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一定會被逮住嗎?成長體驗之一。
小時候看電影,一定是有好人壞人之分的,心裡有個橫平豎直數字分明的尺子,就像一把刀,拿在手裡,一刀下去,這邊是好人,那邊是壞人。
别無其他。
那時的世界,簡單明了直接。
産生困惑源于國小的一件事。小朋友在一起,會聊一些私密的話題。
一個男生說(他家與另一家,住在一個套間),那一家的男人,是個流氓。晚上他扒門縫去聽,聽到那個人對老婆說,打PG,打PG。
我氣憤地說,就是個流氓!
他說,可是,他們在家裡耍流氓,也不會被逮住啊!
我當時很迷惑,是啊!流氓就是壞人,壞人怎麼可以逃過法網。
我心裡敲小鼓,嘴上還是斬釘截鐵地說,總會被逮住的!壞人跑不掉的!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知道,原來結婚就是我們小時候認為的可以“耍流氓”。而這并不是壞人,如果在這方面,不做壞人,反而是個問題。
對好人壞人的區分,也越來越迷惑,比如,這個人對朋友寬宏大度對老婆寵愛有加,卻出軌了,那麼,他是好人還是壞人。比如,這個人工作認真負責做事嚴格自律卻打小報告,那麼他是好人還是壞人。比如這個人殺死了别人卻是為父報仇,那麼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好人與壞人,到底用什麼可以區分。似乎沒有一個特别清晰明了的标準。
最終,我不再用好人壞人去評判一個人。
從小到大,不知道有多少認知,會随着年齡增長,一次次被打破,重建立立起來的新認知,可能與過往的完全不同。
這是成長的一個體驗。
是以,對于與我們持有不同觀點的人,可以不急于去反駁,也沒有必要去反駁,而是去看,他說的這一點,是從什麼視角來看的,或許對自己會有啟發。
就像是盲人摸象,很多時候,我們就是其中的一個盲人,因為所占的位置不同,認知的局限,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個柱子,或者一把蒲扇。而如果可以去聽别人的視角,那麼,歸攏這些碎片化的資訊,也可以拼出一個大象的雛形。
這需要有空杯心态,需要認識到,我認為對的不一定對,我看到的,不一定就是事實。
這就是成長吧,所謂的成長,更多的是認知層次的提升,從在井裡隻看到井口那麼大的天,到跳出井看到遼闊的世界,而由此向上,還可以飛起來,用上帝視角去觀察世界。
#認知# #盲人摸象# #成長# #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