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作者:文博視訊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編者按:豆瓣博物館學研究所是一個博物館學同好的學術研讨小組,每年會就博物館學的經典著作發起讀書會,對相關的學術問題進行探讨。我們榮幸獲得了授權,轉載給大家,以啟學人。

12月11日晚上7點~9點,豆瓣博物館學研究所舉行了本學期第7次讀書會。本次讀書會由張江弛進行了分享。本次分享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觀展分享,第二部分是生活與學習體驗。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一、分享

1.碎片

在museum、遺存和街區中拼合上海印象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我将過去三個月參觀過的博物館、遺址和街區大緻分為以下四個類别。其中“念念不忘”代表我最喜歡的一類,而“念不忘”則稍遜一籌,“喜憂參半”指的是這些博物館有些部分做得好,有些部分卻做得并不如人意,“失望”則是因為它完全沒有達到我的期待。

分享的時候因為時間和準備的原因,隻是重點分享了“念念不忘”的三個館,之後有朋友看到上面列出來的,或者沒有列出來的,想要進一步交流的,我們都可以繼續交流。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念念不忘

上海自然博物館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 關于本館更詳細的内容參見雲軾:

《在上海自然博物館遇到自然》

《侬逛展了伐》2021-09-27

///

上海自然博物館基本上符合我個人對于一家自然博物館的全部期待,有時間線的前後階段,有豐富的内容設計,還有在地球宏觀演進中對本地自然生态、以及對人類起源以及人與自然關系互動的關注。内容做到了豐富和細緻的統一,也有“活”的自然展示。非洲土著藝術的引入讓非洲部分的陳列不再是純粹的野性自然,上海故事中的“自然筆記”也讓我們看到了兒童參與的可能。達爾文中心提供了有關生物演進的絕佳“實驗室”,而最後所有的展示回歸到人類如何與自然環境相處的問題。

除了這些優點,上自博也讓我想到一個問題,它是動植物标本陳列館還是自然博物館呢?

明當代美術館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 關于本館更詳細的内容參見邱志傑工作室:

《這不是一座美術館——寫在明當代五周年之際》

同樣,明當代美術館也滿足了我對于一家美術館的想象。實驗是它的核心,嘗試、跨界是它的基本指向,而媒體藝術、身體藝術、行為藝術、舞蹈和戲劇等則是它的具體落地方案。我到達這裡的時候它正在進行一場五周年的回顧展,是以有幸看到了它做過的事情。《勞工文化宮》《一個商場的誕生》《明和電機》和《一起遊牧2020-21》是其中我最喜歡的幾個單元/展覽,它們不僅探讨了中國在過去幾十年社會快速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也嘗試溝通藝術、技術和人,希望能夠為未來提供自己的暢想。

除了這些優點,明當代的不足是整體展示空間的空間感可能比較機械,對觀衆不太友好。

吳中博物館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 關于本展更詳細的内容參見吳文化博物館:

《新展預告 |世間樂土——吳縣文物數字展》

吳中博物館似乎代表了傳統曆史考古類博物館的新可能。幾個常設陳列中,《考古探吳中》是近幾年看過的最好的考古類展覽。展覽的延伸實作了從物到人、從物到情境和從單一學科到學科交叉,僅僅從内容上看,《考古探吳中》就已經較好地向觀衆解釋了這些久遠的物。而之後的“風、雅、頌”更是從自然環境、民風民俗、精品文物、吳地方言等角度豐富了我們對于吳中的了解。本次分享重點介紹了《世間樂土》這一臨時展覽,它不僅首次将調查、征集、研究和展示融合在一起,更是在親和力,資訊豐富程度等方面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曆史建築展覽的多種可能。策展人詳細地介紹了策展思路,參與古建築調查的隊員寫下了他們的調查日記,調查的數字化結果通過3D列印進行了可視化展示,而對廳堂、院落、社群和整個吳縣不同尺度的關注,也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傳統建築、空間和聚落理念的多種可能。

