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京東“百億補貼”提前20小時上線,電商價格戰開打

京東“百億補貼”提前20小時上線,電商價格戰開打

京東“百億補貼”比原計劃提早20小時上線,主打爆款超低價,電商平台競争進入白熱化。但當低價、滿減、促銷等營銷政策演變成平台日常營運手段時,商家痛苦萬分。電商是時候從效率、模式、營運等方面創新,找到一條有利于産業鍊持續健康發展的路子了。

作者 | 張超  編輯 | 羅麗娟

3月5日,全天候科技從知情人士處獲悉,京東“百億補貼”将于3月6日0時全面上線京東App,亮相首頁首屏正中位置,較原計劃(3月6日晚8時)提早了20小時。

京東“百億補貼”提前20小時上線,電商價格戰開打

京東原計劃3月6日晚8時上線百億補貼

這也是繼去年底劉強東在内部郵件中強化“低價是唯一基礎性武器”心智後,京東延續該政策做出的重大改變。

至此,“百億補貼”這個由拼多多最先炒火的低價銷售政策,已經吸引了包括天貓、京東等在内的核心電商平台跟進,并開設活動入口。

有意思的是,各家在宣傳方面也大同小異,都打着“官方補貼”、“低價”、“買貴必賠”等旗号吸引使用者,頗有種互相較量、誰也不服誰的架勢。

百億補貼,也從拼多多殺入“五環内”、分食電商蛋糕的殺手锏,上升為核心電商平台攻守博弈的破局關鍵。稍有不慎,平台丢失的不止是成交利潤,整個電商格局或被改變。

賭上電商平台前途的大戰,一觸即發。

1

備受重視的百億補貼

與此前在618購物活動期間短暫上線“百億補貼”不同,這次京東明顯是要将此作為一項長期戰略堅持下去。

全天候科技獲悉,“低價”已經成為京東重點工作目标,“百億補貼”則是踐行這一目标的重磅内容。而36氪也從京東零售某中層員工處了解到,“百億補貼”項目最終由京東零售CEO辛利軍拍闆,并在預算層面不設上限。

京東對該業務的重視,在實際落地執行過程中也展現得淋漓盡緻。

有京東商家告訴全天候科技,在百億補貼正式上線前半個月(2月20日),京東營銷中心相關人員才召開“百億補貼全新流量玩法教育訓練”,針對平台補貼、扣點優惠、流量扶持、營銷傳播等規則進行介紹。

教育訓練會以線上直播形式在京東易直播舉辦,全程不允許截圖,直播回放也不對外公開,将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徹底。

距離百億補貼上線僅十天,京東才對商家開放百億補貼報名(自2月25日起)。商家通過京麥平台的“營銷-營銷活動-頻道陣地-百億補貼”路徑可以自主報名。

京東“百億補貼”提前20小時上線,電商價格戰開打

京東百億補貼商家報名路徑

不過,前述商家向全天候科技表示,截至3月4日,其仍然無法報名,“點進去沒(報名)頁面”。

從前端消費側看,京東“百億補貼”處在黃金位置,取代了“排行榜”,與“京東秒殺”并列,甚至比“京東直播”還靠上,再次彰顯了内部對該業務的重視。

對比來看,阿裡聚劃算的“百億補貼”也隻在手淘App的第二屏,需要使用者下滑才能看到;隻有将“百億補貼”捧紅的拼多多,才将該入口放在了App首頁首屏。

京東“百億補貼”提前20小時上線,電商價格戰開打

聚劃算百億補貼(左)vs 拼多多百億補貼位置對比

點選進入京東“百億補貼”詳情頁會發現,“官方補貼”、“全場包郵”和“專屬客服”被寫在了頁面頂部。而補貼商品覆寫了電腦數位、家用電器、手機通訊、酒水、護膚品、母嬰玩具、個護、家裝、食品等絕大部分電商類目。

京東“百億補貼”提前20小時上線,電商價格戰開打

京東百億補貼詳情頁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平台基因差異,“電腦數位”、“家用電器”、“手機通訊”明顯是京東“百億補貼”目前重點發力的細分類目,被列在子标簽前列;而聚劃算“百億補貼”則将“上新”、“服裝”、“生鮮”放在前列,拼多多“百億補貼”的子标簽前幾位分别是“美妝”、“生鮮”、“運動”、“手機”。

