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旅融合闖新路 革命老區興起來——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示範區項目助力井岡山鄉村振興

作者:中國鄉村振興
紅旅融合闖新路 革命老區興起來——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示範區項目助力井岡山鄉村振興
江西省井岡山市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作示範、勇争先”的殷殷囑托,堅持“紅色最紅、綠色最綠、發展最優”理念,借力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立足自身紅綠資源禀賦,不斷強動力、聚合力、增活力,豐富鄉村旅遊内涵,撬動革命老區鄉村振興力,實作了“從紅色資源到紅色經濟,從美麗生态到美好生活”的轉變,有力推動了井岡山鄉村振興示範區、革命老區共同富裕先行區建設,真正使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項目可落地、可持續、可推廣。
紅旅融合闖新路 革命老區興起來——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示範區項目助力井岡山鄉村振興

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項目支援下,江西省井岡山市茅坪鎮大隴村大隴紅色街區煥然一新。

強動力——

撬動社會投入,變“紅色資源”為“紅色動能”

井岡山市依托茅坪鎮“八角樓”等深厚紅色資源和良好生态資源,規劃設計了以茅坪鎮為中心輻射大隴、柏露等周邊村莊的紅旅融合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項目,以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5000萬元,撬動社會資本2.75億元。在原有紅色資源開發基礎上,以保護恢複遺址、紅色名村建設等手段,實作景區景點串聯成片,打造“茅坪紅飄帶”,同時大力實施“231”富民工程,着力發展黃桃、猕猴桃等種植産業及農産品精深加工,讓遊客進得來、留得住,助力全鎮群衆增收。

“現在茅坪村和大隴村這邊都進行了景區打造提升,各種活動、業态吸引了人氣,更帶動了我們周邊民宿的發展,遊客去處多了,停留的時間也更長了,有的一住就是半個月,很多熟客都說我們這裡每年都有新變化,體驗感非常好。”茅坪鎮馬源民宿女主人陳愛玲,道出了廣大群衆的共同感受。陳愛玲 2017年從廣東回鄉創辦民宿,接待來村遊客。由于床位供不應求,短短幾年,陳愛玲的民宿規模就從最初的幾個床位發展到現在的70多個床位,還解決了周邊4戶農戶的就業問題。

紅旅融合闖新路 革命老區興起來——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示範區項目助力井岡山鄉村振興

江西省井岡山市碧溪國小560名學生在茅坪村紅色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開展紅色研學活動。

井岡山市堅持紅色教育教育訓練與農業觀光、農事體驗、精品民宿深度融合,以 700萬元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打造柏露村紅色教育區。圍繞紅色教育區沿柏露河打造500米水街,可帶動柏露文旅和當地村民共同投資2000萬元發展50棟民宿;鹭鳴湖景區引進禾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1500多萬元發展了“稻蝦共作”,帶動當地村民自行投資300餘萬元參與打造“小桃民宿”等10多棟民宿;吸引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以高校思政教育為基礎,投資300萬元打造“紅色教育基地”……深度融合,豐富了鄉村旅遊内涵,引入市場主體按照市場規律激活鄉村、經營鄉村,更為鄉村旅遊注入了活力。

紅旅融合闖新路 革命老區興起來——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示範區項目助力井岡山鄉村振興

江西省井岡山市柏露鄉田園綜合體項目,依托獨特山水優勢,發展鄉村旅遊,探索“企業+農戶”共享模式。

聚合力——

穩固利益聯結,變“少數受益”為“共同受益”

現年56歲的謝秀華,原來一家4口全靠2畝水稻和兒子打工的收入生活。上古田研旅基地建設後,她憑借自己出色的釀酒手藝,在家門口開了間釀酒坊,每年賣酒收入近4萬元,還以自家兩間閑置房與公司聯營做民宿,加上在基地務工一天100元的工資,一年也能賺2萬多元。“基地建立以後,讓我相信日子會越過越好”,如今的謝秀華,臉上挂滿了笑容。

閑置的房屋、土地、山林,是群衆手中的“不動産”,盤活了,就能變成來錢的“活資産”。在柏露紅色旅遊示範區,村民利用閑置房屋發展農家樂、精品民宿、土特産銷售,并以閑置土地經營權等入股,年年可分紅;在柏露村紅色教育區,村民将閑置的住房交由柏露文旅裝修經營,并按入住率進行分紅,年年有收益;上古田紅色教育基地以每年土地300元/畝、房屋1500—2000元/ 棟的标準,流轉村民閑置房屋及農田山林,改造出民宿58棟、接待床位826 張,并配套民俗村史館、紅色書屋、豆腐坊、工藝坊、農耕體驗區、水上樂園、山地越野車賽道等10餘種業态……資産活了,人心也活了,越來越多的群衆積極主動盤活自己的“不動産”,參與到旅遊産業發展中來。

