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楠楠自語」最冷的槍和最熱的血

作者:安徽網

春節檔快結束的時候,檔期評分最高的《狙擊手》終于顯出了一點逆襲的勢頭,上映三天才勉力過億,到10号,《狙擊手》已經開始沖擊4億,《長津湖之水門橋》更是已經突破30億,成為中國影史第14部30億俱樂部成員。《長津湖之水門橋》和《狙擊手》是打開北韓戰争題材的兩種方式,一個大景别,一個小切口,一個槍林彈雨不計成本,一個槍槍緻命惜彈如金。

《水門橋》相比前作是有進步的,那就是對刻意抒情和尴尬搞笑的克制,強化表達志願軍戰士的犧牲精神和精神信仰,已經公開的資訊是,《水門橋》主要是徐克導演操刀完成,你能明顯感覺到,雖然是武俠片大師級導演,戰鬥場面确實不像上部那麼拼命想展示志願軍的武功——尤其是不再打飛機了。節奏更加緊湊,效果很明顯,因為從頭到尾就一件事,炸橋。兩個半小時就在做這麼一件事,炸橋,炸橋,炸橋。開門見山話不多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情節中強化了美軍的智力,雖然是浮光掠影的小計謀,這一點很好,因為一個強大的對手才能更加彰顯勝利的含金量。

「楠楠自語」最冷的槍和最熱的血

在場面這一點上,徐克的戰争場面走了和林超賢拍攝大場面的風格,對于隻在過年去電影院看個電影的觀衆而言,絕對值回票價。但兩個半小時一直在炸橋,确實也看得有點累。這個可以類比魏翔“不太冷靜”的喜劇風格,開始絕對是驚喜,看久了有點疲憊。

确實還有一個問題,太多慘烈的鏡頭,太多灰飛煙滅的場景,包括坦克碾壓戰士的場面,大過年的,确實有很多孩子坐在電影院。這确實有點悖論,因為戰争的殘酷是不言而喻的,像《拯救大兵瑞恩》的登陸戰和《血戰鋼鋸嶺》的衆多場面,電影分級多年未果,優秀戰争電影解決這個悖論的方法,起點是找準那個戰争電影的立足點:反戰。所有戰争題材的影視劇的指導思想應該是反戰,在這個問題上,《長津湖之水門橋》加大了這方面的努力。當然,最後隻有馬萬裡站在那裡,本身就已經是在反戰了。

七連剩下一個萬裡,五班剩下一個大永。

其實從戲劇難度上來說,《狙擊手》的故事架構,拍起來更難,冷槍和熱血對上了,容易哭的戰士變得不那麼容易哭了。兩部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最後活下來的都是一個小戰士,中國的編劇有點意思。相比較兩部《長津湖》而言,《狙擊手》裡的美軍要稍微正常一點,射擊水準也拔得很高。據張藝謀說,志願軍這邊是自己導的,美軍那邊是英語更好的張末導的,出來的結果是:五班群戲穩健,尤其是章宇再次展現了自己實力派的演技。最大的問題是,看上去并不進階的“子彈時間”過于頻繁的使用,有點尴尬;美軍方面開始還行,我一看這帶頭大哥不是小視訊紅人曹操嘛,果然演技差點意思,而且最後美國狙擊小隊明顯情緒管理失控,一群本該最冷靜的資深狙擊手,分分變得歇斯底裡,集體亮出大反派的面目,這就有點跳戲了。

「楠楠自語」最冷的槍和最熱的血

客觀講,往後再有中國導演拍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長津湖》和《狙擊手》在兩條重新開機此類題材的道路上,尤其是與《上甘嶺》和《英雄兒女》等老經典比,确實豎起了兩個新的界碑,因為這個題材确實不好把握,尤其在影迷欣賞水準都在提升的年代。你再怎麼不喜歡《長津湖》,也不能否認,純粹從戰争場面來說,它已經在硬體上達到一個高度了。我覺得大部分人如果将兩部《長津湖》連場看完,視聽享受有可能會變得略顯疲憊,原因不是不夠,而是多了,有時候少就是多;而《狙擊手》橫刀立馬在講故事的隘口,和滿屏炸裂相比,狙擊手題材素來是戰争題材的另一塊試金石——譬如讓雅克阿諾和裘德洛合作的那部2001年的《兵臨城下》。雙管齊下,一個春節檔給一個題材定起非常高的調。

右手最熱的血,左手最冷的槍。

蔣楠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