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人得似張公子,張祜已經60歲,杜牧為何稱其為張公子?

前言

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說的是杜牧與張祜結交,并且贈詩給張祜,稱其為張公子。

當時張祜(約785年-849年)已經60歲了,杜牧(803-853)為什麼還稱呼他為張公子呢?文章裡說,張祜當時還是布衣百姓,而杜牧作為刺史,是以稱其張公子。

這個解釋當然不對,張公子可不是布衣百姓。

誰人得似張公子,張祜已經60歲,杜牧為何稱其為張公子?

一、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

杜牧在池州做刺史的時候,作過一首《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

百感中來不自由,角聲孤起夕陽樓。

碧山終日思無盡,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

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

池州位于皖南長江岸邊,是安徽的地級市。據說杜牧的牧童遙指杏花村也是寫于池州,市區裡如今有兩個杏花村景區。

市區内還有一個著名的免費景點:齊山。熟悉杜牧的人一定很熟悉這首《九日齊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将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晖。

古往今來隻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山上有嶽飛詩中提到的池州翠微亭,其詩雲:

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扯得有點遠了,回到《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宋代《王直方詩話》中記載:

小杜守秋浦,與祜為詩友,酷愛祜《宮詞》,贈詩曰:“如何故國三千裡,虛唱歌詞滿六宮。”又寄詩雲:“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

杏花村不遠處,就是著名的秋浦河,李白曾有詩《秋浦歌十七首》。小杜守秋浦,意思就是杜牧在池州作刺史。會昌四年九月(844年9月),杜牧遷池州刺史,這年四十二歲,而年長大約二十歲的張祜已經六十歲了。

那麼,杜牧為什麼為張祜打抱不平呢?

誰人得似張公子,張祜已經60歲,杜牧為何稱其為張公子?

二、受到元白打壓的張祜

中唐大詩人,最著名的兩位是白居易和元稹。但是這二位偏偏看不上張祜。

老街以前寫過一篇《一場聯考移民的鬥詩活動,為什麼白居易薦徐凝屈張祜》,說的是白居易打壓張祜的故事。這個故事出自唐朝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 》卷三:

白樂天典杭州,江東進士多奔杭取解。時張祐自負詩名,以首為己任。既而徐凝後至,郡中有宴,樂天諷二子矛楯。祐曰:僕為解元宜矣,凝曰:君有何佳句?

祐曰:甘露寺詩有‘日月光先到,山河勢盡來。’又金山寺詩有‘樹影中流見,鐘聲兩岸聞。’”凝曰:善則善矣,奈無野人句雲:‘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祐愕然不對,於是一座盡傾凝奪之矣。

唐人考進士,先要在“戶口”所在地州府“取解”,然後才有資格去長安參加科舉。但是唐人也搞聯考移民的動作,讀書人可以“投牒自應”, 通過投刺、延譽獲得其他地方薦送,又謂“覓舉”、“鄉貢”、“取解”、“得解”。

張祜和徐凝跑到杭州取解。張祜自以為水準最高、名聲最顯赫,覺得解首(鄉試第一,又稱解元)非己莫屬。但是白居易卻沒有看上他,把解首給了徐凝。

多說一句,白居易看好的徐凝這首‘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卻被蘇轼稱為惡詩: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可見詩文的好壞,真是見仁見智。

有趣的是,徐凝和張祜二人卻惺惺相惜,徐凝認為白居易偏袒自己,和張祜兩人都放棄了這次鄉試走了。

後來令狐楚向皇帝推薦張祜,而身為丞相的元稹卻對皇帝說:

祜雕蟲小巧,壯夫恥而不為者,或獎激之,恐變陛下風教。"《唐才子 傳》

據皮日休《論白居易薦徐凝屈張祜》中分析說,張祜“元和中作宮體詩,詞曲豔發.....在元、白時,其譽不甚持重“。

元白二人看不上張祜,但是杜牧卻很欣賞他,是以在《登九峰樓寄張祜》中諷刺朝廷不識人才 :睫在眼前長不見。

誰人得似張公子,張祜已經60歲,杜牧為何稱其為張公子?

三、為何稱張祜為張公子

杜牧《登九峰樓寄張祜》尾聯寫道:

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

可以看出,這個張公子是用了典故,既然輕蔑【萬戶侯】,可知這個張公子不是尋常人。

在漢成帝時一首童謠中,我們可以看到張公子的身影:

燕燕尾涏涏。張公子,時相見。

木門倉琅根。

燕飛來,啄皇孫。皇孫死,燕啄矢 。

這個童謠出自《前漢書·外戚傳》,書中解釋了張公子的由來:

成帝每微行出,常與張放俱,而稱富平侯家,故曰張公子。

是以南宋文學家呂祖謙說:

凡詩人于張姓者,稱為張公子,蓋因漢成帝時童謠曰:“張公子,時相見。”

隻要是姓張的男子,詩人就稱呼其為張公子,例如杜甫《送張二十參軍赴蜀州因呈楊五侍禦》:

好去張公子,通家别恨添。

杜甫《贈翰林張四學士》:

天上張公子,宮中漢客星 。

李白《魯郡堯祠送張十四遊河北》:

有如張公子,肮髒在風塵。

李白《夜别張五》:

吾多張公子,别酌酣高堂。

北宋範仲淹《上都行送張伯玉》:

南山張公子,氣象清且淳。

從題目可以看出,都是贈詩給姓張的人,詩中稱為:張公子。

誰人得似張公子,張祜已經60歲,杜牧為何稱其為張公子?

結束語

那麼張公子是誰呢?

《前漢書·外戚傳》提到的張放這個人其實是漢成帝的男寵,他可不是張公子。漢成帝微服出行,對外自稱是富平侯(張氏世襲爵位)家中的公子,張公子其實是指漢成帝。

後人稱呼張公子,意思是指出身權貴之家的公子(漢成帝冒充張公子)。北宋劉攽《次韻和張屯田新年六十九》中寫道:

喜逢張公子,七十健少有。

張屯田(官職)已經快七十了,比張祜年齡還大,還被稱作張公子。可見隻要姓張,都被詩人叫做張公子 。

@老街味道

原創詩詞《遊合肥包公祠》,梅争作主先春放,鹭似迎賓點水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