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朝10位被殺詩人有誰?7大男詩人3大女詩人,誰是最該殺的詩人?

作者:讀詩詞歌賦

文/東方湟(首發于百家号《讀詩詞歌賦》)

縱觀唐朝詩人,可謂是人才濟濟,流傳至今、衆所周知的大詩人不少,有詩名無才名亦不少,據不完全統計,現在我們能查到的唐朝詩人大約就有2500多位。

人生自古誰無死?說到唐朝有名的詩人中,各種各樣的離奇的死法都有。

就如李白,有的說是“醉死”的,也有說是“溺死”的;

又如杜甫,有的說是“溺死”的,有的說是“投水自殺”的,還有更奇葩說法是“吃的撐死”的;

再如孟浩然身患毒瘡,因與王昌齡縱情宴飲,食鮮疾發逝世;

更有王勃不明不白“渡海溺水,驚悸而死”;

難活的盧照鄰“病痛折磨,自沉颍水而死”

司空圖“唐亡,飽經喪亂,絕食而亡”……

當然,還有一些詩人是因才被殺的,或被冤死的。

那麼,唐朝“被殺”的詩人都有誰?今編輯根據資料綜合整理出唐朝10位甚有才名而被殺的詩人,其中男詩人7名,女詩人3名,誰是最該殺的?誰最不該殺?

10位被殺詩人,編輯按其被殺時間的順序依次為劉希夷、喬知之、陳子昂、上官婉兒、宋之問、王昌齡、李冶、武元衡、魚玄機、薛能。

文學家、詩人劉希夷:因詩被舅舅宋之問“以土囊壓殺”

劉希夷大約生于651年,據《唐才子傳》記載,其美姿容,好談笑,善彈琵琶;其詩、詞皆擅,詩以歌行見長,多寫閨情;詞多依古調,詞情哀怨;飲酒數鬥不醉,落魄不拘常檢。

25歲時劉希夷登進士榜,其代表作有《從軍行》、《采桑》、《春日行歌》、《春女行》、《搗衣篇》、《代悲白頭翁》、《洛川懷古》等,可見是一個集才華與貌美為一體的文學家、詩人。

其詩《代悲白頭翁》是曆來傳頌的名篇,備受世人推崇,君不見《紅樓夢》中《好了歌》解注詞及《葬花詞》中的用詞與意境,就是模仿了此詩。尤其是詩中之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更是脍炙人口的經典。

也正是因為此詩此句,劉希夷引來殺身之禍。

據說,劉希夷寫好此詩之後,就去讀給其舅舅宋之問聽。宋之問何許人也?是唐朝史上被認為是“最無恥的詩人”,縱觀其一生,趨附武後媚臣張易之兄弟,以告密有功被擢升,後事太平公主,複附安樂公主,又為太平公主告發被貶,最終被唐玄宗賜死。

君不見《靈隐寺》繪勝景名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就有駱賓王續詩的佳話,對劉希夷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宋之問可謂甚是苦愛,就懇求劉希夷把詩給自己,劉希夷是“許而竟不與”,這下惹惱了宋之問,覺得劉希夷是“诳己”,就使奴以“土囊”壓殺于劉希夷于别舍。

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曆來說法不一,但曆史上好多著作記載是如此,宋以後乃至現當代一些文學史、辭典及名家著作都采用此說。

但不管怎樣,一代才子就這樣被殺,但其流傳下來的作品卻為世人所贊譽,今編輯就将其《代悲白頭翁》經典之作奉上,以飨讀者。

唐朝10位被殺詩人有誰?7大男詩人3大女詩人,誰是最該殺的詩人?