或是因為新業務的原因,京東“百億補貼”目前商品數量并不多。據全天候科技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5日14時,“手機通訊”、“電腦數位”、“家用電器”類目上架商品數相對較多,分别為:82、78、90;而“美妝護膚”、“醫療健康”、“生活服務”、“母嬰玩具”等品類則明顯較少,上架商品數僅為:30、27、21、11。

京東官方表示,百億補貼活動是京東為回饋使用者聯合商家進行的商品補貼活動,通過補貼活動,使用者可購買極具成本效益的商品。此活動僅限使用者在京東App參與,部分活動商品需要通過實名認證方式進行身份校驗。

2

公開競價意在流量

在“百億補貼”商家報名入口處,京東明确寫到,這是“全新高流量頻道,平台+商家共同打造極緻成本效益的爆品,助力商品轉化,樹立低價心智”。

近期更新的京東App版本簡介也把“百億補貼上線”放在了最前面,并将“爆款超低價、買貴雙倍賠”等規則一起寫上。

早些時候,京東還在商家中心釋出了《京東開放平台“買貴雙倍賠”服務規則》,明确指出消費者購買标有此服務辨別的商品後,若其訂單實付金額高于特定平台上同款商品的價格,消費者可在下單當天憑有效憑證申請與訂單實付金額雙倍差額的補償。

這裡的“特定平台”指拼多多百億補貼、天貓(含網站、APP、微信公衆号、微信商城及小程式等)。據悉,規則适用于在京東開放平台JD.COM入駐開店的第三方商家,不含京東小店,于2023年2月28日生效。

種種迹象都表明,京東為了找回在價格方面的優勢,已經将“低價”刻在業務的關鍵目标裡了,而“百億補貼”就是幫助平台建立“低價”心智的核心載體。

為了實作商品“低價”目标,京東“百億補貼”采用的是競價原則。官方會在相關平台釋出招品需求,并給出最高競拍價和起拍庫存,除個體工商戶/自然人或不在品類範圍内的店鋪均可參加,符合庫存要求的價低者中标。

全天候科技從商家側獲悉,目前平台僅從企業主體、限定品類、商家違規情況、店鋪星級幾個次元考量商家參與資格,要求不算高;但會要求參與百億補貼商品活動期間開通包郵服務,競價成功後不得自主删除促銷,不得惡意套利、惡意競價;相應地,百億補貼活動期間産生的訂單,商家可享受扣點降低的優惠。

京東百億補貼競價規則

對比來看,聚劃算百億補貼給商家的準入門檻就要高不少。一位天貓保健品行業人士向全天候科技透露,以為期14天的活動為例,平台對其所在賽道百億補貼新增盤活的要求是真實成交月銷售件數3000+或者月銷售額50萬以上,收費采用純傭金模式,無保底、無封頂;不過,在定價機制上,聚劃算百億補貼采用的是商家自主報價方式,要求真正的全網低價,并建議以15天最低價的8-9折報入。

京東“百億補貼”提前20小時上線,電商價格戰開打

聚劃算百億補貼保健品行業某活動商家稽核要求

不同的定價機制,反映的是百億補貼發展到不同階段平台的政策差異。

天貓在商家和貨品盤基數較大的情況下,優先保障低價,然後盡可能通過營收能力篩選有實力的商家;而京東目前階段更側重對“低價”的追求,就适當放寬對商家的要求,進而豐富品類、吸引更多流量。

财報顯示,京東在2020年-2021年間單季使用者增速都維持在20%-30%區間;但去年這個數字明顯下滑,第一、二季度使用者同比增速分别為16.2%、9.2%,截至9月30日的12個月,京東年度活躍使用者5.883億,同比增長僅為6.5%。

歸根到底,京東還是要通過“百億補貼”盤活流量,甚至尋找新的使用者增量。

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就認為,百億補貼可以給電商平台帶來更多下沉市場的增量使用者,對一、二線城市的價格敏感型使用者也能夠起到很好的推動消費作用。

不僅如此,在他看來,”百億補貼“對電商平台的複購率也有很大輔助作用,因為消費者會去通過這個标簽去識别其他所需商品,進而進行持續的購買。同時,也能提升使用者對平台的信任度、改善平台的以往形象等。

3

電商大戰一觸即發?

