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3大“失敗酒”,因太便宜而被嫌棄,卻是不含1滴酒精的優級純釀
為啥好酒都在南方?
撇開名酒最多的四川、貴州不談,江蘇有洋河,安徽有古井貢,湖北有白雲邊,哪一個都是在白酒市場響當當的存在。
這其實和地理位置、氣候環境有着很大的關系。
雖然南方出好酒,名氣大的好像也就這樣幾個品牌。被埋沒的還是要占大多數,是因為它們品相不足嗎?當然不是!

其一是沒有搭上時代的順風車,錯失先機
白酒在90年代是一個風口,白酒的傳統競争被改變。從拼酒質過渡到了拼宣傳,90年代的“三大件”,彩色電視機絕對是重頭戲。
電視廣告作為新潮,逐漸替代了傳統的宣傳方式。
“喝遍天下酒,獨戀黃山頭”、“悠悠歲月酒,滴滴沱牌情”等一句句脍炙人口的廣告詞就是在那時候逐漸變成了不少人的回憶。
這也是白酒廣告的一個高峰,不能說廣告給白酒帶來了多少銷量,但知名度這塊确實是到位了,以緻于現在不少酒友喝酒還是會選擇黃山頭、沱牌等。
錯失這次機會的白酒,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才能達到同樣的結果。
最好的例子就是洋河與勁酒,在千禧年後它們倆的廣告才開始發力,但廣告的投入和數量都要比第一批白酒廣告大得多。
其二是白酒的市場定位太過于局限,“吃大鍋飯”
白酒的定位基本上不會用口感去做定位,隻會用中低端、次高端、高端去劃分。
這是因為白酒存在社交性,而不是像簡單的水果飲料一樣隻看口感。
但這樣分的壞處就是能在固有環境下脫穎而出的的白酒很少,中低端常見的一直是紅星、汾酒等,而高端的則是清一色“茅五劍”。
其三是“定價失誤”,遭到酒友嫌棄
在這個追求成本效益的時代,白酒的成本效益也成為了酒友選擇的重要名額。
但難出頭就意味着知名度不夠,知名度不夠就會導緻酒友的不信任,進而銷量下滑,這是個惡性的閉環。
不加酒精的純糧好酒因賣的便宜遭到了酒友的嫌棄。雖然可惜,但這就是現狀。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南方酒友家鄉除了最出名的那個,一定還有其他比較知名的白酒,江蘇的“三溝”,安徽的口子窖就是很好的例子。
下面就來盤點一下南方的3款“失敗酒”,歡迎酒友在評論區補充。
“老八大名酒之一”——全興大曲(四川)
現在可能對“另一個名字”比較熟悉,那就是水井坊。
全興大曲在第二屆名酒評比上獲得了“八大名酒”的稱号,此後便一直享受着它所帶來的紅利,之後10多年的銷量一直很樂觀。
在1997年成功上市,銷量又迎來了一波提升。
“但當時全興大曲還年輕,不知道命運饋贈的任何禮物都暗中标好了價格。”,公司全心全意地付出把全興大曲送上了“一線名酒”之列。
但開拓水井坊造成的資源傾斜又讓全興大曲開始了下坡路。
雖然在酒質上依然保持着自己一貫的高品質,但昔日的名氣已經随風而去,現在基本上隻有四川的酒友知道。
君中元私藏酒(貴州)
釀造人是曾傳政,他和白酒打了40多年的交道,曾拜師于茅台原廠長李興發的門下,他對白酒的觀念很純粹,就是用心釀好酒。
這款酒則正是時間與匠心的藝術,從原料到成酒經曆了10個春秋。
原料隻采用紅櫻子高粱和優質小麥,堅持純糧釀酒,全然不顧成本帶來的負擔,慢工出細活才是釀酒的捷徑。
工藝則是嚴格執行的坤沙工藝,成酒後經過精心勾調,才會流通到市場上。
因為沒做好宣傳,小衆是必然的。但這樣的做法得到了當地酒友的認可,雖然代價很大。
酒液在歲月的沉澱下變成了透亮的微黃色,倒在杯中有着明顯的挂杯。
品一口醇厚的口感令人拍案叫絕;甘潤且不失沖擊力,辛辣與回甘恰到好處。最重要的是醉得慢醒得快,不小心喝多了也不用擔心,不會影響第二天。
昔日的“三溝”——今世緣酒
今世緣酒的前身是高溝酒,與洋河齊名,被稱為“三溝一河”。
單拎出高溝酒而不提另外二溝是因為高溝酒算是“老光瓶”中轉型比較成功的,在80、90年代高溝酒同樣是因為酒質獲得了酒友和評酒會的青睐。
一時間銷量和名氣在江蘇當地都算是“頂流”。
之後高溝酒嗅到了白酒的大風向,就是做精品化、高端化産品,于是高溝酒順勢而為,改名今世緣,又推出了口碑不錯的國緣酒。
現在高溝酒依然活躍在不少江蘇酒友的酒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