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是一件包含許多風險的事,因為過程中如果産婦或者胎兒存在或突發一些問題,那麼就會增加意外的發生幾率。尤其是在以前隻能順産的年代,更是有許多身體條件不好的産婦因為難産而發生危險。随着醫療水準的進步,剖腹産這種分娩方式為那些身體條件不允許的産婦提供了更為安全的條件,大大提高了分娩的安全性。但是剖腹産畢竟等同于一場外科手術,對女性身體的傷害非常大,剖腹産最多能夠剖幾次也成了人們的讨論問題。

家有兩個女兒均是剖腹産,婆婆想讓拼三胎,老公卻急了
家住山東的琳琳是一位二胎寶媽,因為自身身材比較嬌小,加上骨盆比較窄,每次懷孕身體反應都特别大,是以兩次分娩都在醫生的建議下采取的剖腹産。生完一胎後琳琳的身體就明顯變得比較虛弱,非常愛生病,當時她老公就說不要二胎了,但是琳琳覺得一個孩子太過冷清,堅持生了二胎。
夫妻兩個并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是以盡管兩個孩子都是女兒兩個人也都特别開心,但是婆婆卻有點不高興,一直嚷嚷着讓琳琳再生個三胎。琳琳說剖腹産兩次最好就不要三胎了,婆婆聽了卻不以為然,說着别人家兒媳婦剖七個八個都沒事,怎麼你就兩次就不行?
聽了婆婆的話琳琳還沒來得及有反應她老公卻氣憤的從屋外進來大聲說“你聽誰說剖腹産生七個八個的?命都不要了?你比醫生都專業,你拿着兒媳婦的命不當命我還想要和她過一輩子呢!”老公說完婆婆生氣的嘟囔了一句“就你們事兒多”轉身走了。
琳琳雖不滿婆婆這樣說自己,但是卻對老公的了解深感欣慰,她想着自己剖腹産兩次後身體狀況與之前大不相同,如果再剖一次恐怕真的要有生命危險了。不管别人怎麼說,自身的身體健康永遠都是第一位的,畢竟日後還要一家人一起幸福的生活,而不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去不顧一切的生産。
從手術角度來說,剖腹産自然是可以做許多次,但是理論卻不等同于實踐,畢竟産婦的身體不能夠承受多次的剖腹産手術,一般來說剖腹産不要超過3次,且每次手術間隔最好是2~3年以上,為什麼這樣說呢?
剖腹産後需要從肚皮外層層切開,除去美觀性的考慮,剖腹産非常容易發生腹腔粘連和腸梗阻。而且剖腹産也需要将子宮剖開,傷口位于子宮下段,愈合後也會留有疤痕,之是以建議一剖後至少兩年在懷孕,是因為短期内子宮愈合不好會形成瘢痕子宮,容易有胎盤植入的風險發生,嚴重威脅産婦的生命安全。且剖腹産對于産婦的危害是逐次遞增的,是以一定要嚴格控制次數。
從剖腹産的過程上來說,因為需要麻醉是以在有效期内産婦不會有太多的疼痛感,但是麻醉也是有非常大的風險的,容易導緻産婦休克的發生,且剖腹産較于順産來說發生羊水栓塞的風險更大,尤其是多次剖腹産的産婦,身體狀況更差,危險也就更容易多發。
其實前面例文中琳琳婆婆的想法仍然存在于許多人心中,認為即便是剖腹産也可以選擇多次生産,隻為了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是以用一個正确的心态來選擇分娩次數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最應該有的觀念轉變其實是有關孩子性别的觀念轉變,盡管我們經常說起男女平等,可是仍舊有一些陳舊思想停留在一些人腦海裡,加上一些人比較追求“完美”,想要兒女雙全,是以就選擇“不達目的不罷休”。但是無論是男孩女孩對于父母來說都是最親的寶貝,而且現如今的社會是依靠能力而不是依靠性别而活,是以無論生男生女孩子隻是我們生命的延續,是新的希望,對于那些剖腹産的産婦來說,一定要懂得“适可而止”。
而人們最大的關注點應該從孩子性别這件事上轉變到對女性的身體健康上,畢竟隻有寶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夠更好的帶孩子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如果不計次數的剖腹産給身體造成重創或者造成意外發生,那麼日後的生活是否就變成了灰茫茫的一片呢?是以健康應該是第一考慮要素,有健康的身體才會有以後幸福生活的保證。
盡管作為僅有的兩種分娩方式之一,剖腹産相較于順産來說的确會給産婦帶來的傷害更大,與其追求孩子的數量,不如追求母子健康,一家團圓,以這個為目标,相信那些說剖腹産可以生七個八個的人也就可以閉口不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