《代悲白頭翁》

【唐】劉希夷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顔色,坐見落花長歎息。

今年花落顔色改,明年花開複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複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顔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顔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台文錦繡,将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卧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

《代悲白頭翁》作為一首七言古詩,其構思精妙,用語新奇,格調清麗婉轉,情調最是濃郁,曲盡其妙處,藝術性較高,具有開拓全新的意境,全詩多處運用對比的手法,大量的使用重疊語句,尤其是一唱三歎,使詩讀來具有強大的穿透力,不愧為曆來傳世的名篇。

詩人喬知之:因寫詩諷魏王武承嗣被栽害坐罪處死

喬知之是唐高祖李淵外孫,早年隐居,以文詞知名,年近半百,武後當政時參軍讨伐,頗有平邊壯志,後遷左司郎中。

因有侍婢美而善歌舞,卻為武則天侄子淫昏權臣武承嗣所奪,喬知之為此作《綠珠篇》以寄情,密送于婢,婢得詩感憤自殺,由此惹怒了武承嗣,指使酷吏,栽贓陷害,以坐罪處死。

喬知之所著《喬知之集》二十卷,已佚,《全唐詩》存詩一卷,今編輯将其引來殺身之禍的《綠珠篇》奉上,以飨讀者。

《綠珠篇》

【唐】喬知之

石家金谷重新聲,明珠十斛買娉婷。

此日可憐君自許,此時可喜得人情。

君家閨閣不曾難,常将歌舞借人看。

意氣雄豪非分理,驕矜勢力橫相幹。

辭君去君終不忍,徒勞掩袂傷鉛粉。

百年離别在高樓,一旦紅顔為君盡。

說到這《綠珠篇》,還有一則為世人所樂道的轶事典故,話說這喬知之,家中養着一個美豔多才的少女碧玉,好多獵豔權貴求而不得,淫昏權臣武承嗣聽說“喬家豔婢,美慧無雙”,就托人提親,喬知之舍不得,就诳稱碧玉病了,等好了再置辦嫁妝,擇日送入王府,郎有情婢有意,碧玉竟然以身相許,良辰美景奈何天,一夜風流似神仙,喬知之更是舍不得了。

但武承嗣豈能容他,就派人身邊無賴出身的酷吏來探視,喬知之眼看自己得罪不起權臣酷吏,隻好将碧玉讓其接走,由此還升了官,但奈何他難以忘卻與碧玉的春宵美夢,作為文人更是覺得用心愛的人換取前程徒增恥辱與哀傷,更是聯想到了晉代的石崇因綠珠而獲罪,金谷園中的梁綠珠墜樓殉情,留下一段凄美佳話,而如今自己卻忍辱偷生,與其如此苟活人生,還不如為情舍身,再續情緣,就寫了此詩,并将詩寫在羅帕之上,托人送給碧玉,碧玉一看,明白其意,就投井一死以殉貞情。

沒想到,當武承嗣從碧玉衣帶間找到這條羅帕徹底怒了,就讓酷吏把喬家抄了,族人也紛紛受牽連被下獄,喬知之由此也以坐罪被處斬。真是可悲可泣。

唐代文學家、詩人陳子昂:被武三思指使縣令羅織罪名冤殺獄中

作為唐代文學家、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被譽為“詩骨”的偉大詩人、文學家、“一代文宗”陳子昂又是如何被武則天侄子武三思冤殺的?

縱觀陳子昂的一生,又何嘗不是懷才不遇,因才而死呢?但他卻有着與衆不同人生經曆。

陳子昂大概在659年出生在射洪(今屬四川)一個富庶地主之家,作為豪家子弟,從小養成了“任俠使氣”的性格,可以說是“不學無術”,十七八歲“尚不知書”,後因“擊劍傷人”,棄武從文,慨然立志,發奮讀書,他雖然與曾經的“無賴”少年韋應物有着本質的差別,但二人均屬于“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典型代表。

也許,從骨子裡,少年時代的陳子昂追求的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俠客”情懷,但一次“擊劍傷人”讓他這個“不學無術、尚不知書”的“浪子”總算悟透了人生的真谛——要想實作人生的價值,就得“有所作為”,要想“有所作為”就得“才華橫溢”。博覽群書,深鑽經史,不出幾年陳子昂便把自己磨成了一把才華絕倫之“寶劍”。

唐朝10位被殺詩人有誰?7大男詩人3大女詩人,誰是最該殺的詩人?

