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網絡消息稱Stellantis集團将會對神龍汽車公司的内部架構進行調整:神龍汽車作為生産基地保留,保持現有股比,而旗下兩大品牌,東風标緻由法方主導,東風雪鐵龍由中方主導。
神龍汽車相關負責人明确回複稱:“目前股東雙方還在談判,神龍汽車的股比不會調整,隻是内部分工可能将有所變化,更多細節資訊将于3月1日Stellantis集團釋出的在華全新戰略規劃中公布。”
一旦調整完成,這也以為着東風标緻和東風雪鐵龍将各自單飛,打破此前的一緻性。

回顧法系品牌在中國的發展史,雖然入華的時間比較早,但在企業戰略以及産品方面始終帶着較為濃烈的法式風味。随着德系、日系、美系等品牌本土化戰略不斷深化,推出更“中國化”的産品之後,這種先發優勢逐漸消逝。
神龍汽車自2015年達到年銷70.48萬輛的巅峰後,就逐漸走向下坡路。到了2020年,神龍汽車全年累計銷量僅為5.03萬輛。期間,神龍汽車也在不斷自救,先後釋出了“元”複興計劃和“元+”計劃。随着企業政策調整以及新産品的導入,2021年神龍汽車累計批發量超10萬輛,同比增長100.07%,回歸市場的應對政策初顯成效。
鐘叔駕道認為,标緻和雪鐵龍兩個品牌是有差異性的,過去神龍汽車太過于強調兩個品牌的一緻性,反而不利于内部競争以及相關政策的成功率。以中國市場那些較為成功的雙合資品牌為例,南北大衆、一豐和廣豐、東本和廣本等,相輔相成的同時又具備了各自的差異性。
舉個簡單的例子,将一份法式大餐交給兩個法國廚師去烹饪,成品絕對不會出錯且是一份标準的法式風味大餐。但在異國他鄉,不同的風俗人情以及飲食習慣,這份道地的法式大餐能否符合當地人的口味,尚且是個疑問句。
以那些目前較為成功的德、日、美系品牌來看,它們的産品導入國内都進行了針對性的調整,以求更貼近國人的用車需求。加長軸距、車長、增加配置、雙外觀等,甚至出現了“中國特供車”。
既要保留法系産品獨特的差異化優勢,又要打造更符合中國特色的産品,神龍汽車想要突圍,這道一魚兩味非常有必要。由法方主導東風标緻,由中方主導東風雪鐵龍,恰好形成了折中的模式。既可以實作新的嘗試和突破,也保留了法系品牌的根本,可謂是最大限度的改革,對神龍汽車來說是有着較大的利好。
2021年銷量大幅回升,神龍回歸市場的應對政策初顯成效,新産品凡爾賽C5 X全年累計銷量為1.21萬輛,發展态勢較好,被視為神龍汽車回歸主流的先鋒。站在2021年的10萬輛基礎上,這一次大刀闊斧的改革,是神龍汽車突圍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