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海專欄|合資品牌不再獨領風騷,中國品牌必須在2022年“活出自我”

深海專欄|合資品牌不再獨領風騷,中國品牌必須在2022年“活出自我”
深海專欄|合資品牌不再獨領風騷,中國品牌必須在2022年“活出自我”

舊格局正在瓦解

圖文:深海

編輯:梅梅

2022年汽車市場已經拉開了新一輪競争。于中國汽車産業而言,也許或将成為一個極其重要意義的年份。自本世紀入世以來,圍繞“市場換技術”、“中國品牌何時才能真正做大做強”的讨論不絕于耳。如果從80年代中外合資汽車企業設立起算,市場換技術已經為中國汽車産業争取到了40年的發展時間,也該到了兌現的時候了。

深海專欄|合資品牌不再獨領風騷,中國品牌必須在2022年“活出自我”

1月12日,在工業和資訊化部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相關負責人除了通報中國汽車産業已經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等毫無懸念的資訊。更釋出了一系列令中國汽車産業乃至國人對中國品牌振奮樂觀的資料。

2021年,中國品牌乘用車累計銷售954.3萬輛,占乘用車市場佔有率的44.4%,比上一年提升了6個百分點,已經接近曆年最好水準。尤為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品牌新能源乘用車銷售247.6萬輛,占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佔有率的74.3%。

筆者以為,中國品牌不斷向上攀爬的背後,正是中國汽車産業新舊勢能、中外力量轉換的深刻寫照。

01

後合資時代已經開啟跨國企業依然優秀卻已不再獨領風騷

在中國汽車産業已經進入微增長甚至是零增長的背景下,有人進步,自然就有人退步。衆多跨國汽車企業在中國馳騁了三四十年後,正在不得不迎來越來越艱巨的戰略轉型,以此來适應中國市場的急速變化。

2021年,如果說法系、韓系等弱勢品牌繼續衰落并不能代表整個跨國汽車企業的整體衰落方向,那麼以大衆代表的德系、日系等傳統豪強狀态則表明,事情遠非過去那麼簡單。

正在進行深度轉型的大衆品牌首當其沖,曾經南北大衆雙雙逼近200萬的強勢表現早已不再。一汽-大衆全年銷量180萬,同比下滑13%。而作為中國第一家乘用車合資車企,上汽大衆全年銷量更是下滑17.5%,銷量120萬輛,在排名榜上更是被中國品牌在年度銷量超越。

深海專欄|合資品牌不再獨領風騷,中國品牌必須在2022年“活出自我”

大衆轉型決心和動作自然決然不減,ID系列仍在不屈不撓地向特斯拉、蔚小理、比亞迪發起沖擊,但是其表現隻能說是中規中矩。

并不能由此斷定大衆代表的合資企業就此全部淪落,但顯然的是,屬于合資引領的時代已經悄然結束。

02

自主品牌全系上位智能化、電動化、品牌向上多重發力

誠然,在應對晶片危機、靈活的供應鍊能力方面,本土作戰的中國品牌擁有較為明顯的優勢。但如果把中國品牌集體向上的原因全部歸結于此,顯然并不合适,甚至是有失公允的。

根據乘聯會的資料顯示,2021年乘用車銷量排名前十中,自主品牌占據五席,在前十五中自主品牌的席位則增加到7個。與中國品牌乘用車整體市場佔有率44%的整體表現恰好對應。

自主三強的表現一如既往的強勢。通過智能化、電動化、品牌向上的綜合發力,三家頭部車企均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深海專欄|合資品牌不再獨領風騷,中國品牌必須在2022年“活出自我”

吉利汽車再次坐上國内乘用車銷量的頭把交椅,2021年批售銷量達到132.8萬輛,排位更是超過上汽大衆,跻身銷量三甲。

在CS75大型SUV銷量達28萬、UNI系列年銷量突破12萬、歐尚品牌年銷量達22.8萬輛等經典産品助力下,長安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超過120萬輛。

而長城汽車加上皮卡的銷量達到128萬輛,創下曆史新高。

以比亞迪為代表的第二陣營同樣可圈可點,借助在新能源賽道的迅猛發力,比亞迪乘用車2021年銷量達到73.5萬輛,同比增長74.8%,是所有國内傳統車企中增速最快的企業。奇瑞汽車借助海外的出口表現,其全年銷量也逼近百萬輛。

可以說,在經曆多年的培育發展之後,中國品牌已進入可持續發展良性發展階段,向上勢頭不可阻擋。

03

中國品牌持續向上的未來 有賴于科技為核心的轉型重塑

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才是關鍵。正如不少業内專家所理性地看待,過去一年自主合資一上一下的鮮明表現。其很大程度上由于合資車企僵化的體系導緻。

如在應對晶片危機中,衆多的傳統合資車企靠一級供應商,而中國品牌更靈活,通過各種方式找資源,包括直接聯系晶片廠家購買,是以能獲得更多資源。

顯然,中國品牌并不能就此怡然自得,一旦疫情緩解和全球供應鍊能力提升,将直面來自資金、利潤和技術全面優勢的跨國車企競争挑戰。

1月28日,豐田汽車官方宣布,包括其子公司大發汽車和日野汽車在内,集團2021年全球銷量同比增長10%,至1050萬輛,繼續蟬聯全球銷量第一。而為了全面應對智能化和電動化的深度變革,豐田正在依靠自身的豐厚利潤,全面加大投入,僅在電池領域,未來十年,豐田将投資136億美元研發用于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電池和電池供電系統,以在未來的十年中取得關鍵汽車技術的領先地位。

作為豐田的主要競争對手,大衆更加野心勃勃,在大衆汽車集團正式釋出的2030 NEW AUTO 戰略中,大衆将逐漸投入730億歐元以上的資金,研發下一代超級平台。

中國品牌持續向上的路徑在哪裡?在激烈的産業競争和智能化、電動化産業變革下,中國品牌依然要圍繞科技實力提升,全面建構提升屬于未來的核心競争力。

深海專欄|合資品牌不再獨領風騷,中國品牌必須在2022年“活出自我”

正如在1月12日的工信部新聞釋出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輪值會長朱華榮表示,未來十年,一定會誕生世界級水準的中國品牌。但首要的是,中國品牌要全方位提升戰略轉型能力。首先從方向上,要加速向智能、新能源、低碳、出行服務、科技公司的特征去轉型,這是行業發展的新趨勢,是中國必須抓住的戰略轉型機會。

同時要圍繞經典産品,要加快向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輕量化方向發展,同時還應該向“健康化”方向來發展。在全球範圍内,新冠疫情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緩解,并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更加安全的私家車出行方式,車内健康問題無疑将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重視。

三是對于本土作戰的中國品牌,更要精準洞察年輕一代中國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從品牌上搶抓新營銷變革,向中高端市場進軍。

毫無疑問,這是對中國品牌提出的最中肯和最科學的轉型建議。

寫在最後

縱觀歐美強國等發達國家發展曆程,汽車工業的重要性無以複加,經濟強國一定是汽車強國。而汽車強國的立足點必然是擁有全球一流的本土品牌。對于已經培育三四十年的中國品牌,面臨着百年未有的産業變局和崛起機會,實在不能錯過這個曆史性的機遇。當然在中國品牌的群體努力下,也相信不會錯過這個曆史機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