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州石塔頭巷,大隐着傑出徽商、大資本家周志俊家族的“松茂裡”

作者:蘇州人說書

石塔頭,西起專諸巷,東至周王廟内,長僅49米,寬2.5米。

巷名緣起巷内有座石塔。此石塔恭列于蘇州傳說裡的“七塔八幢九饅頭”中的七塔之一,足見此巷的曆史悠久。因而,巷随塔名。

僅就49米的石塔頭巷内有二座控保建築,是蘇州現代的重要史迹、具有時代代表性的建築。

周志俊家族的私宅“松茂裡”(控保建築)。

蘇州石塔頭巷,大隐着傑出徽商、大資本家周志俊家族的“松茂裡”

“松茂裡”周宅

周志俊(1898~1990),池州市東至縣人,近代傑出徽商、民族大資本家。

其祖父周馥,官到山東巡撫、南洋大臣等職,參辦複旦公學(複旦大學前身)和安徽公學;其父曾兩度出任過北洋政府财政總長,是北方現代工業的創始者,被譽為“北國工業巨子”,與張賽并稱“南張北周”。

周馥後人至今依舊承繼着家族光輝,在各領域中人才輩出,且是國家棟梁級的人才。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制定了《沿海各省市工廠遷移内地制造辦法》,就此開始了“中國實業界的敦刻爾克”之旅。周志俊将青島華新紗廠部分機件拆遷,運往上海租界,辦起信和紗廠、信孚印染廠和信義機器廠……周氏企業成為了抗日戰争時期民族工業的亮點。

至今,當年的周氏等企業的老廠房變身為了華麗的藝術殿堂,成為蘇州河畔一道矚目的風景,成了海派文化的部分。其中有時尚活動的舞台、M50的建築、風格各異的工作室和藝術畫廊、藝法創意園區、香風麗道咖啡館和半度音樂……

蘇州石塔頭巷,大隐着傑出徽商、大資本家周志俊家族的“松茂裡”

上海M50創意園(原周氏等企業老廠房)

“松茂裡”周宅位于石塔頭2号。一落二進,二層民國建築,青磚外牆,石庫門,内部磚木結構。上世紀五十年代,房屋産權變更為“公房”,由多戶入住,建築格局被肢解,進、出通道被變更,造成了石塔頭2号、石塔橫街47、48号都為周宅,這種奇怪的現象。

蘇州石塔頭巷,大隐着傑出徽商、大資本家周志俊家族的“松茂裡”

石塔頭 4号“蘇州孩子圖書館”(控保建築)。

1949年4月,在宋慶齡的中國兒童福利基金會和各界資助下,蘇州孩子圖書館在石塔頭 4号正式開館。館内藏有6000多冊兒童讀物。同年8月,圖書館主辦的由小讀者自編自印的《孩子報》創刊。

蘇州石塔頭巷,大隐着傑出徽商、大資本家周志俊家族的“松茂裡”

蘇州孩子圖書館舊址

蘇州孩子圖書館,解放後遷至金門内義昌木行,後又遷至達才國小分部,1950年8月被并入市立圖書館,為市立圖書館兒童閱覽室。

圖書的社會意義在當今數字化、網絡化的時代顯得不再突出,但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前後,國小教育還未普及之前,蘇州有座專業的兒童圖書館,是件了不起的大事。

蘇州孩子圖書館還具有紅色意義,圖書館發起、籌建者錢君華為中共蘇州地下黨員,圖書館曾為地下黨的活動場所。

蘇州石塔頭巷,大隐着傑出徽商、大資本家周志俊家族的“松茂裡”

“蘇州孩子圖書館”原址為清末民初建築,南北走向,兩進三開間樓,占地面積392平方米,建築面積687平方米。

周志俊家族的“松茂裡”、“蘇州孩子圖書館”原址,至今仍為“七十二家房客”。而且,住戶人家越來越多元,随着“房卡房”變相具有了産權屬性,各戶領地概念越來越強。這二座曆史建築正遭受着新一輪的侵蝕、洇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