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苏州石塔头巷,大隐着杰出徽商、大资本家周志俊家族的“松茂里”

作者:苏州人说书

石塔头,西起专诸巷,东至周王庙内,长仅49米,宽2.5米。

巷名缘起巷内有座石塔。此石塔恭列于苏州传说里的“七塔八幢九馒头”中的七塔之一,足见此巷的历史悠久。因而,巷随塔名。

仅就49米的石塔头巷内有二座控保建筑,是苏州现代的重要史迹、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建筑。

周志俊家族的私宅“松茂里”(控保建筑)。

苏州石塔头巷,大隐着杰出徽商、大资本家周志俊家族的“松茂里”

“松茂里”周宅

周志俊(1898~1990),池州市东至县人,近代杰出徽商、民族大资本家。

其祖父周馥,官到山东巡抚、南洋大臣等职,参办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和安徽公学;其父曾两度出任过北洋政府财政总长,是北方现代工业的奠基人,被誉为“北国工业巨子”,与张赛并称“南张北周”。

周馥后人至今依旧承继着家族光辉,在各领域中人才辈出,且是国家栋梁级的人才。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制定了《沿海各省市工厂迁移内地制造办法》,就此开始了“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之旅。周志俊将青岛华新纱厂部分机件拆迁,运往上海租界,办起信和纱厂、信孚印染厂和信义机器厂……周氏企业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亮点。

至今,当年的周氏等企业的老厂房变身为了华丽的艺术殿堂,成为苏州河畔一道瞩目的风景,成了海派文化的部分。其中有时尚活动的舞台、M50的建筑、风格各异的工作室和艺术画廊、艺法创意园区、香风丽道咖啡馆和半度音乐……

苏州石塔头巷,大隐着杰出徽商、大资本家周志俊家族的“松茂里”

上海M50创意园(原周氏等企业老厂房)

“松茂里”周宅位于石塔头2号。一落二进,二层民国建筑,青砖外墙,石库门,内部砖木结构。上世纪五十年代,房屋产权变更为“公房”,由多户入住,建筑格局被肢解,进、出通道被变更,造成了石塔头2号、石塔横街47、48号都为周宅,这种奇怪的现象。

苏州石塔头巷,大隐着杰出徽商、大资本家周志俊家族的“松茂里”

石塔头 4号“苏州孩子图书馆”(控保建筑)。

1949年4月,在宋庆龄的中国儿童福利基金会和各界资助下,苏州孩子图书馆在石塔头 4号正式开馆。馆内藏有6000多册儿童读物。同年8月,图书馆主办的由小读者自编自印的《孩子报》创刊。

苏州石塔头巷,大隐着杰出徽商、大资本家周志俊家族的“松茂里”

苏州孩子图书馆旧址

苏州孩子图书馆,解放后迁至金门内义昌木行,后又迁至达才小学分部,1950年8月被并入市立图书馆,为市立图书馆儿童阅览室。

图书的社会意义在当今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显得不再突出,但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小学教育还未普及之前,苏州有座专业的儿童图书馆,是件了不起的大事。

苏州孩子图书馆还具有红色意义,图书馆发起、筹建者钱君华为中共苏州地下党员,图书馆曾为地下党的活动场所。

苏州石塔头巷,大隐着杰出徽商、大资本家周志俊家族的“松茂里”

“苏州孩子图书馆”原址为清末民初建筑,南北走向,两进三开间楼,占地面积392平方米,建筑面积687平方米。

周志俊家族的“松茂里”、“苏州孩子图书馆”原址,至今仍为“七十二家房客”。而且,住户人家越来越多元,随着“房卡房”变相具有了产权属性,各户领地概念越来越强。这二座历史建筑正遭受着新一轮的侵蚀、洇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