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JOH丨甯琴教授團隊揭示幹擾素治療慢B肝獲得持久的功能性治愈…

作者:國際肝病

編者按:既往研究表明,部分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聚乙二醇幹擾素-α(Peg-IFN-α)治療後可以清除B肝表面抗原(HBsAg),獲得持久的功能性治愈。近日,大陸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甯琴教授團隊在JOH雜志發表了一項研究,旨在識别與持久功能性治愈相關的分子學标志物,并剖析潛在的免疫機制。

JOH丨甯琴教授團隊揭示幹擾素治療慢B肝獲得持久的功能性治愈…

(文章于2022年2月8日線上發表)

研究方法

研究收集了ANCHOR研究中257例核苷(酸)類似物(NA)抑制的CHB患者的資料,其中80例患者被随機配置設定到96周聚乙二醇幹擾素為基礎的治療中,并在治療結束後進行24周的随訪,動态檢測病毒學和免疫學生物标志物。治療應答定義為治療結束時出現HBsAg清除或B肝表面抗體(HBsAb)陽性。持久的功能性治愈被定義為随訪結束時(EOF)持久的HBsAg清除伴或不伴HBsAb陽性。

研究結果

結果顯示,80例患者中有36例(45.0%)獲得了治療應答,其中58.3%(21/36)的應答者獲得了持久的功能性治愈。分析表明,治療結束時患者的HBcrAg和HBsAb定量水準與持久的功能性治愈密切相關,AUROC分别為0.697(P=0.047)和0.744(P=0.013)。在治療結束時,HBrAg<4 log10 U/mL和HBsAb>2 log10 IU/L的組合對患者獲得持久的功能性治愈的陽性預測值為100%,AUROC為0.822(P=0.001)。

進一步的分析表明,在獲得持久的功能性治愈的患者中,HBV包膜特異性CD8+T細胞和B細胞的比例保持不變。并且,在幹擾素治療停藥後濾泡輔助性T細胞的比例顯著增加;在随訪結束時HBV聚合酶特異性CD8+T細胞和CD86+CD19+B細胞的比例顯著升高。

JOH丨甯琴教授團隊揭示幹擾素治療慢B肝獲得持久的功能性治愈…

(摘自發表文章)

研究結論

該項研究結果表明,幹擾素治療結束時,HBcrAg<4 log10U/mL和HBsAb>2 log10IU/L(即HBVCure-crAb模型),反映了較低的肝内cccDNA水準、更穩定的HBV特異性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比例,以及持續的濾泡輔助性T細胞和B細胞免疫應答。該模型可用于預測聚乙二醇幹擾素治療後哪些CHB患者可能實作持久的功能性治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