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個視訊說到,何小鵬創業做UC時,雷軍投資他400萬,8年後UC被馬雲以300億收購,他賺了差不多50億,大賺超1000倍。而馬雲這300億的收購,最後打水漂了,因為自從被馬雲收購後,UC就開始沒落了。由此可以看出雷軍眼光是非常獨到的!除是投資UC外,他還投資了許多網際網路的公司,如投資歡聚時代獲得了112倍賬面回報;投資拉卡拉獲得高達900倍回報。

另外,yy、樂淘、多玩、多看網、好大夫線上、CRM、和創科技、瓦力語聊、7K7K等十多家公司都有雷軍的投資身影。
其實投資隻是他的業務愛好,他的主營業務就是創業,創業,再創業。他大三年時就通過幫人寫軟體成為了百萬富翁。大四那年,雷軍和同學創辦了三色公司,大學結業後加盟金山軟體,成為金山的第六名員工。兩年之後,雷軍出任北京金山總經理。1998年,29歲的雷軍升任金山公司總經理,堪稱年少得志。
2007年雷軍帶領金山五次沖擊ipo,最終還是依靠網絡遊戲的業績,于2007年10月成功在香港上市。
2008年,他在個人部落格中寫下:移動網際網路是下一波創業的大機會。
于是在2010年4月,雷軍成立小米公司。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首次以17%的市場佔有率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
有人說這是美國的助攻,因為美國對華為的打壓成就了小米,但還是那句話,機會是為有準備的人準備的,而雷軍就是那種能把握機會的人。
很多人都覺得全球第二就已經到頂了,但創業者的心根本停不下來。他除了要在手機業務上沖擊全球第一外,還要再次創業,進軍電動汽車領域。
2021年3月30日雷軍在小米釋出會上稱:“這是我人生最後一次重大創業項目。我願意押上我人生全部的聲譽,再次披挂上陣,為小米汽車而戰!”就這樣,雷軍宣布造汽車了。同時還稱小米集團2020年底現金餘額為1080億元人民币,表示“小米虧得起”。據報道小米汽車已于9月1日在北京注冊,首個工廠将會落戶北京亦莊,并計劃2024年量産。
為何成功人士的路就這麼順呢?為什麼雷軍就這麼強大呢?人不是生而強大,而是越活越強大,雷軍就是在一次次的創業過程中變得強大。他變強大的原因,可能跟他的用人之道有關。
例如2015年7月,雷軍拒絕了一位高管極力推薦的“牛人”加盟。
這個人原本在一家小米非常重要的供應商工作,履曆也接近完美。他在前公司接手業務的時候,一年銷售額隻有900萬美元,4年後,他做到了2億美元。他和雷軍談了一個多小時,得意洋洋地對雷軍說,“我有能力把稻草賣出黃金的價格,這就是我的能力。”
但雷軍卻答道:你不适合小米,你跟我們的價值觀不相符,小米不喜歡騙使用者的人。
他對員工說:我們創辦小米,不喜歡用坑使用者的人,我也不喜歡能把稻草賣成金條的人,我們不需要。我們要像農民種地一樣,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哪怕這種人在市場上是非常的受歡迎,這不是我們的哲學。什麼叫真材實料?什麼叫和使用者做朋友?如果有一天,你知道你的朋友是把稻草用黃金價格賣給你的時候,他是你的朋友嗎?
所謂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他變得如此強大是有原因的,他的創業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風順,記得《唐人街探案》裡面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有時候别人以為你混得非常好,殊不知有時候牙齒打碎了隻能往肚子裡咽”。這段話對于雷軍太像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雷軍的創業故事吧。
看古今中外名人往事,尋滄海桑田曆史遺珠,大家好,這裡是世界名人榜!
