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美食季##吃在中國#【聽川菜聖手羅國榮羅大師凡料成珍的故事 看這位大國手是怎麼玩轉豆芽的,北美有的地方管豆芽叫雜碎 好玩吧哈哈】哈哈 今天咱們接着聽川菜聖手羅國榮羅大師的兒子羅楷經老人講他父親當年的故事。
羅大師不是有句話叫凡料成珍嗎?他不但這麼說,而且也是這麼做的,隻可惜他當年玩轉豆芽的兩道美味,如今已不可見。一個是豆芽包子。楷經老說他父親發明了豆芽包子後,吃得當地一位口味極其刁鑽的官太太大為折服,從此成了粉絲。還有一個則是救場菜。一位皮貨商點了翡翠蝦仁,但是烹制過程中出了點問題,客人當場鬧将起來。羅國榮大師緊急救場,用後廚的豌豆和豆芽臨時做了一個翡翠銀芽,吃得客人轉怒為喜。
拍完楷經老的視訊,一想好像還真是好久沒吃豆芽了。記得小時候也挺愛吃豆芽,都是自己家裡發。特别是冬天的時候,家裡的老阿姨,會用屜布蒙在盆上放到暖氣上。一般放的是鍋,那我就有酒釀吃,如果放的是盆,基本上就是吃豆芽了。在當年吃冬儲大白菜的年月,豆芽就像一股清流,哈哈。
最早的豆芽是黑豆芽,據說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南宋的《山家清供》裡記載泉州吃的是黑豆芽,北宋的《東京夢華錄》裡則記載了汴京的綠豆芽被稱為“種生”,為啥北方吃綠豆芽福建吃黑豆芽,沒想明白,而且花生芽黃豆芽綠豆芽都吃過,還真沒吃過黑豆芽。最有趣的是據說在加拿大魁北克,豆芽叫作雜碎,有傳說是因為李鴻章訪美的時候無意中引發“雜碎”大火,是以豆芽也被叫成了雜碎。也有人說因為當年第一位華裔記者在李鴻章去美國之前寫中餐的炒雜碎,裡面的食材有豆芽。到底為啥不知道,反正有人管豆芽叫雜碎。有意思。
魯菜的豆芽也有很牛的烹饪方法,釀餡的就不說了,其實我錯過了一個拍不用鍋炒出來的豆芽的機會,有機會拍給大家看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