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書丨 馬衛:一曲英雄主義頌歌——胡雁冰長篇小說《挺進者陳然》刍議

讀書丨 馬衛:一曲英雄主義頌歌——胡雁冰長篇小說《挺進者陳然》刍議

一曲英雄主義頌歌

——胡雁冰長篇小說《挺進者陳然》刍議

馬衛

胡雁冰所著長篇小說《挺進者陳然》,得到了中國作家協會、重慶市委宣傳部和重慶市作家協會2021年資助,已由重慶出版集團公開出版。

一、選材獨特

在這個日益金錢化、世俗化的年代,寫英雄之歌,顯得更加珍貴,展現了作者的理想,也表達了作者的文學追求。盡管這可能被批評——因為難寫好,還有可能列入“歌德派”;被鄙睨——因為題材陳舊,況且現在流行反英雄或泛英雄;被忽略——因為難成為熱點,更難成為暢銷書。但作者胡雁冰,迎難而上,多年構思,幾易其稿,終于成書。

這是一部沉重的曆史小說,是對血與火年代的追述,是祭奠英烈的浩蕩長歌。重慶這座英雄的城市,僅僅有一部《紅岩》遠遠不夠,還需要更多的紅色小說,歌頌這座有光榮傳統的城市,塑造更多的英雄群像。

二、脈絡清晰

《挺進者陳然》,主人公是革命烈士陳然。時間跨度從上世紀30年代到1949年。陳然是名著《紅岩》主人公之一的成崗的原型之一。

曆史小說有其特殊性,是以在它的創作中,必須遵循三條原則:

一是還原曆史真相。

二是反思曆史得失。

三是真實的背景和虛構人物的有機統一。

小說非常成功。陳然這個形象,個性鮮明,情感豐沛,生動活潑。

故事分兩條線索發展。一條是鬥争線。一條是情感線。

鬥争這條線是全書的基礎,也是塑造陳然這位英雄形象的基石。這條線按時間,可分為對日鬥争、地下鬥争、獄中鬥争三個階段。其中地下鬥争和獄中鬥争,寫得細緻,細節真實,情節生動,骨肉豐滿。比如:

陳然通過各種關系、各種途徑,弄到了許多銀行、大商号、工廠使用的專用信封,在一個黨内同志辦的小印刷所裡翻印了一批。使用這些信封,在靠近這些機關附近的郵筒内投寄。愚蠢的敵人終于“發現”這個“線索”,包圍搜查了幾家大商号,順便敲詐了老闆幾文錢,把幾個大老闆吓了一身汗。

這個細節既表現了陳然的智慧,又有幽默感,讀到此處,開心一笑。

還有對守衛人員的策反,寫得細膩,說理透徹,環環相扣,十分感人。

對日鬥争,因為是作宣傳工作,小陳崇德,即後來的陳然,做戲劇演出的後勤人員,吃苦耐勞,認真細心。作者寫了很多細節,比如在路邊寫鼓勵的話,在鄉村背生病的隊友回城醫治等等。對抗戰小說,題材有所拓展,因為鄂西抗戰,小說、電影、電視,涉及甚少。《挺進者陳然》可能是用長篇形式表達的第一個。

從鬥争的對象講,一是對敵。二是對友。

對敵鬥争,就是對反動派的鬥争,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可歌可泣。

《挺進者陳然》寫得很成功。特别是監獄鬥争,面對直接的敵人,如何鬥争是技術、藝術、高智慧較量,寫得十分出色。比如寫獄中兩位獄友、同志摹仿陳然筆迹,以防萬一獄中《挺進報》出事,實在是高明。果然後來敵人來查證筆迹,陳然被掩護過關。

對友鬥争,是指在同一戰錢上,同志之間的思想差距,在特殊環境下思想的異化。人是最複雜的,面對生死,不可能境界都一樣。是以,有的人半途開溜,有的人膽小回避,有的人投敵變節,這是很正常的。

朋友、戰友、同志,在思想上有分歧,有分别,有分野,十分正常。陳然面對這些同志,如何處置,不能像對敵鬥争那樣簡單。比如面對自己的姐夫,陳然心有顧忌,但最後認識到這就是現實,不可能人人都來參加革命,不可能人人都是革命者。後來,姐夫出面為他找工作,間接為革命作出了貢獻。

書中寫向長忠被抓,陳然以為被出賣,躲在鄉下。但向長忠并沒有出賣他,讓陳然躲在鄉下教書,雖然脫離組織,仍然默默在做工作。向長忠的良知并沒有徹底淪喪。這個人物血肉豐滿,真實可信。

羅廣斌初進陳然監室那段,寫得很真切感人。陳然對羅廣斌的防範,做得堅定,直到獄中傳來紙條,證明羅廣斌的身份,才敢相信這是戰友。羅廣賦有個當國軍兵團司令的哥哥羅廣文,哪能不懷疑呢?