雷軍,1969年出生于湖北仙桃。自幼讀書刻苦用功。1987年,雷軍考上了武漢大學計算機系。那時候很多人甚至沒聽說過計算機或電腦這個詞。那時的武漢大學是當時國内最早一批實施學分制的大學,按照學校要求,隻要修完一定的學分就可以畢業。是以雷軍一上大學,就對自己嚴格要求,選修了不少高年級的課程。僅用了兩年時間,雷軍修完了所有學分,還完成了大學的畢業設計。在大學期間還出過兩本程式設計教材,别看他現在是個企業家,事實上他絕對算得上是一流程式設計工程師。
剩下的兩年,雷軍便開始闖蕩計算機市場。他涉獵廣泛,寫過加密軟體、防毒軟體、财務軟體、CAD軟體、中文系統以及各種實用小工具等,并和王全國一起做過電路闆設計、焊過電路闆,甚至還幹過一段時間的黑客,解密各種各樣的軟體。大學三年級時就成為了百萬富翁,正是憑幫人開發軟體賺到的“第一桶金”。
後受《矽谷之火》中創業故事影響,在大學四年級的時候,雷軍開始和同學王全國、李儒雄等人創辦三色公司。
當時的産品是一種仿制金山漢卡,可是随後出現一家規模比他們更大的公司,把他們的産品盜版了,而且這家公司通過低價競争,一下子就把雷軍首次創業的公司搞垮了。
當時22歲的雷軍知道自己曆練還不夠,還要多努力。
大學畢業後,雷軍來到北京闖蕩,1991年年底在中關村認識了求伯君(求伯君有“中國第一程式員“之稱,2000年後擔任金山股份公司董事長),随後加盟金山軟體。兩年之後,雷軍出任北京金山總經理。1998年,29歲的雷軍升任金山公司總經理,堪稱年少得志。
但是雷軍在這個台階上一待就是十年,直到2007年年底離開。這段時光,也是雷軍“推着石頭往山上走”的日子。求伯君立志讓金山成為一家可以挑戰微軟的民族軟體企業,理想之路步履維艱,金山曆經從辦公軟體到詞霸、毒霸,再到向遊戲和網絡的多次轉型,幾經起落。雷軍帶領金山五次沖擊ipo,最終還是依靠網絡遊戲的業績,在2007年10月成功在香港上市。但金山當年的上市估值,遠不如同一年在香港上市的阿裡巴巴,更不及早幾年在美國上市的盛大、百度等網際網路企業。
雷軍擔任金山公司總經理之時,馬化騰、丁磊等人剛從學校結業到電信局上班,李彥宏還在美國念書,周鴻祎也才加入工作,馬雲籌辦中國黃頁在北京到處碰壁。
但是,短短幾年後,這幫“後輩”都成了赫赫有名的網際網路大佬,丁磊、陳天橋、李彥宏更是先後成了“中國首富”。
風雲幻化間,時勢使然爾。多年之後,雷軍回憶起這一段還頗為感慨:“金山在上世紀90年代還很火,1999年網際網路大潮起來的時候,我們卻忙着做wps,忙着對抗微軟,無暇顧及。到2003年時,我們再環顧四周,發現我們遠遠落後了。那一瞬間,我壓力非常大,作為ceo,我後面兩三年每天都在總結,什麼地方出問題了,是團隊不夠好,還是技術不行,還是自己不夠努力?”
最後,雷軍自己想明了兩點,一是成功僅僅靠勤奮是不夠的,二是要找到最肥的市場,順勢而為。在雷軍看來,所謂大成,和大勢高度相關。
金山雖然錯過了第一波網際網路浪潮,不過有一件事情卻在日後至關重要。2000年,雷軍牽頭了一個金山内部的創業項目--卓越網,四年多後,以75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亞馬遜。這次出售讓雷軍實作了财務自由,也為其後來的天使投資奠定了資本。
2007年年底,金山成功上市兩個月之後,雷軍以健康原因辭去總裁與ceo職務,離開金山。雷軍的一個朋友說:“那一陣他身心俱疲,離開是最好的選擇。”這讓雷軍從習慣的枷鎖中解脫出來。不過到了2011年7月11日,金山軟體董事會提名委員會提名雷軍出任董事長一職,這一提議獲得了董事會一緻通過,雷軍正式回歸并接掌金山軟體。
事後證明,正是這一次的離開,成就了雷軍的脫胎換骨。
離開金山的雷軍,轉身成了天使投資人,開始從大勢出發,以更大的視角來觀察和思考網際網路。雷軍是最早投身移動網際網路的一撥人。2008年,他在個人部落格中寫下:移動網際網路是下一波創業的大機會。同時,雷軍在移動網際網路、電商、社交等多個領域連續投出多個業界知名的案子--拉卡拉、uc、凡客誠品、yy、樂淘、多玩、多看等。其中,其中UC等投資讓其大賺上百上千倍,這個在視訊的開頭就已經說過了。
做投資讓雷軍更加深入了解網際網路,也獲得了異常豐厚的回報,同時也實作了财務自由。但他投資的這些公司很難說是自己的事業。
