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能新能源出行品牌青橙時代宣布超額完成Pre-A輪融資,該輪融資由招商局創投領投,逸高資本、貴陽産控集團、灏浚投資、文略資本、冰川網絡等跟投。融資資金用于首款車型——VC的研發,新車将于2022年量産。

對于青橙時代進軍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領域的消息,大家并不感到意外。早在去年11月份,輕橙時代新聞釋出會在廣州車展舉行一場“遇見世界的新鮮”,基于輕橙時代首個技術平台——第一代純電動平台EEZI STEP1.0打造的首款智能科技“新物種”亮相,驚豔全場。
從電動化、智能化以及網聯化發展的背景之下,青橙時代的入局也不過是衆多跨界造車中的一絲波瀾,讓人意外的是有消息透露稱青橙時代将會選擇由北汽銀祥來代工,這就引起了不小的水花。
雙資質,促使汽車代工行業的火熱
代工在電子3C數位行業比較常見,隻不過近年來由于新能源高速發展之際,代工這個名詞才出現在汽車圈。
蔚來汽車,可以說是代工造車的“始作俑者”,創始人、董事長李斌在創立蔚來汽車之初就直言:别讓自己死在錢上。而要建造一家現代化的汽車工廠,要動用百億級的資金,這對在汽車網際網路領域深耕多年的李斌來說,都不是個小數目。
對于車企來說,誰都不願淪落為其它品牌的代工廠。代工可以降低合作企業成本,加快發展速度和資源使用率。繞過自建工廠無疑可以節省大量時間和金錢,進而幫助合作企業快速搶占市場和資本先機。而車企除了将閑置的工廠引來創收以外,并沒有其它既得利益,而且改造和重裝的生産線成本并不低。
縱觀整個造車新勢力各家的簡史,選擇代工生産模式除了省時省力(利)以外,沒有“雙資質”也是無奈之舉。在沒有取得雙資質之前,意味着他們不能在法定邊界範圍内進行生産經營活動。自建廠房搞生産,并把産品拿到市場上售賣,其中一個環節不合法,都将面臨嚴酷的法律制裁。
青橙時代的選擇,北汽銀翔的救命稻草
據線上車評獲悉,青橙時代首款産品定位于A0級轎車,預計将在今年7月份正式上市。由北汽銀翔(現北汽瑞翔)代工,同時解決輕橙時代生産資質的問題。
衆所周知,北汽瑞翔是北汽銀翔經曆破産重組後更名而來,去年4月23日北汽銀翔更名為北汽瑞翔,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北汽銀翔隻是變更公司名稱,其法人代表并未變更。
雖然北汽瑞翔是北汽銀翔戰略重組後的新生品牌,但在其生産經營中仍需償還此前北汽銀翔所欠下的債款。根據北汽瑞翔此前重組規劃來看,未來六年将開發5款乘用車、7款商用車,并且同步開發新能源車型等,預計銷售公司能在2021年-2026年累計實作95.2萬輛車的銷量、營業收入達到1030.76億元。目前,其重組後的首款SUV瑞翔X5已于去年8月上市後,新車也無明顯新意,隻為換殼車型而已。
沒有青橙時代抛來的橄榄枝,北汽瑞翔的情況極度悲觀,抛開産品本身不談,其内部的沖突如同燙手山芋,“違規裁員、拖欠薪資”等醜聞更是層出不窮,對外更是負債累累,官司纏身。顯然,此前已被市場抛棄的北汽銀翔僅靠更名或難以為繼,而為新勢力品牌代工或能緩解其當下燃眉之急。
青橙的信心爆棚,銀翔的能力堪憂
從青橙時代釋出的公告來看,首款車型VC研發已經結束,後續就是按部就班的測試、工裝和量産。而且青橙已經着手進行第二款車型的研發工作,算法、軟體方面也進入全棧自研的階段。
消費者對青橙時代最大的擔憂是合作夥伴的選擇,回顧北汽銀翔消亡史,昔日的快速成長和快速沒落同樣也是在車市風口的結果。但是在沒有核心競争力和品牌精髓的情況下僅僅憑借車市的熱潮實作了熱銷,成為了風口上飛起來的那隻豬,而當風頭不在,自然而然也會在半空中跌落。
這隻是其次,重要的是北汽銀翔品質問題和售後服務态度引發的口碑崩盤才是最大的擔憂。與江淮代工蔚來和海馬代工小鵬不同,青橙時代将打造一個涵蓋新技術、新産品、新供應鍊的全新商業模式。顯然北汽銀翔的底蘊和能力,很難撐起青橙的期望值不說,還有可能拖了青橙的後腿。
線上車評認為,随着越來越多的新選手加入到汽車産業鍊中,汽車代工的技術難度也在指數增長。比如自動駕駛汽車的出現,就是另一個高難度的造車任務。傳統車廠能否勝任不說,在技術隐私方面,可能沒有哪個領域比自動駕駛更注重技術保護,它們被選中做代工的可能性也顯然更低。選擇大于努力這是不争的事實,搭上北汽銀翔這一刻開始,青橙時代真的準備好了嚒?
燕燕·文
有圖,有文,有料,有趣
歡迎關注公衆号:線上車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