與市委負責人接頭,三次,因為接頭信物不對,被嚴拒,雖然有點刻闆,但卻很真實。輕信,是地下工作的大忌,是在拿生命和革命事業開玩笑。

對友鬥争,寫出了人性的複雜,為紅色小說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活力。

另一條線是情感線,寫陳然的情感生活。這條線基本成功,而且還有所拓展。

情感生活,可以分為:家庭生活。愛情生活。世俗生活。

家庭生活寫得很好,對父親,對母親,對大姐,對二姐及二姐夫,對哥哥,雖然态度不一,但寫得真實,度把握得較好。尤其是對大姐,對大姐去世後留下的日記,年年的祭奠,寫得扣人心扉,情如江流,澎湃洶湧。

到山上祭奠大姐,後面兩人跟蹤的細節,寫出了特殊年代的苦難和同志之間的關愛與擔憂。

母親這個形象,塑造得較為成功。母親的克制、節約、憂患、堅韌,讓人讀得心酸。可親可愛,又飽經苦難,讀得潸然淚下。

男女青年的愛情生活,作者努力寫出新意。

陳然是個青年,而且帥,性情又好,善良,受少女追捧是必然的。但是,陳然心中有愛,行動上處處拒絕,還内心為自己辯解——因為地下鬥争,怕結婚後不便,萬一犧牲,女人受累,是以對異性敬而遠之。他是在努力克制自己的感情,這比接受感情更難。世上最難的事,是想愛而不能愛,是想愛而不敢愛,是想愛又得拒絕愛。

為了更利于地下工作,陳然斷然決然地拒絕愛情,令人欽佩,又心中不舍。這就是殘酷的現實,是陳然不得不采取的最好方式。拒絕愛,就是最愛,大愛。他把對異性的愛,深埋在心中,讓自己的心冰封起來。這個太難了,顯示了陳然非凡的勇氣和毅力。

對杏兒敬而遠之,對葉子婉言謝絕,寫出英雄的無私和偉大。

杏兒的嫉妒心,寫得很真切。而且即使被拒絕,痛楚難忍,杏兒對陳然仍舊一心支援,從未減弱。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不是人無情,是時代無情。

陳然喜歡孩子,關心彭雲,每次和孩子們相見,在經濟十分緊張的條件下,仍然要帶上糖果或其它小禮品,不僅僅是善良,還有細心,還有責任感。把要帶回家的鴨子,送給了戰友,因為他看到戰友的孩子,皮包骨頭,枯瘦如柴,心中不忍。凸現了陳然的善良,濃濃的同情心。

三、節奏從容

《挺進者陳然》在節奏的把握上比較成功。該描寫的地方描寫,該叙事的地方叙事。常常事急、情急、話急,仍然從容不迫地講述。特别是地下鬥争與獄中鬥争,危機四伏,暗箭重重,仍然把故事講得從容不迫,難能可貴。

小說的節奏要好,就得把描寫和叙事有機結合。

《挺進者陳然》描寫不多,但不失精彩,言簡意赅。

如描寫朝天門碼頭這段:

重慶朝天門碼頭,自江邊有很長的大條石砌成的梯子,依坡形蜿蜒而上。相對平坦的地方,穿梭着許多二人擡的“滑竿”:兩根木棒中間的位置捆綁着一個帶靠背的竹椅子。椅子頂上搭着一塊長方形的布簾,用來遮陽擋雨。擡“滑竿”的是頭上纏着或白色或黑色帕子的中青年男人。也有戴瓜皮帽穿長衫的人在滑竿中擠過。有小孩手提小竹籃,在地上認真尋找着什麼。有人肩挑背扛搬運貨物在碼頭上上下下。有許多擔着水桶的人穿行,那是到江邊挑水的挑水工,這是長期流動的一道風景。

着墨不多,就畫出了重慶碼頭風情。

四、思想深刻

《挺進者陳然》真實地還原了地下鬥争的殘酷,寫出了革命烈士的英勇。是一曲頌歌,讓人們生起對烈士的崇敬之情。

地下鬥争,考驗的是心理,思想,還有身體。像陳然到涪陵新廟教書,沒有點生活能力根本不行。何況還得面對國民黨的迫害。先要立足,才能發展。這對陳然是不小考驗。但他經過努力,不僅留下了,還成了學校進步力量的領頭人。

全書充滿了理想主義精神,寫出了共産黨人的崇高品格。在今天,具有特别的現實意義。因為我們常聽到的是貪官被揪出來,他們還是多年的老黨員,結果背叛了黨。而陳然那代烈士,不僅沒有任何享受,還貼錢貼米,搭上性命。思想純潔,品質高貴,後世楷模。

寫出了人性的複雜,在金錢、美女、高官的誘惑下,還能堅定共産黨人的信仰。小說中的叛徒為何一出一大窩,整個川東臨委、下川東工委,其主要上司一抓就叛變,根源還是思想不純,入黨動機不純,并沒有建立起對共産主義的堅定信仰。

更可貴的是,《挺進者陳然》對現代革命史,進行了反思。尤其表現在《獄中八條》的提出,具有極重要的意義。比如上司如何才能避免特殊化,如何受組織監督,必須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一把手腐敗,是執政黨必須解決的問題。

五、語言質樸

整部小說語言幹淨、質樸,還有不少方言,以及行業語言,顯得斑斓多彩,形象生動。作者還在書中引用了多首革命歌曲以及民歌,像《伏爾加船夫曲》《月光曲》《槐花幾時開》《白菜》等等,豐富了語言,加強了文體變化,強化了表現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