679年,20歲左右的陳子昂來到京城長安,進入國子監學習,與當年的韋應物同出一轍,都是在當時的最高學府“鍍金”。

680年,陳子昂參加了科舉考試,沒成想落第,落第之後的陳子昂又回到金華山繼續研讀,據說,數年之間,經史百家,無一例外,陳子昂無書不讀,達到什麼程度呢?“雅有相如、子雲之風骨”,相如是指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子雲是指西漢英年早逝的"終童"終軍,用此二人來形容此時學有所成的陳子昂,可見這是對陳子昂的絕對肯定。

自以為學有所成的陳子昂在682年再次入京應試,仍以落第告終,還是一個不為世人所知的“落沒之輩”,在此期間,就有了“伯玉毀琴”的典故:

據說陳子昂落第之後,街頭遇到一個賣胡琴的,“索價百萬”,好多豪貴圍觀,卻無人問津。看到此情此景,可想陳子昂豈能不自感傷懷?雖說那胡琴天下“無人問津”,但卻能引來衆多豪貴之人圍觀,可如今,身懷絕世之才的自己,别說是無人問津了?哪怕就如這胡琴有人圍觀也是極好的。财大氣粗、落第才子的陳子昂一看此情形,心中突然有了盤算,上前擠進人群,出“千缗”買之,在唐代,1000個銅錢為一缗(一缗即一貫),一缗也就是一兩銀子,出“千缗”買一把胡琴,可見陳子昂作為“土豪”的豪氣。

當然了,陳子昂花這麼多真金白銀難道就是為了買一把胡琴?不是的,他是要“豪賭”人生。買了胡琴之後,他對衆位豪貴說,明日我在長安宣陽裡宴請大家,屆時請各位捧場。

第二天,果然來了衆多豪貴,衆家以為能一睹陳子昂胡琴之絕技,沒成想,陳子昂捧琴感歎:“蜀人陳子昂,有文百軸,不為人知,此樂賤工之樂,豈宜留心。”說完就把胡琴摔了個稀碎,然後拿出自己的詩文發給衆位豪貴欣賞,此舉可謂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當時在場就有京兆司功的王适,他讀了陳子昂的詩句,驚歎道:“此人必為海内文宗矣!”一時間,陳子昂可謂是名動京城。

684年,不僅有了才氣,還有名氣的陳子昂終于進士及第,這一時期,正好是武則天廢中宗立睿宗的當政時期,因《谏靈駕入京書》、《神鳳頌》、《上大周受命頌表》等作品,武則天欣賞其才華,陳子昂先後做了“官麟台正字”、右拾遺等小官。

滿腔報效祖國,直言敢谏的陳子昂以為是大展才華、大顯身手的時候,屢次上書“谏诤”,竟然挑毛病挑到了武則天的身上,武則天計劃開鑿蜀山經雅州道攻擊生羌族,他也敢上書反對;武則天要株連徐敬業、駱賓王等反對的“逆黨”,他也敢上書勸谏。為“逆黨”谏言,這一舉動徹底惹怒了武則天,就被“下獄”。

686年,陳子昂曾随因詩被武則天侄子武承嗣所殺的唐代悲情詩人喬知之軍隊到達西北居延海、張掖河一帶;時隔一年,又随武則天侄子武攸宜大軍征讨契丹,武攸宜因輕易出兵緻前軍陷沒,陳子昂谏言武攸宜多次不被采納,反被武攸宜從幕府參謀貶為軍曹,也就是此時,接連受挫,滿腔報國之心化為泡影,懷才不遇,人生失意的陳子昂登上薊北樓寫下了千古絕唱的《登幽州台歌》。

不知是生不逢時還是遇人不淑,陳子昂就這樣得罪了“武氏”,而且還是一個又一個的“武氏”

698年,陳子昂因父親老邁而解官回鄉,不久父親去世,居喪期間,陳子昂也難逃劫難,曾得罪的“武氏”權臣武三思還是不放過他,指使射洪縣令段簡給他羅織罪名,加以迫害,也就是在這期間,還留下了世人熟知的“獄中蔔命”的轶事典故,陳子昂仰而号曰:“天命不佑,吾殆死矣!”于是遂絕,“一代文宗”就這樣冤死獄中。

