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今買新能源車,還有必要看殘值率嗎?

如今買新能源車,還有必要看殘值率嗎?

新能源保值前景更光明

保值的話題一直是新能源的痛處。

原因有很多,願意買的人少,産品更換快,新車價格波動,電池等。

結果是:二手新能源賣不出好價錢。

在業内一度出現"一年斷裂,三年平平,五年零"的論點。大意是,一年車齡,價格打折;三歲,估值有優勢,多少要給一點意義;五歲,基本上可以白發。

如今買新能源車,還有必要看殘值率嗎?

新能源或非主流時代,如此悲慘的儲存率,問題就沒那麼大了。

考慮到消費主要集中在一端一尾,不劣錢"大家庭"買新能源,不會太在意保值;

如今買新能源車,還有必要看殘值率嗎?

現在新能源迅速走紅,按9月銷量統計,滲透率已達20%,已成為市場主流選擇。普通人越來越多地考慮新能源,保值已成為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01

當它保值時,新能源并沒有那麼糟糕

客觀地說,這個時間點看新能源的保值率,結果比以前更有意義。

為什麼這麼說呢?2019年以前,活躍在新能源市場,多為各種油電與第一代混合産品,吃政策紅利,産品難以言表,保值自然不可預期。

從2019年開始,新能源真正開始轉型。

标志性事件,一個是特斯拉Model 3的進入(年初進口,年底國産),另一個是蔚來、魏瑪、小鵬等新勢力的開始傳遞。

如今買新能源車,還有必要看殘值率嗎?

到今年,正好是三年。衆所周知,最常用和最可靠的儲存率名額是一輛三年二手車的價格。

是以,這些比較"純"的新能源産品,其三年車齡的二手車進入市場,顯然更能展現新能源保值率的真面目。

是以,一個事實仍然很明顯:新能源的價值不如燃油車。

根據汽車流通協會9月份的"對沖率研究",混合動力車型的三年儲存率平均為48.9%,純電動車型的儲存率為39.1%。在同一份報告中,大多數燃料汽車的三年套期保值率在60%至70%之間。兩者之間的差距約為15%-20%。

如今買新能源車,還有必要看殘值率嗎?

Car Home的資料廣泛支援這一結果。與燃油車相比,新能源的平均保值率應該降低15%左右,無論車齡是一年還是三年。

15%的差距很大,但并沒有那麼糟糕。此外,随着時間的推移,差距隻會縮小。

如今買新能源車,還有必要看殘值率嗎?

有兩個原因。首先,行業近期受到"缺乏核心"的打擊,新車供應不足,二手車價格不斷上漲。BBA等奢侈品牌甚至開發了為期一年的二手車回收實踐。在這種情況下,燃油車的保值率,這是在一個高點,回落隻是時間問題。

相比之下,新能源受"核心短缺"影響較小,新車供應充足,二手車價格穩定。随後的市場下滑,整體保鮮率不會受到很大影響。

如今買新能源車,還有必要看殘值率嗎?

其次,更重要的是,新能源市場的結構與過去有很大不同。純電動汽車産品和新一代混合動力産品,正在成為主角,"政策産品"正在退出。相應地,在新能源二手車中,随着好産品占比的不斷增長,整體保值率自然會去。

02

基本邏輯沒有改變

當然,新能源是門類,雖然銷量份額不高,但産品範圍很廣。

據Automotive House最新統計,有250多種新能源産品在售。根據9月銷量計算,價差到每個産品,約1000輛,見市場分散。在250多種産品中,有120種已經上市不到一年,這意味着市場上沒有足夠的二手車。

即便如此,剩下的130強産品還是很豐富的。僅從平均儲存率來看,并不意味着存在太多問題。

具體到品牌和産品,從大邏輯上看,決定保鮮率,逃避供需關系。高需求,高儲存率。需求不是那麼大,如果供應相對有限,儲存率就不會差。

例如,目前混合的整體對沖率高于純電力,不一定是因為二手混合的需求更大,更有可能是因為汽車少了。

畢竟,市場對混合的集中度遠高于純電。在二手市場,挑挑揀揀,即一些品牌和産品。稀缺,如保時捷Paramela混合動力車,具有超過90%的三年儲存率。寶馬5系和奧迪A6是混合的,三年儲存率分别為70%和64%。

如今買新能源車,還有必要看殘值率嗎?

毫不奇怪,特斯拉在供需大邏輯下保值率高。

根據美國汽車流通協會(Automobile Circulation Association)9月份的資料,特斯拉的三年對沖率平均為62%,低于BPA和日本品牌,但不低于大多數燃油汽車品牌。事實上,特斯拉本可以走高,但最近一系列漲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二手車價格。

蔚來三年儲存率為56%,在豪華和自治兩大陣營中,中低不一。考慮到第一代蔚來産品中存在的問題,這個結果還不錯。這也說明,在這個高端細分市場中,供需總體上是穩定和獨立的。

比亞迪的三年保值率為57%,在自動駕駛陣營暫時退居二線,但目前純電和DM-i産品熱銷勢頭強勁,後期保鮮率提升,毋庸置疑。

通過将範圍放寬到一年的保值率,供需邏輯更加明顯。Mini EV、Han等熱門産品,儲存率在80%左右,蔚來ES6、ES8、特斯拉Model 3、小鵬P7等,有75%。總體而言,它已經接近燃油車的水準。

如今買新能源車,還有必要看殘值率嗎?

延遲(一年保值率低于65%,三年保鮮率低于50%),毫不奇怪,基本上是自主和合資品牌的油電産品。這些"路貨",産品實力一般,并沒有獨特的定位,在新車市場大多已經沒有市場價格,更别說二手車保鮮了。

03

如何保持更多價值

是以,從供需邏輯上看,随着市場新舊之間,新能源的保值率,未來十分光明。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二手市場對于新能源來說,交易量很小,流通管道、交易方式都比較簡單。

根據汽車之家的資料,今年上半年,全國二手車交易量為843萬輛,其中隻有約20萬輛是新能源機關,占比超過2%。

從二手車商戶來看,全國有10萬多家商戶,涉足新能源的不比15%。其中,新能源的專營權,全國隻有60家。

如今買新能源車,還有必要看殘值率嗎?

此外,它還是官方的二手車平台。主機廠本身作為中介,從使用者手中買一輛車,再賣車。即便是,早期新能源二手車交易困難重重,包括特斯拉、魏瑪、歐拉、幾何等在内的衆多廠商進行官方對沖回購,對于二手車底部,兩年内保值率約為6-7%,三年内為5%。

不過,保值回購這種玩法,歸根結底隻是一個股權計劃,不能大面積、時間長。長期的做法是建立一個二手車交易系統,但從汽車收集到汽車銷售的鍊條運作也是耗時和費力的。

最重要的是,目前市場上,主機廠涉足新能源二手車,基本上都是打折錢來跑,促進新車銷售。二手車業務本身在商業上是無效的。既然粘貼錢,可以粘貼多少,粘貼多長時間,很難有一個光譜。

如今買新能源車,還有必要看殘值率嗎?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越來越多的優質産品流入二手市場,如何消化,也将是一個難題。

目前的管道模式,更像是零敲碎打,各自搞自己的,沒有系統。幾乎不可能處理目前的交易量。未來,二手新能源的用量越來越大,産品越來越多,沒有比較統一的評價和交易體系,即使是好的産品,也很難在價值上完全兌現。

如何讓新能源更有價值,還要把主機廠、行業機構和主管部門聯合起來,做一些功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