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用卡裡的積分換了4盒牙膏,夠用上一陣了。”日前,家住衛城村4組的村民劉湘雲一早來到了金山區金山衛鎮衛城村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通過文明積分兌換了自己所需要的生活用品。

劉湘雲口中的卡是衛城村為每戶村民量身定制的“文明互助銀行”兌換卡。兌換卡上清晰地标注着每戶村民的活動記錄(包括時間、文明活動内容、參加時長等)以及積分兌換(包括時間、積分消耗、兌換物品等)等資訊。作為村民,每參加一次活動或聽一次講座,都能至少獲得1個積分。
2020年9月,“我們開始創新推行文明互助銀行積分兌換模式,以積分兌文明,讓每一次的志願服務都能夠有‘回音’,進一步激發村民主動參與村莊建設的熱情。”據衛城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胡東梅介紹,借鑒銀行管理理念,将村民日常參與的美麗庭院建設、垃圾分類、移風易俗、志願服務等方面量的活動量化為積分,并安排專人負責“文明互助銀行”的存儲工作。
記者看到,兌換現場共設有7個攤位,每個攤位分别有牙膏、筷子、紙巾、保鮮盒、大米等兌換物品。村民們則根據自己的積分情況,圍在各自心儀的物品前,等待兌換。“平時村裡組織的活動我都會積極參加的,沒想到這還能派上用場,用來兌換積分領取生活用品,對我們來說,既是關愛也是激勵,希望這樣的兌換活動能夠持續下去。”衛城村4組的曹永芳開心地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衛城村文明互助銀行有着嚴格的兌換流程,首先要在村委會注冊志願者,其次要及時參與到志願服務活動中并完成簽到,最後由村委會從業人員根據時長記錄錄入積分,才能完成積分的兌換。
今後,“我們将逐漸建立健全積分兌換機制,按照管理标準化、考核形式網絡化、積分兌換多樣化等要求,聯合共建機關一起探索實行‘以服務兌換服務’的形式,持續激發村民參與各項活動的積極性。”胡東梅說。
記者 | 魯學靜
通訊員 | 周倩
編輯 | 潘婷(見習)
責編 | 翁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