在他内心深處,仍想做一翻真正屬于自己的事業,做一家體量龐大、甚至稱得上偉大的公司。
很快,雷軍找到了自己的“勢”。作為理工男,雷軍一直很喜歡鼓搗手機和數位産品,看到安卓和蘋果的智能手機釋出,眼揪着移動網際網路的浪潮已經到來,雷軍知道“大風馬上就要來了”。
“就算是一隻豬,站在大風口也能飛上天。”敏銳的雷軍覺察到了中國即将迎來全新的智能手機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他決定開啟全新的人生篇章,
2010年4月,他成立小米公司,從此小米迅速成為業界的現象級品牌。
除了順勢而為,剩下的就靠他的本事了,雷軍一直對人才非常看重。在創辦小米之前,雷軍花了幾個月的時間來找人,一旦遇上合适的人,他就窮追不舍,利用各種福利資源,直到把對方說服為止。用他的話說就是:請人要顧“三十次茅廬”。就這樣,他硬是請來了谷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林斌、谷歌中國進階産品經理洪峰、微軟中國工程院開發總監黃江吉、摩托羅拉研發中心進階總監周光平、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劉德、金山詞霸總經理黎萬強,加上雷軍一共七個人組成豪華的創始人團隊。小米的初期員工說,當時很多國際技術巨頭公司的員工,看到這幾個創始人名單之後,直接就跟了過去。
創立小米初期,雷軍最大的擔心是團隊磨合和心态,他說:“看到最肥的市場,找來最厲害的人,事情沒有理由不成功”。
決定做小米之前,雷軍給晨興創投的合夥人劉芹打了一個極長的電話,整個過程,劉芹隻問了一個問題:“你已經功成名就了,還需要跳下來拼一把嗎?”雷軍回答,“我對創業仍有敬畏之心,不會因為我叫雷軍,就不會死。”
2010年年底,小米完成a輪融資,金額4100萬美元,投資方為晨興創投等,公司估值2.5億美元。
在小米成立後的幾年,其營收每年都可以有超過100%的增幅,直至2017年突破1000億,成為世界範圍内營收破千億速度最快的企業。
但小米的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在小米5歲時,小米手機銷量大幅下滑,全年出貨量大跌36%,甚至一度跌出全球前五,公司發展也暴露出諸多問題。
為了重振小米,雷軍親自負責研究和供應鍊,線上上管道之外,小米開展線下門店,發力印度市場。蟄伏一年,小米實作逆襲,這在硬體領域極為罕見,小米新零售戰略則對公司的觸底反彈功不可沒。
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團在港交所主機闆挂牌交易,那一年小米僅僅8歲。
上市當年小米營收再增長至1749.15億元,同比增長52.6%,這個營收規模也讓小米首次得以進入世界500強名單。雷軍的身家也水漲船高突破了1000億人民币。
2019年7月21日美國《财富》雜志釋出了2019年世界500強排行榜,小米集團首次上榜。而激動的雷軍也連發三條微網誌慶祝。
小米僅用8年,成為目前最快上榜的中國網際網路科技企業,也是世界500強榜單中最年輕的企業。
2021年7月16日,知名市調機構Canalys釋出的最新報告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首次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
其中,三星一馬當先,其智能手機出貨量占市場佔有率的19%。小米以17%的份額首次位居第二。蘋果以14%的份額名列第三, Oppo和Vivo則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跻身前五。
Canalys 研究經理 Ben Stanton說:“小米正迅速拓展海外業務。比如說,小米在拉美、非洲和西歐這三個市場的出貨量分别猛增逾300%、逾150%和逾50%。
前面提到,小米的不斷壯大和與時俱進跟雷軍的用人之道是分不開的。
雷軍曾經說過:一個人可能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他用人之道還展現在員工的激勵方面,可以說是相當“厚道”,不是在慷慨“派錢”,就是在慷慨“派錢”的路上。