衆所周知,百億補貼是由拼多多于2019年中正式推出。為了将“百億補貼”這個金字招牌牢牢攥在手裡,拼多多一度嘗試申請商标,卻沒被核準通過。

無獨有偶,根據中國商标網,截至目前向有關部門申請“百億補貼”商标的次數已達13次,其中兩家企業更是在一個月内多次申請,最近一次是去年11月,但其中大部分申請都處于“等待實質審查”階段。

僅僅一個商标就引得那麼多企業趨之若鹜,究其原因,還是看中了“百億補貼”業務展現出的強大流量吸引力。

價格,始終是決定消費者購買行為的核心要素之一。在電商普及、資訊透明的今天,消費者在貨比三家後,自然會被絕對低價誘惑,流向更有價格優勢的平台。

2019年三季報顯示,因“百億補貼”的噱頭,拼多多平均月活躍使用者數量為4.296億,同比增長85%,日活使用者突破1億大關,活躍商家超過2800家;2019年四季度,拼多多平均月活淨增長5190萬,較上年同期淨增2.09億,達到4.815億,實作強勁增長。

也是在這一年,拼多多年活躍買家數(5.85億)與京東(3.62億)進一步拉大,從2018年的1.14億擴大至2019年的2.23億,與阿裡年活躍買家數相差不足1.5億。

本質上,“百億補貼”既是拼多多的一種營銷方式,也是一種獲客政策。它以低價促銷的模式來吸引使用者、打入新市場,同樣的手段在其海外應用Temu上也奏效了,自然引得不少平台跟風推進。

早在2019年12月,聚劃算也上線了百億補貼。當時,相關業務負責人還表示,聚劃算百億補貼對下沉市場使用者和價格敏感型使用者的吸引力非常大。之後,聚劃算百億補貼又陸續上線了高校學生補貼、買貴必賠、低價爆料等業務,以将正品低價的目标貫徹到底。

2020年6月,京東就宣布在“618”推出超級百億補貼等活動,試圖打造消費體驗最佳、優惠力度最大的一次“618”,但該活動在大促之後就下架了。

直到今天,京東重新上線“百億補貼”入口,并将此業務當做年度重頭戲,勢要做到底,一下子讓各大平台之間的競争進入白熱化狀态,吹響了電商“百億補貼”戰役的号角。

關于電商平台将掀起新一輪價格戰的猜測此起彼伏,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不是沒有可能。但在現有的存量市場裡,很難改變當下的電商市場格局。”

當各家平台都在追求“全網最低價”的時候,處在産業鍊上遊的商家日子其實并不好過。

前述天貓保健品行業人士向全天候科技表示,“百億補貼”上99%的商品都是商家自己設定的價格,“(隻有)少數硬标品,(平台)會補貼一些。”

換言之,百億補貼實際是商家在讓利消費者,而不是平台補貼消費者。

因為平台流量傾斜,商家即便利潤很低,也會選擇部分商品參與活動;但在消費者監督、平台競争加劇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下,商家能有多大參與意願尚未可知。

去年雙11期間,泸州老窖和五糧液兩家企業就疑似因售價問題,分别向京東提出了暫停合作、扣除支援費用的函件。

而從過往經驗看,電商平台曾靠補貼手機、數位等硬标品将“百億補貼”打入高線市場,但這一舉措對下沉市場的消費者反而不那麼吸引。

山東某三線城市手機管道銷售商向全天候科技表示,下沉市場不少使用者還是偏好線上下購買手機類硬标品,尤其是上了年紀的消費者;同時,小米、OPPO、vivo品牌手機基本都是線上線下同價,是以對管道商影響不大。

但他也承認,蘋果手機在618、雙11這種大促節點,有平台補貼的時候,會對線下銷售有影響。

若京東也對此展開補貼,會産生多大影響?

“它的百億補貼現在我們也能跟得上,不虧錢。”該經銷商補充,“拼多多這邊因為拿貨管道原因,可能會貨源不足;京東百億補貼的影響,目前很難判斷。”

中國電商發展二十餘年,各平台大大小小戰役不計其數,決定企業位次的戰役始終離不開“價格戰”。

靠着低價、滿減、促銷等手段,電商平台賺足了眼球和流量;這個非正面的營銷政策也逐漸演變成電商平台的日常營運手段,逼得廣大商家們不得不“卷”入其中,痛苦萬分。

掌握前沿技術、龐大資金和豐富資源的電商玩家們,是時候改變競争手段,從效率、模式、營運等方面着手尋求創新,找到一條有利于産業鍊上下遊持續健康發展的路子了。

*本文為全天候科技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在背景回複“轉載”二字,擷取轉載格式要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