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愛之名,生鮮電商們在情人節搶着賣鮮花

一年過三次,每次都有新感覺?是的,這就是情人節的魅力,一年中至少有2月14日、5月20日和中國傳統七夕節這三天,來自各種品牌、平台的愛情主題活動會形成“地毯式”覆寫。鮮花、零食、化妝品這情人節送禮“老三樣”更是重中之重。

不同于零食和化妝品管道的固定,鮮花在最近兩年發生的線下到線上的銷售轉移更為明顯。其中,包括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美團、餓了麼、盒馬等諸多新老電商管道在内,鮮花都成為了這個情人節的營銷主戰場之一。鮮花可能并非感情的剛需,但在電商平台們心中,這門瞄準戀人心意的生意,至少值得情人節的一個“C位”。

平台混戰“送心意”,不值也得值

“其實你說這個東西(鮮花)值不值現在這個價,我覺得肯定不值”,在長沙工作的小徐告訴美股研究社,“11支玫瑰要将近300,動手能力強,不如在花市買來自己設計搭配更有心意。”盡管如此,考慮到時間問題,想想異地女友在公司前台取到花時的場景,小徐還是在某電商平台下單了情人節的定制花束。當然,如果按成本計價,任何東西可能都會顯得太貴。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有限公司(KIFA,鮮花交易規模排名亞洲第一、全球第三的鮮花産業鍊服務企業)的資料顯示,玫瑰大類在正常情況下的鮮花均價是單枝4元左右。

以愛之名,生鮮電商們在情人節搶着賣鮮花

這是情人節鮮花生意爆發的一個縮影,鮮花有價,但心意無價,使用者選擇為愛買單。在每個可以與感情挂鈎的日子裡,商品本身的溢價顯得微不足道,消費者也更樂于接受。是以,電商平台的鮮花銷售水準總是年年創新高。截至2月11日,盒馬鮮花線上預售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59%,而叮咚買菜和餓了麼分别預估今年情人節的鮮花銷售将達去年的10倍、3倍以上。

實際上,在情人節當天打開美團、京東到家、叮咚買菜等電商平台,鮮花都至少占據了一個主要版面:美團設定了無門檻鮮花紅包;京東到家打出了“全城熱戀,為愛速遞”的口号,把鮮花産品按照不同的朵數組合分類;盒馬開啟了“浪漫告白季”活動,将鮮花、烘焙、巧克力等品類進行關聯營銷。每日優鮮的鮮花銷售同樣與巧克力等甜蜜食品相承接,而時間還未至中午,叮咚買菜鮮花頁面顯示,其紅玫瑰、粉玫瑰、永生花等多個品類的鮮花已經售罄待補貨。

以愛之名,生鮮電商們在情人節搶着賣鮮花

而在價格上,每日優鮮主打單枝、小份的簡約款,售價一般在30元以下,叮咚買菜基地自供品類的價格一般在100元以下,永生花等二次鮮花制品售價上探300元區間。而美團等主打配送的管道價格由商家決定,美股研究社觀察發現,大部分暢銷花組合的價格集中在200-400元區間,以花束捧花為主。此前叮咚買菜官方披露,200元以内的花束銷售是最為火爆的。

這也顯示出另一個問題。雖然鮮花在戀人手裡是心意的代表,但作為商品需要大規模的流通,不同管道的鮮花價格與供應鍊關系緊密。電商平台們對待鮮花的不同手段,原因不僅僅在終端運輸。供應的決定權,讓鮮花在不同的平台“開”出了不同的色彩。

鮮花經濟,暗藏供應鍊風雲

在淘寶搜尋鮮切花,有兩個關鍵詞是最容易出現在商品标題中的。一個是“順豐冷鍊”,另一個是“雲南基地直發”。

前者相對容易了解,鮮花的嬌貴決定了它無法像工業品一樣極緻壓縮物流成本,線上靠物流冷鍊,線下靠花店保養+第三方配送,每日優鮮、叮咚買菜靠前置倉模式擁有了完善的冷鍊倉儲能力和快速送達體系,可以兼顧鮮花交易。這實際上是鮮花行業發展的一大基礎,鮮切花在0-7度的低溫環境中可以儲存一個月左右,還需要利用“可麗鮮”等專業鮮花保鮮劑作為輔助。沒有物流支援,鮮花基本無法和電商挂鈎。

這也是為什麼很長一段時間内,國内昆明、廣州等地的鮮花基地主要做的是大規模出口,而電商行業整體的大發展,為鮮花電商點燃了“普羅米修斯之火”。

2019年,盒馬上線“白菜花坊”,利用自身線下門店的優勢開始賣花,進而推出了“盒馬花園”等品牌,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也在随後跟進。在這個過程中,鮮花交易的優勢随着生鮮電商使用者數量的增長而放大。一位經營鮮花批發十餘年的源頭大商告訴美股研究社,鮮花批發的毛利率并不高,傳統批發毛利率一般隻能保持在10%-15%左右,還需要考慮到生産種植過程中受天氣、病蟲害等不确定因素的影響。但是,在零售端,利潤可以達到成本的三倍,節假日——比如情人節這種需求集中爆發時,利潤率甚至能超過五倍。

是以,對于擁有高效率優勢的生鮮電商們而言,這是一筆流通賬。在源頭拿貨之後,賣得越多,規模成本越低,總毛利和邊際利潤就越高。這也是為什麼盒馬、叮咚買菜、每日優鮮都對鮮花情有獨鐘,情人節反而更像是一次需求壓力測試。