雖說“一代文宗”就這樣被冤死,但他的詩文卻流傳後世,陳子昂留下的詩現有127首,文有110篇,因其詩“風骨峥嵘,寓意深遠,蒼勁有力”,被後世譽為“詩骨”。

作為唐代一個偉大的詩人、文學家,更是被世人尊為“一代文宗”的陳子昂在詩歌、散文方面倡導革新理論,他不僅開了唐代詩文從封閉走向開放的先河,還對唐詩産生發展的曆史有着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今編輯就選陳子昂這首吊古傷今的生命悲歌,以飨讀者:

《登幽州台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

細細品味陳子昂的這首《登幽州台歌》,你是否也能體會到詩人那種孤獨遺世、獨立蒼茫的落寞情懷?懷才不遇、絕望苦悶的悲憤之情?

唐代女官、詩人、皇妃、"巾帼宰相"上官婉兒: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後一起被殺

上官婉兒生于664年,14歲起聰慧善文而得到武則天重用,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時又封為昭容,在政壇、文壇有着顯要地位,尤其是在主持風雅期間,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遺詩三十二首。

上官婉兒與韋皇後、安樂公主多有往來,又與武三思私通,經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緻使太子李重俊對其不滿,後李重俊矯诏殺了武三思等人,又搜捕上官婉兒,上官婉兒逃至唐中宗和韋皇後處,躲過一劫,但她對唐中宗和韋皇後揚言說:“觀太子之意,是先殺上官婉兒,然後再依次捕弑皇後和陛下。”李重俊是以落了個兵敗後被殺的下場。

當太平公主權利日盛的時候,上官婉兒又依附太平公主,唐中宗駕崩後,韋皇後專權,臨淄王李隆基發動唐隆之變,殺死韋後、安樂公主及所有韋後一黨,上官婉兒執燭率宮人迎接,并以诏書證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但李隆基還是将其斬于旗下,唐朝一代才女,詩人上官婉兒就落得了個如此下場。

上官婉兒一生可謂是褒貶不一,是非功過在此不作品評,但她作為唐代詩人,其事迹曆來為世人所樂道。

今編輯就選一首上官婉兒的經典作品,以飨讀者。

唐朝10位被殺詩人有誰?7大男詩人3大女詩人,誰是最該殺的詩人?

《遊長甯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二十五

【唐】上官婉兒

憑高瞰險足怡心,菌閣桃源不暇尋。

餘雪依林成玉樹,殘霙點岫即瑤岑。

讀了唐朝一代傳奇才女的詩作,你有何感想?

律體的開創者、律詩的創始者之一宋之問: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被賜死于徙所

宋之問作為唐朝著名詩人,是律體的開創者。他不僅使五言律詩的體制更臻完善,并創造了七言律詩的新體,他也是律詩的創始者之一,對詩的聲律化有重大貢獻。

但正是這麼一個優秀的詩人,緣何卻在唐朝史上的口碑極差,前面作者就對其作了簡單的介紹,在這裡不做贅述。

但他一生留下的那些亂口碑“因詩殺親”、“賣友求榮”、“逢迎谄媚”、“牙齒有疾”讓世人對他嗤之以鼻。

最終因他曾依附二張及武三思的谄媚行徑最終被唐玄宗賜死。

宋之問一生創作的詩多歌功頌德之作,原集已佚,有輯本《宋之問集》二卷,傳世經典作品也不少,今編輯選其一首詩,以飨讀者。

唐朝10位被殺詩人有誰?7大男詩人3大女詩人,誰是最該殺的詩人?