除了這些優點,吳中博物館的缺點可能在于資訊的解構很多,資訊過于密集,對于普通參觀者可能不太友好。

此外,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在山西博物院有一場更好的、超越《世間樂土》的曆史建築展覽。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念不忘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無疑向我們提供了猶太難民在上海生活的細節,栩栩如生的曆史給人強烈的現場感。但是在資訊的密集程度、物與輔助展示的結合程度上,它似乎需要更多的努力。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600号畫廊》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 關于本館更詳細的内容參見新京報評論:

《“精神餅”後“600号畫廊”再火出圈》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600号畫廊》則向我們展示了曾經在那裡的病人留下來的“原生藝術作品”。精神障礙患者作為一種邊緣群體,很少得到人們的正面評價。而這個展覽利用精神衛生中心辦公區的兩條走廊,向觀衆展示了這些患者豐富的精神世界,也讓我們看到了觀衆和他們的互動。從選題的視角和展示方式來看,這無疑是很多小型博物館甚至是所有社會公共機構都可以參考的對象。但是在展陳空間設計以及資訊的闡釋方面,它還有一些努力的空間。

顧維鈞紀念館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顧維鈞紀念館是小型人物紀念館成功的典範,觀衆不僅能通過展覽了解他在近代外交領域的偉大成就,同時也能從一個“人”的角度看到顧維鈞的生活。在“國聯調查團”這一闆塊中,策展人甚至使用了“中國唱詩班”這一小衆但高品質的動漫制作團體的作品,讓我很佩服他們的細心。但是這個紀念館之是以可以成功,與顧維鈞本人的傳奇經曆有一定關系,它對于其他博物館的參考價值在哪裡還需要進一步分析。

浦東美術館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 關于本展更詳細的内容參見浦東美術館MAP:

《MAP開館展| “光:泰特美術館珍藏展”》

浦東美術館是今年大火的熱門美術館,我花三個小時隻看了它借展的英國泰特美術館的一個展覽,從曆史的次元展示了“光”在藝術和人們生活中的變化。但是這個博物館沒有自己的藏品,在機構性質上的問題仍是一個值得探讨的話題。

UCCA Edge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你的朋友,我的朋友》

《侬逛展了伐》2021-12-12.

UCCA Edge舉辦的《劉小東:你的朋友》畫展是過去三個月看到的,同時也是過去幾年第二次看到的關于單個藝術家如此精彩的展覽。策展人從畫家對他的家鄉、朋友、他在疫情期間滞留國外的經曆,以及畫家對邊緣群體、弱勢群體的關注等幾個方面展示了劉小東的作品,讓我不斷地反思我和我的朋友、親人以及所處世界的關系。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喜憂參半

蘇州博物館西館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蘇州博物館西館建成開放應該是下半年文博圈最熱的幾件事之一了,它不僅将館舍分為曆史陳列館、探索體驗館、蘇作工藝館等幾個不同的展館,還創設了國際合作館,并與大英博物館合作策劃了展覽。無論從館舍安排還是内容設計上,蘇博西館都給我們展示了蘇州在文化領域的蓬勃生機。但是遺憾的是,蘇博西館的曆史陳列并沒有得到廣泛認同,在我看來它過多地關注了藝術設計,而在内容設計上差強人意。

虹橋機場新村參與式博物館與社群營造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 關于本館更詳細的内容參見大魚營造:

展覽 | 《我們都是機場人》精彩搶先看

社群營造與教育一直是吸引我關注博物館的兩個誘因,而機場新村參與式博物館和SUSAS(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是上海在這一方面給予我的兩份驚喜。虹橋的機場新村參與式博物館更像是一個社群中心,社群的居民可以把這裡當作活動中心,也可以在這裡探讨和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這裡也可以成為解決社群問題和營造親密關系的重要管道。館裡的展覽也為大家提供了了解社群發展的過去和現在一個很重要的媒介。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則相對更多元,藝術和博物館走出“館舍天地”,走向了“大千世界”,将人與現實的特殊關系還原到現實之中。我們可以看到它不僅改變了城市的景觀,讓城市更好看,更重要的是它讓城市中的人找到了留下來的理由,社群中的居民可以和社群工作者一起為了更美好的未來努力。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一些部分還是展示意義大于實際意義,社群中多元群體是否真正得到了幫助還很難下定論。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2.祛魅

