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缺芯仍是今年的主旋律嗎?

缺芯仍是今年汽車行業的主旋律,至少在上半年是這樣的。

在上周三舉行的業績新聞釋出會上,博世首席執行官Stefan Hartung表示,他預計今年下半年晶片短缺現狀将得到顯著改善,2023年有望回歸正常供應。

這家全球最大的供應商2021年的收入超過了疫情前的水準,總計788 億歐元(900億美元)。其中息稅前利潤率為4%,高于一年前的 2.8%,但遠遠低于7.5%的内部目标利潤率,也低于一些競争對手。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移動解決方案部門(包括為博世帶來大部分收入的汽車零部件部門)增長較弱,部分原因是缺乏晶片。

“去年,我們非常清楚地感覺到我們沒有足夠的晶片來滿足需求。到2022 年,情況會好轉,下半年尤其如此,”Hartung說,并指出即使是制造晶片的裝置也需要晶片才能工作,是以供不應求。“希望在2023 年,我們可以按照我們想要的速度工作。”

博世中國執行副總裁徐大全也告訴車雲,晶片供應形勢在今年依舊很難,希望明年會好一點,他進一步表示,“今年Q1的供應形勢甚至還不如去年Q4。”徐大全表示缺芯問題依舊沒有解決的原因是“晶片供應商的産量跟不上汽車制造商的需求”。

全球第二大半導體公司英特爾也格外重視晶片制造。其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在一篇《半導體無處不在》在文章中寫道:“盡管行業一直在不懈努力,以確定有足夠的半導體晶圓産能來滿足預期需求,但我們預計供應緊張的情況将至少持續到2023年。”

基辛格認為,前所未有的全行業晶片短缺突顯了對制造更多半導體的能力以及一個更多樣化、更安全和更平衡供應鍊的需求。他進一步表示“在這個十年的後半程,随着英特爾和業内其他企業開始建立更多晶圓廠,供應緊張的情況将有所改善,并能夠滿足翻番的預期需求。”

身處其中的汽車制造商也紛紛表達了對晶片供應前景的預測,并想方設法找出應對方法。

上周早些時候,大衆汽車就表示缺芯将會持續困擾他們,其預計缺芯在今年不會結束,并謹慎的表示下半年應該會略有緩解。

大衆汽車董事會采購主管穆拉特·阿克塞爾在接受外媒“Automobilwoche”采訪時表示:“缺芯的形勢至少會在今年上半年之後仍舊影響我們。”他說,這顯然是結構性問題,因為汽車行業的需求将繼續上升。

缺芯仍是今年的主旋律嗎?

阿克塞進一步表示,到2023 年,當更多的半導體産能開始運轉時,再做出可靠的預測應該會變得更容易。

大衆汽車集團2021年全球銷量888萬輛,同比下降4.5%,而下降的主因就是晶片供應跟不上。大衆集團也由此錯過了趕超豐田的機會,後者全年銷售1050萬輛,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第一。

汽車制造商對晶片供應保持謹慎态度是有原因的,他們在2022年開年就已經開始飽受缺芯之苦了。

這周早些時候,福特汽車發言人對外表示,由于晶片供應限制,福特不得不計劃在下周暫停或削減在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八家工廠的生産。

此前一天,福特還發出警告稱,晶片短缺将導緻本季度汽車銷量下降。不過,好消息是該公司預計下半年的銷量将會顯著改善。

而供應鍊管理一直被評為優秀的豐田汽車,現在也飽受缺芯之苦。

豐田表示,由于晶片供應問題,其預計今年3月會損失10萬~20萬輛的産量。豐田是以還不得不大幅下調今年的銷量和産量目标。

據日經中文網報道,豐田的一位高管表示“目前每月10月輛規模左右的減産量還不知道會持續到什麼時候”。豐田正在為采購半導體的問題頭疼。

缺芯仍是今年的主旋律嗎?

通過使用較少的稀缺晶片,以及通過快速重寫軟體,特斯拉在供應鍊管理方面一直優于其他制造商。該企業在缺芯背景下,2021年在全球銷售了93.6222萬輛新車,同比增速高達87%。

盡管特斯拉應對晶片短缺的水準高于行業,但是其畢竟不是一家晶片制造商,“我們仍然預計今年會受到晶片等零部件短缺的限制,”馬斯克在特斯拉2021年Q4财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晶片短缺危機直到明年可能才會緩解。

是以,為了全力以赴抓銷量,特斯拉将在2022年不會有任何新車問世,“我們今年不會推出新車型。”馬斯克這樣說道,“如果推出新車,我們的汽車總産量将會減少。”

特斯拉預計預計自己在2022年的傳遞将輕松超過50%,這意味着其今年的銷量将超過140萬輛。

為了完成今年的銷量目标,特斯拉在應對晶片短缺問題時又出新招。

近日,據兩名内部員工和一封内部信的消息源,特斯拉決定拆除一些中國制造的Model 3和Model Y的汽車轉向架中的兩個電子控制單元之一,該決定已經影響到向中國、澳洲、英國、德國和歐洲其他地區傳遞的新車。

缺芯仍是今年的主旋律嗎?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不打算将這個決定告知客戶,因為上述兩個配件之一屬于備援備份,拿去其中一個并不會影響日常的行車安全,隻是有可能影響L3自動駕駛功能的實作。

很顯然,特斯拉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向客戶傳遞L3功能的新車,這也是其敢于做出“減配”決定的最終原因。

對缺少的晶片作出一定程度的“減配”,特斯拉并不是行業先例。此前,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也做出過類似的方案。不同的是,他們都提前知會了客戶。

今年以來,強如豐田和特斯拉,在面對晶片短缺時也不得不做出妥協。可見,目前晶片供應形勢仍不容樂觀。

最近,汽車行業資料分析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釋出的資料顯示,截至2月6日,由晶片短缺問題帶來的全球汽車減産量約為37.05萬輛,較截至1月30的累計減産23.07萬輛有擴大趨勢。該機構預測,今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産量将突破100萬輛達108.85萬輛。

值得慶幸的是,相比缺芯最為嚴重的2021年,2022年的形勢還算樂觀。去年全球汽車累計減産超過1000萬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