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寫點生活|說豆腐

□鄒巧逢

豆腐雖起源于王室,卻最是清白,最是親和,最是平民化,是以與我們普通人最相關。即便春節期間也常上台面。

寫點生活|說豆腐

資料圖。CFP提供。

豆腐依南北地域看,即南石膏北鹽鹵點制的不同,俗稱嫩豆腐和老豆腐;從制作流程看,則有豆腐、豆腐皮、豆腐花之分;而按後期加工工序看,還有豆腐、醬幹、豆泡、千張等之别;若按烹饪方式看,那就更加五花八門眼花缭亂了!一句話,豆腐最善解人意,總有一款适合苛刻的你。

豆腐的原材料是大豆。一茬又一茬的豆苗豆莢,顆顆葳蕤粒粒飽滿,趕集似的成長成熟。收獲時節,一片金黃鋪滿大地。等到脫粒進了曬場,閃耀的金黃色更加令人躊躇滿志。是以豆腐的出身就是根正苗紅,靠譜!

豆腐的價格低廉,任何人都能吃得起。去菜市的老人家總是把豆腐攤作為第一個必去的地方,也最了解哪一家最道地。小蔥拌豆腐就是普通人家飯桌上最常有的小菜。連酒鬼也同樣被豆腐照顧有加,比如下着雨雪的冬天,支個爐子,架個小鍋,筒子骨或者南方闆鴨炖起,此時最少不了的就是水豆腐或千張或豆泡或豆芽了!豆腐家族一到位,酒局便可立馬開動。

可見,豆腐除了它的一身幹淨外,最有道德最有擔當,總是與人為善向人示好。

蘇轼一生坎坷,偶爾得志,旋即遭貶。這位千年難得一遇的詩人和書法家,這位率性樸厚的大文豪,這位接續落魄經常醉酒的官場中人,卻像一位人見人愛的老鄰居,素愛吃豆腐,以至後來有了一種 “東坡豆腐” 到做法。蘇轼從來沒有端起架子和身價來,他的詩詞和書法,也從來沒有張牙舞爪面露猙獰,總是溫潤而澤餘味綿長,這種本來的柔軟、幹淨質地,與豆腐極是相通;這種曆盡千帆沉浮晏如的節操與平民極是相通。沒有哪一個知識分子有他這等親和力和影響力了。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