《度大庾嶺》

【唐】宋之問

度嶺方辭國,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鳥,淚盡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雲欲變霞。

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

這首詩是一首成熟的五言律詩,堪稱“示後進以準”的佳作,備受世人推崇,當然,宋之問還有如《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題大庾嶺北驿》優秀作品。

“詩家夫子”、“七絕聖手”王昌齡:因嫉妒其才華被刺史闾丘曉所殺

王昌齡作為唐朝大臣,著名邊塞詩人,素有“詩家夫子”、“七絕聖手”之稱,更是以一首《出塞》被明人李攀龍稱為唐代“七絕壓卷之作”。

縱觀王昌齡一生,經曆了“先隐後仕”的人生軌迹,他的人生,可以說是——前半生愛折騰,後半生被折騰,結果還死于一場說不清的謀殺。

698年,王昌齡出生在山西太原,二十三歲的時候,他竟然去嵩山學了道。之後幾年他一邊學道一邊遊玩,曾經赴河隴,出玉門,并在此期間留名邊塞,寫出了唐代“七絕壓卷之作”。

折騰了些許年,喜歡隐居的王昌齡竟然不知怎麼就想明白了,三十歲的王昌齡竟然去參加了科舉,進士及第。

為官十餘載,王昌齡也結交了李白、高适、王維、孟浩然等著名的詩人,各大詩人還為王昌齡寫了詩,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都有誰為他寫下了詩篇?

41歲的時候,王昌齡因事獲罪,谪赴嶺南。第二年,遇赦北還。

安史之亂爆發以後,王昌齡一直北上,59歲這一年,王昌齡沒有逃脫命運的厄運,他卻被當地刺死闾丘曉殺害,至于被殺害的緣由,卻是因為妒才。被殺的緣由有《留别司馬太守》《留别武陵袁丞》等詩為證。

唐朝10位被殺詩人有誰?7大男詩人3大女詩人,誰是最該殺的詩人?

一個偉大的詩人就這樣被終結了生命,但終結不了他的才華留世,他那些脍炙人口的詩篇還是被一代又一代人傳承了下來。

今編輯就選其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出塞二首》其一以飨讀者: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将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首詩編輯在此就不為大家解讀了,因為世人對其太熟悉不過了。

唐朝詩壇上享有盛名的女詩人,“女中詩豪”,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李冶:因曾上詩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亂棒撲殺

作為唐朝詩壇上享有盛名的女詩人李冶,童年即顯詩才,十一歲就被父母送到了玉真觀出家,成了女道士的她神情潇灑,專心翰墨,生性浪漫,愛作雅谑,加上她又善彈琴,尤工格律,更是坦然男女社交,作為古代女子,在其後千年的曆史上都是罕見的。

李冶與陸羽、釋皎然、劉長卿、朱放、韓揆、閻伯鈞、蕭叔子等文人雅士交往甚密,甚至是情投意合,尤其是被劉長卿譽為“女中詩豪”。

年近半百的時候,因才華受到唐德宗的青睐,應召入宮,就此成了她生命的轉折點。

據學者考證,可能是朱泚稱帝期間,也欣賞李冶的詩才,因而讓她寫詩歌頌新朝,她就寫了。可想而知,當年朱泚想殺唐德宗沒殺成,等唐德宗平亂之後,召李冶入宮,豈能不追究她曾上詩叛将朱泚呢?就下令将李冶亂棒撲殺了。

《八至》

【唐】李冶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這首李冶的六言絕句,可謂是對人生充滿了感悟,據說是李冶在當道士的時候,愛上了一個僧人,便作了此詩。

唐朝第一美男子、狀元詩人武元衡:被李師道遣刺客暗殺

武元衡作為唐朝狀元詩人,還是唐朝第一美男子,因詩賦文佳,金榜題名,位列進士榜首。唐德宗很欣賞他的才華,再加上他工作出色,曾一年内連升三級,他為官清廉正直,主張強勢對抗藩鎮,曾兩度拜相,世人稱之為“鐵血宰相”。

武元衡精于寫詩,是中唐有名的詩人,也是中國曆史上少有的詩人宰相,他與白居易既是詩友又是情敵,兩人都與女詩人薛濤有暧昧,君不見武元衡曾賦《贈道者》之詩贊美薛濤,表達他對薛濤姿色頗為傾倒的神往,薛濤也曾寫有《送友人》,更是煽情,薛濤也曾做過武元衡的貼身秘書,二人的纏綿暧昧令許多愛慕薛濤的才子甚是嫉妒。

