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愛情是什麼?|“散文大師”王鼎鈞告訴你真谛

愛情是什麼?王鼎鈞先生用感性而睿智的筆,以不說教的姿态,淋漓盡緻地揭示愛情的真谛。

“散文大師”王鼎鈞先生的力作。

愛情是什麼?|“散文大師”王鼎鈞告訴你真谛

《愛情意識流》

著者:王鼎鈞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本書精選王鼎鈞散文、小說等十七篇,分為三輯,第一輯愛情口舌,第二輯愛情結石,第三輯愛情意識流,包括《愛情是一種傳染病》《初見》《真正的戀愛》《失戀》《響》《交心》《單身溫度》《白如玉》等篇章。

在書中,圍繞愛情這一主題,作者用經曆了近一個世紀的洞明世事的雙眼,将前人的經驗和自己的觀察體悟融為一爐,結合當下社會人際交往尤其男女交往的現實,用感性而睿智的筆,以不說教的姿态,淋漓盡緻地揭示愛情的真谛。散文以及小說中有許多描寫甚有詩筆詞意,貫通古今中外,引經據典,酣暢淋漓,恣意汪洋,真是一汪愛情意識流。作者對戀愛這一人間美事,看清看透,并夾雜着對當代青年人的傾羨贊歎之情,與開明開導之意。

精彩節選:

真正的戀愛

真正的戀愛,是“一次,隻有一次,而且隻對一個人”(吉蔔林語)。瑪格麗特公主失去湯生上校後,就草草下嫁給一個攝影師了,何故?“反正都不是所愛的人,嫁誰都是一樣。”這句話見于《飄》,見于《亞當先生》,又見于當代國内某女作家的小說,今又見于本文,真名言也。

真正的戀愛,是兩個人的身心完全契合,所謂心有靈犀、心心相印是也。如果嫌中國成語陳腔濫調,那就來一句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的吧:兩人不需要語言就能做同樣的思考,不需要意義就能喃喃着同樣的語言。人之為人太複雜精巧,太微妙,兩個人完全契合太不容易,碰上了,是奇緣異數,拆開後,絕難再有完全相同的另一個來配補。

他們兩個是琴和瑟,合奏時纏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們兩個是弓和弦,如膠似漆,造物時我為了你而生,你為了我而生。一如蔡詩萍所說,感情之泉,極其幽微。有時,坐地自湧。有時,滔滔不絕。有時,突然陷落,不複再現。有時,涓涓細流,綿遠悠長。有時,嗚咽自傷。有時,仿佛傾吐。有時,幽幽怨怨,訴天訴地。有時,激揚頓挫,歡情無限。

世人太忙碌,太浮躁,不能了解他們,也不知道尊重他們,幸而這世界上還有詩人。一個匈牙利詩人替戀人說:我願意是樹,如果你是樹上的花。我願意是花,如果你是露水。我願意是露水,如果你是陽光。如果你是天空,我願意變成天上的星星。如果你是地獄,我願永堕地獄之中。

你看李進文的情詩:陽光撞過來,我想起你。塵世撞過來,我想起你。一隻蒼蠅以及随後一對白頭翁撞過來,我想起你。客廳裡的大寂靜撞出去,我想起你。盈室興旺的種種歎息撞出去,我想起你。撞來撞去的過程,玻璃心一片澄明,而我破碎了。

你看《呼嘯山莊》的男主角:我低頭看室内的石闆地,她的面容就會出現在上面。在每朵雲上,每株樹上,在夜晚的空氣裡,我的眼光無論落在什麼地方上,總能看得見她。(楊苡譯文)你看茨維塔耶娃說,我生活中每一個車站,我命運中每一棵每一棵燈柱下面,每一條瀝青路,都有你。

你看沈從文說,望到北平高空明藍的天,使人隻想下跪。你給我的影響恰如這天空,距離那麼遠,我日裡望着,晚上做夢,總夢到生着翅膀,向上飛舉。向上飛去,便看到許多星子,都成為你的眼睛了。你看鐘曉陽說,她的視野日漸狹窄到隻容他一人,他背後的東西她完全看不見,一切遠景都在他身上,甚或沒有遠景,他就是她的絕路。許多以前愛的東西現在不愛了,世上的事物開始漠漠待她,她也漠漠地待它們。

這些人,廣義的詩人,樹立戀人的形象,提高戀人的地位,使戀人受人憐惜,受人尊重。甚至連鄉野間潑辣辣的熱情女子,也高聲呐喊,語驚四座,使人刮目相看:

人人勸我丢開罷,

我隻得順口答應着他。

聰明人,豈肯聽他們糊塗話?

勸惱我,反倒惹我一場罵。

情人愛我,我愛冤家。

冷石頭,暖的熱了放不下。

常言道:人生恩愛原無價。

☆ 作者簡介

王鼎鈞,山東省蘭陵人,1925年出生于一個傳統的耕讀之家;後到中國台灣,曾擔任過多家報社副刊主編;1979年應聘至美國的大學任教,之後定居紐約至今。

王鼎鈞的創作生涯長達半個多世紀,著作近四十種。從20世紀60年代早期的作品到1975年《開放的人生》,再到80年代初期《作文七巧》,其“人生四書”“作文四書”等作品在台灣銷行極廣,至今不衰。自70年代末期起,王鼎鈞開始了《碎琉璃》等獨樹一幟的文學創作;1988 年《左心房漩渦》出版之後,更被譽為“當之無愧的散文大師”。從1992年至2009年,王鼎鈞曆時17年陸續發表“回憶錄四部曲”,融人生經曆、審美觀照與深刻哲思于一體。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孫珺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孫珺

編輯:蔔松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