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德時代的專利戰大幕,要拉開了。
文/徐珊珊
近期,甯德時代股價波動令各界關注。而在昨日,這家動力電池龍頭企業以不正當競争為由對蜂巢能源提起訴訟,引發熱議。
據悉,這是甯德時代此前起訴離職員工競業限制糾紛的後續。法院判決文書顯示,2018年至2019年期間,多位甯德時代前員工在離職後,分别加入無錫天宏和保定億新,兩家公司均是蜂巢能源的關聯公司,而後者是甯德時代的競争對手。
有分析認為,甯德時代此舉意在維護多年積累的商業機密,同時在業内構築知識産權護城河。

截圖來源:天眼查
實際上早在2021年5月,甯德時代與蜂巢能源之間的維權戰已經打響。資訊顯示,兩家公司最近一起訴訟案将于2月23日上午9時正式開庭。
值得關注的是,此時正值蜂巢能源進行上市輔導的關鍵時期。今年1月份,該公司在江蘇證監局進行了上市輔導備案。此時如果與競争對手對簿公堂結果失利,可能會對其估值甚至IPO進度造成影響。
“電池一哥”維權史不斷
近年來,锂離子電池市場快速發展,尤其電動汽車增長動能強勁,帶動産業規模持續擴張。行業競争日趨激烈,使專利訴訟逐漸成為各大電池制造商維護自身利益、確定競争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幾年前,南韓兩大EV電池生産制造商LG Chem和SK Innovation之間的專利大戰鬧的沸沸揚揚。2021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針對這起商業機密糾紛作出最終裁決,禁止SKI未來10年在美國銷售電池、模組、電池包及相關零部件。
失去美國EV市場對于動力電池制造商來說是極其殘酷的判決,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專利侵權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
早些時候,甯德時代對江蘇塔菲爾新能源提起專利權侵權訴訟,後者最終被判賠償約2330萬元。據了解,事件起因是長城汽車旗下歐拉牌純電動轎車搭載的三元锂動力電池,被訴未經許可而使用了甯德時代的“防爆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而所提及的電池生産商實為江蘇塔菲爾。
另外,甯德時代去年正式起訴中航锂電,稱後者涉嫌侵犯其全系産品專利。中航锂電回應稱,已向國家知識産權局送出了涉訴專利的無效宣告請求,将按法律程式應訴并不懼挑戰。
蜂巢能源姓甚名誰?
而最近,被甯德時代盯上的蜂巢能源實則大有來頭。天眼查資料顯示,蜂巢能源實際控制人是長城汽車的董事長魏建軍。
2018年2月,蜂巢能源完成由長城汽車投資的種子輪融資。截至目前,蜂巢能源已經進行了7輪超過200億元融資,現估值達460億元人民币。
SNE Research釋出的2021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排行榜顯示,2021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前十名分别是甯德時代、LG、松下、比亞迪、SKI、三星SDI、中創新航(中航锂電)、國軒高科、遠景動力、蜂巢能源。
去年,甯德時代全球裝機量達96.7GWh,市場佔有率為32.6%,較2020年36.2GWh全球裝機量增長167.13%;蜂巢能源裝機量同比增速達416.67%,市場佔有率增至1%。
盡管在前述案件中,尚未有實質性證據表明,蜂巢能源作出了侵犯甯德時代商業機密和專利的行為。但一直以來,甯德時代都深谙通過維權保障公司切實利益。
在甯德時代起訴中航锂電之際,有分析指出,後者從甯德時代手中搶得了廣汽埃安等車型的電池采購訂單。前段時間,小鵬汽車表示,甯德時代電池價格漲幅較大,未來将逐漸替換為中航锂電的電池。
對于蜂巢能源來說同理。據了解,長城汽車主要的新能源電池供應商包括甯德時代、蜂巢能源及孚能科技。
作為由長城汽車一手支援的電池制造商,蜂巢能源的成長潛力可觀。或許,這也正是甯德時代所擔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