上,下方印章篆刻“乾隆親賢之寶”銘文。這枚清代皇家印章屬于乾隆皇帝,采用綠色軟玉雕刻而成,描繪了一隻坐着玩球的獅子,玉玺上方的坐獅雕工精美,左爪置于繡球之上,下方印章篆刻“乾隆親賢之寶”銘文。

據拍賣行官網資訊顯示,這枚印章來自法國私人收藏,儲存了近一個世紀。這枚玉玺在法國被描述為:難得一見的藝術品,完美地說明了清代印章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

⊙版權聲明:文章整編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