上古田研旅基地籌建伊始,因為群衆的不了解,推進過程中阻力重重。現年62歲的謝文泉積極加入聯營民宿,拿出自家兩個空房間,布置了12個研學床位。同時依據自身特長在基地擔任綠化勞工。同時他還積極動員原本在重慶務工的兒媳婦黃俊返鄉到基地務工,黃俊憑借優秀的口才應聘成為基地的講解員。“能待在家裡照顧小孩,照顧家人,工資又不比外面低,我覺得幸福感爆棚了。”正如黃俊所說,謝文泉一家在基地務工加聯營民宿每年可增收近10萬元。

鹭鳴湖田園綜合體項目按照“共享+互補”合作模式,讓農戶以閑置住房等入股共享農莊,占股49%,收益按50%分紅,可帶動當地農戶戶均增收2萬餘元;古田村公益金項目按照“1+1+X”即“公司+村集體+農戶”的營運模式,把學員配置設定到農戶家,按一位學員45元的标準補助,全村年可增收200萬元;茅坪鎮的3000畝黃桃産業園,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脫貧戶)”的經營模式,吸收102戶脫貧戶以資金入股,享受股金分紅,讓廣大農民變成股東,與産業緊緊聯系在一起。

多年在外的趙小桃,看到家鄉環境美了,路變寬了,配套齊了,鹭鳴湖畔都變得詩意起來了,于是和丈夫一商量,果斷放棄外出務工,多方籌資150萬元,精心打造了“小桃民宿”,在家門口當起了老闆,成為長富橋村鄉村旅遊發展的“一張名片”。

柏露紅色旅遊示範區項目,通過撬動社會資本投入,豐富柏露旅遊業态,輻射帶動周邊村民參與文旅産品、農産品銷售、餐飲服務及“小桃民宿”等10多棟民宿,讓村民變老闆,預計可增加就業崗位100餘個;上古田紅色教育基地融入民俗村史館、

紅色書屋、豆腐坊、工藝坊、農耕體驗區、水上樂園、山地越野車賽道等10餘種業态,為當地老百姓提供了大量創業和就業崗位,解決古田村及周邊村100餘人的就業難題,吸納脫貧戶14戶68人……讓農民當老闆,既集聚了群衆智慧和力量,豐富了旅遊業态,又創造了更多創業和就業機會,幫助農民增收。

增活力——

推動互促共融,變“景區旅遊”為“全域旅遊”

全域旅遊的發展,帶來的是全域環境面貌、旅遊品質和承載能力的大提升,給鄉村旅遊發展帶來了更多空間與信心。正是看到這一點,茅坪村脫貧戶吳德香積極加入一木研學基地成為接待戶,将原有住房改造成了研學接待民宿,一次可接待36人食宿,“現在一天就能賺好幾百,而且願意來我們這兒的人越來越多,相信以後會更好”。茶源古村創業青年黃華對家鄉的變化充滿了信心:“剛來茶源古村時,整個村的基礎設施比較薄弱。現在,道路和整個村莊環境都得到了提升,為開發茶源古村旅遊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讓全村群衆享受到了公益金項目帶來的紅利,也更發自内心地願意參與鄉村社會治理,建設好、發展好自己的家鄉。”

看到家園的變化,嘗到旅遊的甜頭,廣大群衆參與社會治理、維護旅遊環境的積極性日益高漲。

茅坪鎮通過村、組兩級村民理事會,來管理大隴商業街店鋪商家、景區民宿業主、研學旅行接待戶等對象,将人居環境管護情況納入業态經營準入退出機制的重要評分内容,以利益聯結激發群衆參與人居環境管護的内生動力。在廣大群衆的積極參與下,門前“三包”責任制落在了每一天的生活裡,大家紛紛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樹立環保意識,共同維護良好環境衛生,讓廣大鄉村處處是景、處處可遊。僅茅坪一個鎮就有5個村成功建立江西省 5A、4A和3A級鄉村旅遊點,大隴村、神山村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全鎮年接待遊客百萬餘人次。

從“站着看”到“主動幹”,群衆與旅遊産業在融合,鄉村人居環境與鄉村旅遊、紅色教育訓練、研學旅行等産業在融合,全域旅遊正在井岡大地被寫實,鄉村振興的活力被充分激活。(作者劉新系江西省井岡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2022年第02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