7月2日,小米集團宣布将向3904名員工授予總計70231664股股票。按小米股票當天收盤價計算,這筆激勵總價值約合15.3億元人民币,人均約39萬人民币。
其中,首批‘青年工程師激勵計劃’共700名優秀青年工程師入選,其中年紀最小的入選員工僅有24歲,他們一共将獲得總計1604.2萬股的股票,人均約50萬元人民币。
小米股權激勵的事情還沒下熱搜,雷軍又宣布了一項更加讓人‘眼紅’的股權激勵計劃。
7月6日,雷軍宣布‘第二筆’股權激勵計劃,向技術專家、新十年創業者計劃首批入選者、中高層管理者等122人,獎勵119650000股小米股票,按當天收盤價計算約為29.82億,人均約2440多萬元人民币。
這次股權激勵計劃透露雷軍對待人才的态度:在小米看來,技術人才不分男女,不分年齡,隻有一個評判标準,那就是技術實力。隻要是人才,在小米就永遠不會被埋沒,都會實作價值,同時得到應有的回報。
小米的大方是衆所周知的。據統計,小米自上市以來,已釋出12次股權激勵計劃。其中,2019年有4次,2020年有5次,今年來已有3次。
随着小米一系列股權激勵機制的推出,必定籠絡天下頂尖技術人才,小米的美好未來值得期待。
當所有人都認為,雷軍分發股份,準備安享晚年之時?雷軍又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2021年3月30日晚,在小米釋出會上,52歲的雷軍正式宣布,小米進軍智能電動汽車行業。
在釋出會上,雷軍說:公司計劃在未來10年投資100億美元(約合657億元人民币)到智能電動車業務中,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币;小米集團決定以全資的形式,對智能電動汽車項目進行開發。
雷軍表示,“這是小米全體合夥人反複考量的結果,也是我人生最後一次重大創業項目。我願意押上我人生全部的聲譽,再次披挂上陣,為小米汽車而戰!”
這并不是小米和雷軍一時沖動。他表示:自2013年以來,他對新能源汽車産業就非常看好。在過去七八年時間裡,他曾對十多家有關公司進行了投資。
就在今年前三個月内,小米就造車一事進行了85場業内拜訪溝通、與200多位汽車行業資深人士深度交流,并進行了4次管理層内部讨論會和2次正式的董事會,經過了反複論證與慎重決策。
雷軍稱,他非常清楚汽車行業的風險和巨大投入。但“今日的小米,不再是當年的小米”,如今的小米公司已經有了“一點點積累”,在資金、技術、業務、人才和智能生态上有所儲備。小米集團2020年底現金餘額為1080億元人民币,他表示“小米虧得起”。
2021年9月1日,小米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冊資金100億,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擔任法人代表及首席執行官。小米汽車預計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産。
突然覺得雷軍越來越靠譜了。無論與格力董明珠對賭,還是與華為餘承東互撕,再到進軍新能源汽車、手機銷量躍居世界老二,他可能就是笑到最後的那個人。
他的成功,可能是因為懂得“順勢而為,乘風而起。”十年奮鬥,他帶領小米成功上市,成為世界五百強,手機做到全球第二。小米的成功,離不開他身上“海盜”般的冒險叛逆與“農夫”般的務實本分。正如他的個人語錄所說的那樣:
沒有任何一個成功不冒風險,直面風險,豁出去幹。找人不是「三顧茅廬」,找人要「三十次顧茅廬」。成功往往不是規劃出來的,危機是你想不到的機會。優秀的公司賺取利潤,偉大的公司赢得人心。小米三大鐵律:技術為本、成本效益為綱、做最酷的産品。相信自己,一往無前。
最後,希望小米汽車也能成功!。
各位朋友,你們是怎樣看待雷軍和小米汽車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節目的全部内容!能把文章看到最後的,一定都是真愛了,來個三連吧,謝謝!!!這裡是世界名人榜,歡迎點選頭像進入首頁檢視更多精彩的内容,我們下期節目見!謝謝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