何處可為上海?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在碎片中拼合的上海就像在不同角度看陸家嘴三件套一樣,城市不再神秘,而它的美好與不美好也漸漸展示在我的面前,正如進入上海大學學習的感受一樣。最近幾年上海大學考古文博學科飛速發展,業内好評如潮,各個分支學科的頂尖專家多有加入。但實際在學習中會發現,無論是課程設計還是學習感受,都很難做到“業内第一”,甚至因為曆史積澱不足等原因在一些方面會讓人感到很是遺憾。不過上海的意義不止于此,而上大也是一個值得仔細探索的寶庫。正如做觀衆調查時一位觀衆和我說,來到這裡,保護好自己,其他自由嘗試即可。

在小城市待久了來到上海會很不适應,而校區在嘉定則讓這種不适應更進一步。大多數時候居住在郊區舊城,二三十公裡外的中心城區就像是另外一個城市。在兩個不同的“城市”之間通勤、遊玩、參觀和學習都會面臨時時刻刻的身份思維轉換的問題。但這似乎又在預示着這個城市為我提供了更多的磨煉,以及更多的思考的可能。

遺憾的是,因為沒有多媒介的材料,本次分享仍然是一個平面的分享,希望之後可以補充更多視訊的,虛拟的陳列等形式。也希望可以邀請到更多元的參與者一起進行交流。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關于更多、更詳細的上海生活與學習體驗

可參看雲軾的《小江看展覽·海上見聞錄》公衆号欄目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二、讨論

1.展覽還是文本?

吳中博物館、顧維鈞紀念館

在面對吳中博物館的《世間樂土》時,大部分人都會為它精妙的内容設計、豐富的知識資訊所折服,但我們同時也能感受到,這個展覽文字太多,而實物又太少(大多是3D列印模型),是以給人一種資訊過于密集,對普通參觀者并不友好的印象。同樣,參觀顧維鈞紀念館類似的紀念類(或近代史類)博物館時,我們也會發現文物展品過少,圖檔、文字資訊過多的現象。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如何區分這種展覽是一種展覽,還是一種文本或者論文、圖錄呢?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張書良

對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差異的角度去思考。例如當我們觀看吳中博物館的這個展覽時,我們會覺得它和看一篇論文有多大的差别?如果這兩種體驗有差别,并且足夠大的話,我們就不能說這種展覽就是一篇論文或是一個文本了。是以還是要看個人在觀展中的體驗。

潘芷妍

展覽是一個有空間的場所,它不僅是個人看展的時候非常單獨的體驗,它還可以跟朋友或者是家人一起進行,是可以營造共同體驗的空間。從這個角度看,展覽還是和文本有差別的,即使它實物很少,文字、圖檔很多。

趙桂玲

對于這種展品很少甚至沒有展品的展覽,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最近開展的《他是誰?探秘蘭若寺大墓》展覽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和參考。展覽受限于南宋皇室墓葬出土遺物非常少的情況——墓葬本身沒有很多的随葬品,而且還受到盜掘,它更多的是展示墓葬殘存的地面建築的構件,然後用了大量的圖檔和文字。但它構思巧妙的地方在于,它設計了一個故事,以一個曆史愛好者“宋小南”的視角,帶領觀衆去揭開這個墓葬的資訊,例如墓主人是誰,身份是什麼,以這樣一個故事線讓觀衆在觀看展覽的過程中去探索。這樣的話,參觀展覽對于觀衆來說就是一個解密的過程。這其實有點類似于把展覽做成了劇本殺的感覺。這可能是對于這種圖檔和文本資訊量比較大的展覽的一個比較好的案例。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 關于本展更詳細的内容

參見杭州西博總館南宋官窯館區:

《展覽|“他是誰——探秘蘭若寺大墓”展覽今日開展》

另一個比較發散的想法是,我們現在能不能把展覽界定為一個明顯差別于其他媒介的一種形式?因為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展覽其實是各種媒介的集合,其中,文本是一種很重要的媒介,而各種各樣的互動遊戲、影視圖像都是它可以使用的媒介,在展覽中形成了一個很好的融合。但是這樣就可以讓展覽明顯差別于其他媒介嗎?

