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檢驗分析報告的價值、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如果檢驗報告單上的“備注”不再是備注,而是“分析意見”,那麼這種檢驗報告又有怎樣的價值?

檢驗分析報告的價值、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價值一

搭建臨床科室間的橋梁

患者,女性,32歲,心房顫動,甲功5項結果顯示為甲狀腺毒症。

檢驗分析報告:建議加做TG-AB、TPO-AB和TRAB,可進一步明确診斷。

後續:急診科為該患者加做這三項檢查,結果為TRAB陽性,TG-AB、TPO-AB為陰性,再請内分泌會診,明确為GRAVES病,迅速藥物治療。

檢驗分析報告的價值、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價值展現:急診科主要面對急危重症患者,對于該患者,臨床醫生意識到心房顫動可能和甲狀腺功能紊亂有關,開出了基本甲功檢查項目,檢驗在報告稽核時,發現該患者為初診病人,結果顯示為甲狀腺毒症,但是引起甲狀腺毒症的原因很多,明确病因非常重要,不同的病因治療方案完全不同。

作為檢驗人,更明白我們還能提供其它檢查名額幫助患者明确診斷(檢驗路徑的價值 )。這個檢驗分析報告,給了臨床建議,縮短了患者就診的時間。如果沒有這份報告,等到内分泌科醫生會診,内分泌醫生再要求查這三項,患者在急診就診時間會大大延長(估計延長1到2天或更長),同時也擠占了本來就疲備不堪的急診資源。

而有這份報告,臨床隻需再申請,患者不用再抽血,用原标本馬上加做,結果出來,内分泌醫生一會診,馬上明确診斷,迅速治療。最終受益的是患者。

價值二

早期預防疾病的發生

患者,女性,34歲,入院情況:患者因“規律透析5年,骨3月“入腎髒内科。

檢驗分析報告:建議加做骨代謝标志物、完善甲狀旁腺彩超和甲狀旁腺MIBI融合顯像,明确是否發生THPT?如果有早日治療。

後續:臨床為患者申請了骨代謝标志物、甲狀旁腺彩超和甲狀旁腺MIBI融合顯像,證明患者确實發生了THPT,經甲狀腺外科會診,轉甲狀腺外科,手術切除增生的甲狀旁腺。

檢驗分析報告的價值、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價值展現:生化報告稽核時,除了關注危急值,對于其它項目也需要高度關注。

患者CDK5期,ALP升高同時高血鈣和高血磷,通過LIS發現同期PTH明顯升高,再看HIS,患者有骨痛3月的表現,加上我們前期的相關研究結果,綜合在一起:這些資訊高度指向患者可能發生了THPT,此時檢驗人需要及時提醒。如果沒有這張分析意見報告,這些名額的變化可能會被關注到,也可能臨床重點關注最緊迫的透析治療或其它需要馬上處理的并發症,而沒有關注到名額的變化,如果不及時轉科手術治療,後果将是可怕的重度骨質破壞和骨折發生。

一張報告,及時轉科治療,避免了骨折的發生,達到預防疾病發生的價值。最終受益的還是患者。

為什麼我們要去發出這份檢驗分析報告?不願讓曆史重演那一幕。

三年前的4月27号,一個股骨頸骨折的患者住進了甲狀腺外科,好奇怪?

檢驗分析報告的價值、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回顧該男性患者的曆史,出現名額的變化到骨折發生有一年的時間,一直等待有雙慧眼去發現真相,也許由于我們認知的局限或者平時的不關注,很遺憾沒有等到我們去發現。

而今,這種結果又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是輕輕一點審出,等待臨床去發現疾病的變化?還是及時提醒引起重視呢?如果沒有引起關注,最後患者發生了骨折。我們有責任嗎?

如果患者真發生了骨折,其實本可以避免的,我們去責怪誰呢?明明我們就看見了,選擇不發聲,等待他人去發現?如果後續患者真發生骨折了,我們會追悔莫及嗎?我們的心會痛嗎?

檢驗分析報告的價值、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昨天一位老師發給我資訊,如果是你,你會如何選擇?

價值三

發現疾病的真相

檢驗分析報告:在生化報告稽核時,發現該患者出現ALP異常升高,同時出現高血鈣和低血磷,電話聯系臨床建議加做骨代謝标志物和PTH,等這些檢查結果出來後,再為臨床發出了檢驗分析報告,認為有PHPT可能,建議請内泌科會診并及時轉科治療。

檢驗分析報告的價值、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後續:内分泌科會診後轉内分泌科,進一步完善甲狀旁腺彩超和MIBI融合顯像後明确為PHPT,再轉甲狀腺外科手術治療。

價值展現:這是一個讓人心痛的故事,一個年輕的女孩一年來發生骨關節痛等症狀,同時在學校體檢9個月身高縮了6CM,在外地就診一年,一直認為是神經損傷治療無效來到了華西。

入院後第一天的一個正常生化檢查就基本上明确了患者一年來疾病的真相。這麼異常的結果還有危急值,我們是通知危急值并做好記錄就結束 ,還是應該去探究這些異常數字背後的真相呢?如果發現了疾病的真相,我們是埋在心裡什麼都不說,等患者經過曲折的過程後,發現了疾病的真相,我們再把這種病例收集起來,如同僚後諸葛亮般講起檢驗是如何的重要、是臨床的眼晴、是疾病的偵察兵。

我相信這個患者在外地三甲醫院就診一年時間中,肯定做過很多次檢查,出現這種異常生化結果也會有很多次,如果第一次就診,就發現了問題所在,及時治療。也許就不會影響她 一年的學習,更不會為此身高縮了6CM。有人問我,身高還能長回去嗎?很遺憾,回不去了。

檢驗分析報告的價值、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當初的生化檢查,是我們自己做的,結果也是我們出的,我們稽核報告的意義是什麼?就是看看有沒有負值 ?結果是不是缺項?有沒有危急值 ?如果沒有,就給出一個原始的赤裸裸的結果?我們真的隻是當技術工做出結果,而不用去分析結果嗎?如果要看結果,我們又該看什麼?如果看了發現數字背後的問題也是埋在心裡,等待臨床去發現嗎?我們的備注隻能是脂溶血?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向影像、病理等學習?

