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元宵佳節臨近 福州花燈市場走俏

[新聞頁-台海網]

元宵佳節臨近 福州花燈市場走俏

14日,福州鼓西路街邊一商鋪内,顧客正在選購花燈。東南網記者 林先昌 攝

台海網2月15日訊 據東南網報道 正月十五日元宵節,亦謂上元佳節,每當這時,福州民間制燈、買燈、賞燈、送燈等尤為活躍。

2月14日,記者走訪了福州鼓西路街邊商鋪多家花燈市場,前來購買的市民絡繹不絕。在一家商鋪内,店員告訴記者,店裡有手工制作的蓮花燈、宮燈傳統花燈、電子花燈等,都很受歡迎,有些造型也迎合當下流行的元素。一個花燈的價格從20元到35元不等,電子花燈不僅能唱兒歌,燈還能轉動,受到家長和小朋友的歡迎。該店員說,每到正月十五前後,福州長輩都會購買花燈送小孩,寓意平安吉祥。

在店裡,鄭老伯認真挑選了一個造型獨特的花燈,拿在手上仔細端詳了一小會,他家裡的孫子已經10歲了,“買來送給小孩,每年都會買。”他如是說。

記者注意到,在一家花燈商鋪内,短短10分鐘,就有20多名顧客進入店内選購花燈。而在鼓西路上,一家文具店門口也挂起了許多造型各異的花燈,店員說,這些花燈是前幾天剛進的貨,這兩天來買花燈的顧客挺多的,生意還不錯,應該可以都賣出去。

不少商家也表示這幾天元宵花燈已進入銷售高峰期,一天最少能賣幾十個,多的時候甚至可以賣到上百個。

元宵佳節臨近 福州花燈市場走俏

一位老伯選到了滿意的花燈打算送給孫子。東南網記者 林先昌 攝

福州元宵花燈自古聞名,明代詩人謝肇淛說過:“天下上元燈燭之盛,無逾閩中者。”燈,福州方言與丁同音。丁,古即人口。是以燈,象征着人丁興旺、子孫滿堂。明王應山《閩大記》載:福州“沿門懸燈,通宵遊賞,謂之燈市”。

福州民俗研究專家鄭子端此前接受記者采訪表示,福州正月有元宵送燈盼添丁的習俗。對出嫁之女,娘家必送燈,“燈”與“丁”諧音,取添丁之意。第一年送“觀音送子”燈,第二年如未生育,則送“天賜麟兒”燈、“孩子坐盆”燈,第三、四年如再未生養,便送“桔”燈,寓為“焦急”之意。生育後可送“狀元騎馬”燈、“天賜麒麟”燈等,直送到外甥16周歲為止。民間有首童謠:正月元宵燈,外婆愛外甥(外孫),送來紅紅桔子燈,吉利又添丁。

元宵佳節臨近 福州花燈市場走俏

近年來,傳統紙質花燈也受到許多顧客的青睐。東南網記者 林先昌 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