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之中,知識焦慮似乎不再是籠罩于年輕人們頭上的陰霾。焦慮,反而正在逐漸逼向知識付費行業裡的玩家們。
據钛媒體報道,2月11日有媒體報道稱,據網友爆料,知乎正在低調裁員,主要是視訊相關的部門,幾乎裁掉一半。
面對此傳聞,知乎方面表示,視訊是知乎内容生态不可或缺的部分,2022年會在視訊領域持續發力,不斷改進。
雖然知乎對裁員傳聞表示了否認,但是将目光放到知識付費行業之中,會發現賺錢的焦慮與壓力,來到了曾經販賣知識付費的那幫人身上。
2022年,知識付費似乎已經再難“販賣”焦慮。
知識付費不做“朋友”
知識付費業界中一直存在着一個說法,樊登、羅振宇、吳曉波和李善友四個人被稱為“知識付費四大天王”。
但在2022開年,四天王之一的羅振宇就遭遇不順。在2021年的最後一天,“羅天王”面對着12000的空座位,舉辦了主題為“原來還能這麼幹!”的年終總結。

幾天前,因為疫情可能造成影響,羅振宇2022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取消觀衆進場,而是改為線上直播。依照此前的門票收入來計算,羅振宇的損失大約在千萬元左右。
雖然疫情是導緻演講取消的主要原因,但拉長時間線,會發現羅振宇的“雞湯”似乎不再受到人們的喜歡。
曾經,羅振宇演講之後,聽者都會在朋友圈寫下“聽後感”。而到了今天,這場一年一度的知識盛宴,甚至比不上此前退票消息的熱度。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暗示着,羅振宇們所“鼓吹”的知識焦慮,正在成為他們自己的“焦慮”。
這點也可以從羅振宇今年的演講内容中擷取到一些思考。如在針對“35歲危機”的話題上,羅振宇在演講中解答到:“35歲了,你就不該帶着标準化的履歷到處求職,你應該擁有那些别人沒辦法告訴你的軟實力,比如人脈,這樣就是工作直接來找你。”
用當下的流行語來說,這簡直就是廢話文學的“典範”。對于大部分焦慮的35歲中年人而言,這句話似乎也隻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焦慮。
畢竟這麼多年過去,自稱為知識搬運工的羅振宇,似乎已經搬不出太多東西出來了。于是羅振宇正面告誡聽衆們創業有風險,不要去創業。而在背後則先是成立“思維造物”,後推出又推出知識付費平台“得到”。
羅振宇早已忘了自己“知識搬運工”的自稱,而是選擇将自身已有的影響力轉化為平台,靠“賦能”他人來尋找新的機會。
然而事實證明,知識付費大環境的衰落,誰也逃不掉。得到App的新增付費使用者數量從2018年的165萬降到2020年的83萬。
與此同時的是,在宣布“時間的朋友”演講退票的當天,思維造物完成财務資料更新,繼續在深交所等着那好似遙遙無期的上市稽核。
視訊可能是機會,也可能不是
羅振宇的失利,并不完全是知識付費市場的萎縮,也與他沒有把握住短視訊機會有着密不可分的關聯。
2017年,當抖音快手等短視訊平台開始興起之時,彼時如日中天的羅振宇将“邏輯思維”轉為得到APP獨播,并把視訊轉為音頻,完美的“躲過”短視訊風口。
随後而來的是,B站、抖音、快手、知乎,各種免費的圖文與視訊知識,不斷的肢解着羅振宇的知識付費地盤。視訊化,已經成為知識付費行業的主流趨勢。
巨量算數聯合創業邦釋出的《「求知」2.0時代——2021中國泛知識付費行業報告》中顯示,近年來,中國泛知識付費行業市場規模一直維持在40%以上的增幅。其中“短視訊+直播”成為了最受歡迎的主流陣地之一,有超過七成使用者通過短視訊學習。
《報告》中還提到,使用者在短視訊端口擷取泛知識付費相關資訊并進行學習的人數占比最高,約占73.7%。其次是中長視訊,大約35.3%,直播和純文字素材占三成左右,選擇圖檔資訊類和音頻類的偏少。
作為如今最主要的傳播載體,短視訊确實尤為适合泛知識傳播。于是,各大内容平台紛紛加快了在知識類視訊上的布局。
·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6月,抖音萬粉以上的知識類創作者超過32萬名,釋出的知識視訊超過1.5億條;
· 快手也不甘示弱,在《2021快手内容生态半年報》中顯示,快手平台上可不和泛知識類視訊迅速增長;
· 本就是視訊内容社群的B站,泛知識内容視訊播放量占比達到45%;
· 而擁有“知識付費第一股”之稱的知乎,背靠圖文知識内容社群生态,則更是成為了衆多知識付費玩家們趨之若鹜的标的。
可能絕大部分的人認為,在上述平台中,抖音、快手等短視訊平台的機會很大。不能否認,這些平台在視訊領域的流量優勢,而且同屬視訊平台的B站也已經跑出了視訊知識付費的模式。
但理性來看,B站的中視訊屬性對于作為知識付費的載體來講,還是有其優勢的。因為B站的使用者主要為年輕使用者群體,對于新鮮事物、知識具有天然的好奇心,本質上與知識付費的需求具有一緻性,而且中視訊的屬性本身就能承載更多的知識訊号。
除此之外,知乎在視訊知識付費上也具有成為黑馬的潛質。畢竟,知乎本身就定義為高品質的問答社群和創作者聚集的原創内容平台,而且這一形象已被使用者感覺良久,在外界眼裡知乎已經形成了一個可以擷取各類知識的聚集地。
那麼,知乎可以基于現有的内容生态,實作知識性内容的複用,不論是将現有内容視訊化,還是單獨做知識類視訊業務,可以說知乎是具備知識内容優勢的。若能利用好視訊與知乎本身内容生态的互相協同作用,那知乎的視訊業務潛力還是有值得期待的看點的。
當羅振宇還在要觀衆花上千元去搶演講座位時,新生代的年輕人們似乎不再相信那一套,他們更願意刷刷知乎,關注B站的UP主,又或者閑暇時玩玩抖音。這些免費的泛知識内容,正在将知識付費的虛假沖擊的粉碎。
不過,即使是短視訊化的泛知識内容,卻也難以忽視“焦慮”本身。誠然免費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後來平台在流量紅利已經消失的知識内容市場搶奪使用者,但畢竟免費不能長久,對于抖音、快手以及知乎等平台們來說那份賺錢的“焦慮”都将始終伴随着所有知識内容玩家們一直走下去。
即便如此,也唯有向前跑才是知識内容賽道們所有玩家唯一的路。如今,以音頻、圖文為主的傳統知識付費似乎不再像當初一樣受到追捧,但是以短視訊為載體的知識付費2.0,已經随着2022年的到來而進入到暖春。
如今的知識付費,就如同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前浪已平,後浪又起。伴着人類持續前進的腳步,知識作為最重要的存在,這種随之而來的“焦慮”,或許也将會帶着知識付費這門生意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