事實上,作為“鐵血宰相”的武元衡是一個溫文爾雅的美男子名詩人,其一生寫了很多詩,著有《武元衡集》等作品,其詩以藻麗绮麗、琢名精妙而著稱,素有“瑰奇美麗為主”之稱。

可惜,生于亂世,作為“鐵血宰相”的武元衡是地方藩鎮軍閥的眼中釘,元和十年,二度拜相的他被地方割據軍閥李師道遣刺客暗殺。死後被追贈司徒,谥号忠愍。

今編輯選其寫給薛濤的《贈道者》之詩,以飨讀者。

《贈道者》

【唐】武元衡

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妝入夢來。

若到越溪逢越女,紅蓮池裡白蓮開。

詩人把薛濤比喻為高雅素潔、純潔無瑕的白梅,對她的姿色的傾倒之情,更是展現在她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楚楚動人又含情脈脈。

詩人又把薛濤比喻為亭亭玉立冰清玉潔的白蓮,風姿神韻,婀娜嬌美,自然妙不可言。

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魚玄機:以打死婢女之罪名處死

魚玄機作為晚唐著名女詩人,其姿色傾國,天性聰慧,才思靈活,才華一絕,其一生充滿悲情色彩,初嫁李億被棄,與文學家溫庭筠為忘年交,唱和甚多,其情感糾葛也曆來為世人所樂道。

被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的魚玄機,其生平不見正史,即使是野志對其記載的資料均甚少,其作品有《魚玄機集》一卷,其詩作現存五十首,故研究她的人隻能多研究她的詩。

唐朝10位被殺詩人有誰?7大男詩人3大女詩人,誰是最該殺的詩人?

魚玄機傳世經典之句有“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可謂是千古絕唱。

魚玄機緣何被處死?據皇甫枚在《三水小牍》的記述:魚玄機因懷疑其婢女綠翹與其素來親昵的客人有染,便拷打追問,但綠翹至死不承認,讨來一杯水,以水代酒,澆地立誓,指責魚玄機以追求長生之道之名,卻不忘寬衣解帶之歡,無端猜忌,自己污穢不堪,還污蔑自己的清白,就是死也不放過魚玄機,不會縱容她的淫佚,罵完氣絕身亡。

魚玄機就把綠翹埋到了道觀後院的紫藤花下,後屍體被發現,有人告了官,原本按唐律,擅殺婢女,罪不至死,大不了判個流放一年。但判此案的是執法嚴苛的京兆尹溫璋,一向以嚴厲、殘酷出名,他早耳聞魚玄機作風不佳,再加上魚玄機出身卑微,是以被判了個死刑。

一代才女就這樣落得個打死婢女被處死的下場。

《贈鄰女 /寄李億員外》

【唐】魚玄機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魚玄機十七八歲經溫庭筠介紹便嫁給李億為妾,開始甚是被寵愛,後因李妻讒言,而受冷落,以緻後來去了道觀當了道士,此詩應是在道觀時所作,表達了對李億絕望後又表示其心迹。

晚唐著名詩人薛能:為賊兵所殺

薛能作為晚唐大臣,著名詩人,癖于作詩,日賦一章,有集十卷并《繁城集》一卷傳世,唐代詩僧無可稱贊其為“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後生”。

薛能在會昌六年進士及第,其一生仕宦顯達,曆任三鎮從事,累遷嘉州等地刺史,曾任工部尚書,還先後擔任感化軍、武甯軍和忠武軍節度使,後被藩鎮将領、許州大将周岌所逐,亂兵追殺之,并屠殺了全家。

《清河泛舟》

【唐】薛能

都人層立似山丘,坐嘯将軍擁棹遊。

繞郭煙波浮泗水,一船絲竹載涼州。

城中睹望皆丹雘,旗裡驚飛盡白鷗。

儒将不須誇郄縠,未聞詩句解風流。

這首詩是晚唐著名詩人薛能在節度徐州期間所寫,作為一個儒将,你能從其詩中讀出什麼意味來?不妨慢慢品吧。

注:本文詞篇内容均為引用,全部來源于網絡,其他内容為作者原創,僅為個人見解,不代表任何觀點,以飨讀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