另一個問題是,我們會發現其他媒介中的各種叙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電影可以改編成遊戲,可以改編成小說……但是就展覽而言,我們可以看到其他各種各樣的其他媒介變成一個展覽,但很少看到一個展覽能變成其他的媒介(展覽圖冊除外)。

汪彬

展覽差別于其他媒介的一個特征就在于展覽中的實物,尤其是三維的實物。但如果說一個展覽連實物都很少或沒有的情況下,那這個展覽和其他媒介的差別的點又在哪裡?這個是我們另外需要思考的地方,因為現在好像沒有實物(尤其是傳統意義上的文物、标本)的展覽越來越多了。

而且現在三維空間的概念也在模糊。就像VR技術,各種各樣的體驗其實都可以在未來可以預見的時間内得到模拟,這種界限肯定是會越來越模糊的。在這種情況下去考慮展覽的特殊之處在哪裡,是很有意思的話題。

我個人看來,展覽最特别的一點是它的包容性,就是可以在展覽中包容其他的媒介形式,但是在其他的媒介形式中好像很難去包容另外的媒介。是以我覺得以媒介融合展示的形式,為這樣的一個主題服務以及呈現出來的内容,可以算作一個展覽的特别之處。

2.社群中心還是博物館?

虹橋機場新村參與式博物館

這個問題其實也是一個較為久遠的話題了。在1971年的《博物館,神廟或論壇》一文中,卡梅倫就看到了這個問題。在20世紀60、70年代,科學中心、鄰裡博物館等新型機構出現時,博物館界就面臨着身份危機,對于安納考斯提亞鄰裡博物館是否可以用“博物館”命名,也有人提出了疑問。而70、80年代生态博物館的理念又進一步質疑和突破了傳統的博物館的定義和邊界。是以,不論是國際博協還是美國博協都在為如何制定一個準确的博物館定義而進行過辯論。而近年來,似乎有越來越多的機構、組織或現象都冠名以“博物館”,其中的某些部分或許可以用“博物館化的拓展”來解釋,但更多的則是借用博物館的名頭而從事一些其他的活動。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虹橋機場新村參與式博物館借用博物館的概念,可能是因為博物館具有公信力,能給居民帶來幸福感和獲得感。我認為這也是博物館一個很好的衍生價值。而且,參與式博物館并不是特别追求結果,在我們參與博物館展覽策劃的過程中,發現其中的各種情況一直在變化,他們的策展人也認為這是一個開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參與進來的工作。這和我們平常認為的展覽作為一個項目肯定要有始有終、有計劃等等的印象是不同的。可能也正是這樣一種靈活性,反映出在不斷循環的過程中,博物館能夠産生一個對社群/共同體的作用。

3.關注邊緣群體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600号畫廊》

不論是二戰期間移居上海的猶太人,還是當代的精神病人,他們之于我們、之于大衆好像都是遙遠、陌生和邊緣的。當20世紀後半葉的社會變革及思潮影響至博物館界時,博物館也從主流叙事、慶祝型博物館轉變為了關注邊緣群體,反思和撫慰之前的苦難記憶的場所。而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600号畫廊》及《劉小東:你的朋友》等展覽都展現了本土博物館在這方面的理念與實踐。這些展覽展現了不同的邊緣群體各自獨特的生活、記憶和故事,試圖改變“主流群體”的遺忘、忽視或偏見。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張江弛

對于《600号畫廊》,如果從展示手法或實務性的角度看的話,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它應該是在有限的條件内做了這樣的一個嘗試,而且我感覺它也達到了它的目的,即讓觀衆了解到了邊緣群體。不管是他們的創造力也好,他們的生活也好,至少這個展覽給他們、給世人、給“不邊緣”的人展示了這樣一個内容,這個選題本身就很好。

