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的“人道主義之光”不是無痛,而是:請導樂!

導樂分娩,一直被各大醫院倡導,也有媽媽認為幫助很大,你生産時請過導樂嗎?覺得有必要嗎?

來自丁香媽媽 App 星球的寶媽@Momo的媽媽的一些心得感悟。

如果問我,生産過程中,花得最值的一筆錢是什麼?

我的回答不是被很多人稱為「人道主義之光」的無痛,而是:請導樂啊!

事情的原委是怎樣的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說一下我請導樂的費用,我坐标杭州,在浙江大學附屬婦産醫院生的,費用是 1500,自費。

沒打上無痛

導樂必須要安排

被推進待産室後,沒有等來「一秒升天」的無痛,迎接我的是 3 次胎心監護不過關。

醫生抓起一根氧氣管,往我鼻子裡一插,說,你再等會兒,我們再看看胎心,你這種情況是不能打無痛的!

天知道,我當時有多絕望!心裡還默默念着,一二三呼,一二三吸,努力背誦着拉瑪澤呼吸法的口訣,但是講真,我已經完全無法集中注意力了!就在這時,一個急診的産婦被送了進來,從推進來到做好胎心監護,條件符合被送去打無痛,她一直在嚎叫,雖然這麼說,可能不太好,但是,殺豬般的慘叫,也真的不過如此了……

在她的一聲一聲慘叫下,我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了。忘掉各種科普文章裡說的「不要哭鬧,積蓄力量上産床」,我也開始了「嚎叫」和向醫生哀求。可能是醫生聽我叫喚太煩了,順口問了我一句,你,要不要叫導樂的?

我連忙說,要!

居然還要家屬簽字。

接着就是漫長的等待,終于,迎來了我的導樂,是個慈眉善目的老奶奶,不知道為什麼,看到她我真的稍微鎮定了一點點(得益于我在臨産的一周内瘋狂刷大家的各種生産記錄吧,知道,導樂這個角色真的會有幫助)。

但是,就在我以為一切就要好起來的時候,老奶奶拿出了兩張紙,讓我簽什麼東西,應該是收費單什麼的,伴随着宮縮的「酸爽」顫抖着手簽上了我的名字,結果,導樂轉身就走,打開了旁邊的側門大喊一聲,xxx 家屬,過來簽字!我當時就心裡在想,哎呀!我已經簽了,别叫家屬了啊!

其實過程還挺快的,但是!真的太痛了……

之後就是正常操作,在旁邊告訴我怎麼調整呼吸,因為我是輕度子痫被催産,也一直在關注我的血壓,胎心監護,跟醫生交流我的情況。這裡想跟大家說的是,别以為進了産房有醫生,有助産士,但實際情況是,待産室裡好多好多待産的媽媽,還時不時有急診被送進來,不會有一個專門的醫生一直陪着你,這個時候,能陪着你的隻有導樂了!可能你痛死了也隻能自己在那裡受着 (我算時間比較快的,真的不敢想象,那些沒有無痛開指又慢的媽媽是怎麼熬過來的!)

被導樂催生了

中途醫生幫我調了一下胎位,很快我就從 4 指開到了 8 指 半,可以上産床了!我也不知道,導樂從哪裡搞來了一個輪椅,她迅速地幫我備皮(诶,就是剃毛),然後把我推進了産房。到了産房,人就很多了,有醫生,有助産士,還有導樂,三個人。這個時候導樂就會告訴你怎麼用力,什麼時候用力,什麼時候憋住氣。第二産程我還是非常順利的,隻用了 30 分鐘,唯一的遺憾是,沒有學會收着力,最後有點撕裂了。

有人報時:2020 年 7 月 22 日 2 時 02 分,重量:2910g。

這個時候,娃就被抱過來,讓我确認男女了,啊!謎題終于揭曉,如我所願是個女鵝!

你以為導樂的工作結束了麼?

并沒有,我也不知道她什麼時候去找外面的隊友拿了東西,拿了毛巾和熱水來幫我稍微清理了一下,擦擦臉什麼的,然後把娃抱過來,教我哺乳姿勢。還給我沖了一杯糖水,進待産室前,我吐的膽汁都出來了,嘴巴裡苦苦的,喝了點糖水還真的好多了!

然後,她就一邊等我縫合,一邊陪我聊天,知道我是一胎以後,還說,诶呀,現在條件好了,可以二胎了呢!

诶…… 這話完全無法接下去啊!

後面娃就被抱過來放在我身上吸奶了,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被狠狠嘬了幾口,疼得我眼淚都要掉出來了,這個時候導樂還親手指導了我哺乳的姿勢,一邊吸多長時間,沒有奶的話可以去哪裡要水解奶之類的。

因為該死的血壓,我在産房裡多呆了 1 個小時,才被放出去。導樂跟隊友一起推我們回的病房。到了病房後,導樂跟隊友說,多少讓她吃點,然後去廁所的時候,你一定要跟她一起去,可能會暈倒。果不其然,被她說中了!

送回病房後導樂的工作就結束了。

雖然時間短

但是很必要

12 點開兩指被推進待産室,2 點生下來,5 點被推回病房。我的導樂屬于服務時間比較短的了,主要是我生的比較快,但是導樂的工作還是很重要的。

1. 穩定産婦的情緒,手把手教你分娩用力技巧。

2. 一對一照顧産婦,這個在公立醫院基本上如果沒有導樂,你就得自己管自己了。

3. 幫你照顧寶寶,比如教你怎麼喂養,給寶寶穿衣服,穿尿布啊。

4. 指揮隊友配合,叮囑後續注意事項,這點也挺重要的,因為我是疫情期間生的,隻有隊友來醫院照顧了,有個比較專業的人叮囑總是好的。

丁香媽媽星球是一個學習型媽媽經驗交流社群,我們期待你來分享孕育經驗,成為星球創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