不過,鮮花行業另一大基礎,來自雲南鮮花基地的支援,卻有着難以掌控的變數。雲南省承擔着全國超過70%的鮮花産量,而位于昆明的鬥南花卉市場承擔着全國超過75%的鮮花交易量。2021年鬥南花市鮮切花交易量達102.57億枝,花卉交易總額112.44億元人民币。鮮花零售需要考慮淡季損耗,但在源頭産地,這裡全年無淡季。無論是生鮮電商還是線下商家,鮮花生意最終要回歸到這裡。

鮮花流通往何處去:批發、直播與直采

2月3日大年初三,鬥南花卉電子交易中心已經告别了春節假期,開始鮮花拍賣。同時,大多數花商也同步開啟正常發貨,它們要為即将到來的情人節、元宵節“雙節”做好準備,這是鮮花行業一年裡最重要的備貨盛會之一。

有趣的是,來自KIFA的鮮切花價格走勢資料顯示,自花市開啟交易以來,鮮切花價格前期一路走高,較往年漲價提前了4-5天,其中最核心的影響因子就是情人節的玫瑰需求,玫瑰價格近期一度位于20年來最高水準。

以愛之名,生鮮電商們在情人節搶着賣鮮花

漲價原因并不複雜,首先是新年與雙節靠近,大量儲備超前釋放,且鮮花從業人員因假期原因供應不足。2月以來,雲南多地氣溫驟降,甚至出現霜凍等災害天氣,主産地之一的羅茨片區因龍卷風使大片鮮花基地被夷為平地,鮮花供應受到明顯沖擊,供應量同比下降近30%。

直到情人節前兩天,在行業備貨量走向充裕之後,鮮花價格才開始走低,鬥南花卉電子交易中心在2月12日錄得鮮花交易總量約519萬枝,2月13日就跳水為300萬隻左右。昆明一位從事鮮花産供銷的源頭批發商告訴美股研究社,這個價格“今年不會太低了,花太少,除非到夏天”。目前的鮮花報價也是一天一變,他提供的即時報價表顯示,玫瑰類産品的報價大多在40元-80元一紮(20枝)左右。

以愛之名,生鮮電商們在情人節搶着賣鮮花

盡管零售端較此批發價能夠實作5-10倍的高額溢價,但由于前述物流、保鮮等原因,很少能有商家真正把零售生意做大。除了生鮮電商,行業進步帶來的一大變革是專業直播客的出現,鬥南甚至建立了專門的直播基地,形成了和東南沿海輕工業産業鍊類似的輸出的邏輯。

鮮花直播原本是外地“淘金客”的手段,通過直播采購将鬥南鮮花賣給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的高消費粉絲人群并給予批發商分成,直播客可以從中賺取物流費和成本之外的高額利潤,且價格較傳統花店具有明顯競争力。很快,大多數傳統的鮮花批發商都開始嘗試改進銷售模式,開啟了“一件代發”等業務,同時把直播作為面向B端或是C端的銷售手段。前述源頭批發商也在招募主播,拓展C端的規模。海盛園藝銷售總監和曉玲在接受時代财經的采訪時表示了C端對花卉品類拓展的作用,她認為現在市場隻對玫瑰等個别鮮花品種有着較大的接受度,其他品類大多還處在培育期,如果能直接與C端的銷售平台合作,這一程序可能會更快。

是以,真正讓鮮花電商加速規模化運作的很可能是生鮮電商們,盡管在淘寶等平台都有大量花商,但長期的各自為政讓它們在産業鍊中的定位更加“佛系”,缺乏向上回報的動力,生鮮電商卻不一樣。

花匠(昆明)在昆明與鬥南花卉市場隔滇池相望的白草村經營着400畝玫瑰基地,他給美股研究社算了一筆賬:“玫瑰花苗一畝按八千棵算,在昆明三四萬塊錢都夠一畝,當然這是低端的,高端大棚一畝需要六位數。花苗低于-2℃會凍死,加溫的話成本能漲三四倍。不育苗不需要大棚,但是防備天氣變化也很重要。而且種鮮切花的成本高,頭兩年的樁不出花。”

是以,隻有生鮮電商這樣能撐起大規模需求的終端,才有能力去實作反向定制。這就是生鮮電商的産地“直采”。花匠粗略估計,昆明種熱門花單畝保底收益可能有個一萬,但必須走量,幾十畝隻是起步,否則很難拿到大客戶的批量訂單。“這很重要,”他說,“因為在這裡,大量批發都是一個價。”對普通人而言,這個投入産出的成本效益不高,也難怪大多數淘金客選擇直播當“掮客”。

目前,每日優鮮、叮咚買菜都在雲南建立了包括鮮花在内的一系列直采基地,後者還提前鎖定了情人節期間500萬枝鮮花産量,以提前定量定價的形式保障價格和供應穩定,同等情況下,叮咚買菜11枝紅玫瑰的花束預售價隻要108元,直采帶來了價格優勢。此外,盒馬在雲南的直采基地達到30個,并搭建了鮮花大倉。2021年8月,盒馬與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達成合作,拟建立盒馬鮮花供應鍊公司,試圖在盒馬内部完整的直采之上,再把鮮花産地源頭的小型農戶和種植商拉進供應鍊。

供應端的保障伴随着消費者需求的變更,鮮花正在慢慢成為消費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荷蘭花卉協會的全球統計中,中國鮮花消費量僅有歐美日等市場的六分之一到八分之一。無論是銷售鮮花的生鮮電商還是源頭産地的花農,無不期待着有一天,情人節鮮花消費的盛況也能實作日常化。當然,這種轉變并不容易。但就像生鮮電商的從無到有,時候到了,花總會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