如果上帝給你一次重來的機會,當這結果擺在我們面前,你的選擇是什麼?你的偵察兵作用在哪兒?

該患者的經曆,讓我明白檢驗的重要性,從那時我明白:檢驗不僅要做好,還需要把結果看好,更重要的是:如何及時将數字背後的資訊傳達給患者和臨床。傳達的方式有很多,如電話、口頭、微信、書面,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應該是給出檢驗分析報告。

價值四

關鍵時刻救人一命

檢驗分析報告的價值、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一患者就診于門診胸外科,檢驗結果出現肌鈣蛋白升高,對于門診患者,本來隻需要發出結果,由HIS系統發出危急值提示,考慮到患者是外地,同時HIS中顯示有胸痛,還是想打電話給患者了解情況,結果患者電話關機,再想想如果患者關機,醫院HIS系統也無法通知到結果,此時想到的唯一辦法是給他寫了檢驗分析報告,希望他取報告後能看到下面的文字馬上去急診胸痛中心就診。

檢驗分析報告的價值、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患者取報告後,應該看到了報告下面的文字,馬上去了我院胸痛中心,最後明确是發生了心梗,收入CCU行PCI後出院。

想想很後怕,如果沒有這張檢驗分析報告的建議,患者是否會離開醫院,等一周後再來華西去看胸外門診,會不會生命消失在回家的路上?

檢驗分析報告存在的問題

對于一個新生事物的出現,由于沒有可借的範本,總會有很多的問題存在。主要展現在:

資訊掌握:實驗室沒有見到患者,對臨床資訊的了解相對少,即使有HIS系統,通過文字了解還是不夠全面。

檢驗人的知識:由于教育課程設定不同,檢驗和臨床的專業課學習存在明顯差異,對疾病的掌握明顯不足。

對其它檢查的了解:分析一個患者時,除了檢驗知識,還需看明白其它檢查如影像、超聲、病理等結果,這個好辦一些,因為這些檢查結果都有結論和文字描述。檢驗人還要學習去看其它結果的能力,這方面明顯不足。

存在醫療糾紛風險:如和臨床看法不一樣、結果分析有誤、結果分析不全面等。

檢驗人看結果的優勢

檢驗人看結果的優勢:一個檢查結果的産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患者的準備是否恰當、樣本采集是否合理、分析中存在的幹擾對結果的影響、對錯誤結果的發現等方面明顯優于臨床。

同時檢驗人會從檢驗數字中公正去分析結果,沒有像臨床由于長期接觸某一類病人,往往有先入為主,考慮自己熟悉的疾病進而思考不夠全面,特别是專科醫生。

對檢驗學科發展巨大的推動作用

對檢驗學科發展巨大的推動作用:無論是教學還是臨床一線,檢驗人看結果出檢驗分析報告,對檢驗專業明确了方向和定位,從課程設定、培養目标、講授内容等方面有了明确的目标,從實質上推動臨床檢驗診斷學專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從實質推動檢驗品質的提高,檢驗人要分析結果,前提是做好檢驗,在正确的結果上去分析,讓大家明白檢驗結果的重要性,進而回過來反推檢驗品質的提高,而不是空洞去要求品質,讓檢驗人明白做這些的意義是什麼?而不是單純要求去做。

如果你是患者,你是否希望檢驗報告單如同影像、超聲、病理有一個文字描述,而不是一串數字?

如果你是臨床醫生,你是否希望檢驗報告單有一個對結果的分析報告,還是你們自己看?

檢驗人多學臨床知識和藥理知識,一定結合患者具體病史分析,了解病史和治療過程非常重要,離開具體患者去分析結果毫無意義 。

出分析報告需要長期的知識積累和向臨床不斷學習的過程。至少需要4個過程:基礎理論知識學習、向臨床學習階段(學習臨床思維)、成長階段(自己分析和臨床進行比較)、日常工作階段(在平常工作應用)。這個過程可能會從幾年到幾十年不等。

這條路是檢驗必經之路,目前全國推行的結合臨床、病例分析、檢驗和臨床融合已經在路上。由于是開始,一切都需要去完善,這關乎檢驗學科的發展和未來,是以更需要頂層設計,需要省級或國家級醫學會或醫師協會或更高層的檢驗人來引領,包括法律法規的問題、檢驗教育如何配合的問題(包括教材都可能需要重新編寫)、檢驗教育如何變的問題、實習生如何培養、崗位如何設定、備注如何改、改成什麼名字、分析報告如何寫、如何規範、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等一系列問題。

檢驗分析報告的價值、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做這些可能是目前檢驗的當務之急,如何去推動?如何去規範?需要更多有話語權的檢驗人士來引導,我們檢驗有很多專家共識,也許我們更需要一個檢驗分析報告專家共識。

來源:貴老師

編輯:任裡程 審校:小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