猶太紀念館的話,如果我們忽略掉它資訊量過多的問題的話,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展覽。它不僅講述了二戰時期受納粹迫害的那一批猶太難民,而且還講到了猶太人和上海的關系,即猶太人在上海最早的定居。它是從整個中國人和猶太人的溝通交往的視角進行的。然後具體的展示也做到了實物和輔助的情境的結合。就我而言,它是一個很成功的展覽。但之是以沒有把它放到“念念不忘”裡,是因為它的資訊量确實太大,雖然我去過兩次,但是依然沒有看完裡面所有的文字。從這個方面來說,它有待改進的部分。我們可以看到,它用了很多的文字來講一個故事。如果這個故事不用文字來展示的話,隻在這裡放一張圖檔,那麼可能這件東西就會失去它的意義,但是如果想要讓觀衆明白它的意義,就需要用大量的文字去解釋。

4.跳出曆史、考古看博物館

上海自然博物館、浦東美術館

不論是博物館,還是博物館學專業,都和曆史、考古密切地聯系在一起。綜合曆史類博物館占據博物館數量的大多數,大學中的博物館學專業也大多設在曆史學、考古學的學科之下。是以我們傾向于把博物館自動想象或簡化為曆史考古類博物館,而忽略了其他類型的博物館。今天分享介紹的博物館和展覽包含的主題非常多樣,既有自然類,也有藝術類,還有紀念類和社群博物館,是以可以帶我們看到一個更加多元的博物館圖景。

在張江弛的分享中,他主動地将自然博物館的一些策展思路和曆史考古類博物館進行對比,例如兩類博物館都涉及“人類起源”這個主題,但它們之間還是有一些差異。上海自然博物館關于人類起源的展示會給觀衆一種很清晰的感覺,其中還包括了人的近親猩猩、猴子的一些展示。雖然展覽中的展品基本都是複制品,但它做出來的感覺很專業,會比曆史博物館中展示的人類起源線索更加清晰。當然二者也有一些類似的不足。例如自然博物館中的“動物群”展示,會和曆史博物館中的“考古學文化”展示很類似,把所有出土的動物标本按照一個很機械化的排列展示出來,然後在旁邊附上一小段文字來講述動物群所代表的意義。這其實和考古學文化一樣,不是圈内人就很難看懂。

而浦東美術館則代表了當代美術館的一種形式,而且它還有着獨特的營運和策展方式。但究竟該如何評價這種“獨特方式”,可能需要更細緻的思考。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浦東美術館中共有三個展覽,《光:泰特美術館珍藏展》《胡安·米羅:女人·小鳥·星星》《蔡國強:遠行與歸來》。其中《光》是浦東美術館與泰特博物館的合作展,但它比英國泰特美術館的一些展陳形式可能——用一種可能不太恰當的說法——更适合大家去“拍照打卡”,實際上是一種融合了商業展示的感覺。它裡面的光透過窗戶照在地毯上的設計,實際上就是把地毯做成了那個樣子,是一種挺神奇的展示形式。

它跟泰特的合作是以五年為期限的,目前是有政府的支援在裡面。但不知道之後會是一個怎麼樣的發展模式,也不清楚浦東美術館自己的策展人和泰特的策展人是怎麼合作的。

穆祉潼

浦東美術館應該是陸家嘴集團開辦的,其實它是沒有一個博物館準入或者說是博物館資質的美術館。然後據美術館的從業人員說,他們現在也是沒有策展人的,也沒有公教部,所有的展覽都是引進的。也就是說,基本上裡面的從業人員沒有太多的話語權來決定做什麼展覽,他們一般都是跟外面合作好了之後,再搬到浦東美術館來進行展示。

對于《光:泰特美術館珍藏展》的話,因為開始的時候和泰特合作,泰特對于布展的要求較高。最開始是說想要有泰特的人過來,但是因為國外的情況比較複雜,并且由于疫情的原因,原本計劃來的負責人也就沒能來到中國。是以采取的是一種“雲布展”的形式,就是他們整個布展的過程都會進行全程的直播。現在《胡安·米羅》展也延期了,之後可能也會采取這樣一種“雲撤展”的形式進行。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原載于博物館學研究所微信公衆号

作者 |汪彬 張江弛

編輯|楊逸塵

本公号刊載的作品(含标題及編輯所加的版式設計、文字圖形等),未經中國文物報社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改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權轉載的請注明來源及作者。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
讀書會 |《在上海發現博物館的多元圖景與多元議題》2021年第十五期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