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冰墩墩爆火背後,中國IP從淪為西方“印鈔機”到自己打造千億産業

作者:華商韬略
冰墩墩爆火背後,中國IP從淪為西方“印鈔機”到自己打造千億産業

  文 | 華商韬略 吳蘇

  被戲稱為“冰糖熊貓”的北京冬奧吉祥物冰墩墩,一墩難求!

  谷愛淩奪得本屆冬奧會個人首枚金牌後,獲贈一個金色的冰墩墩。接受媒體通路時,她直呼:“聽說冰墩墩現在非常稀有,自己能有一個感到很幸運。”

  冰墩墩确實“稀有”,市場上很難買到,因而價格被成倍推高。據媒體報道,原價288元的冰墩墩公仔被黃牛炒到上千元,有人從黃牛手中“搶貨”,花費1200元。此外,冰墩墩鑰匙扣的價格也狂翻5倍。

冰墩墩爆火背後,中國IP從淪為西方“印鈔機”到自己打造千億産業

  不隻火爆國内,冰墩墩還熱銷海外。

  在日本二手市場,一對22cm規格的冬奧公仔套裝,售價能達到5萬日元,約合人民币2800元,而日本電視台主播辻岡義堂一口氣買下6個冰墩墩,有玩偶模具不夠,還得有徽章、T恤等。

  國際奧委會奧運會部主任克裡斯托夫·杜比認為,冰墩墩“活潑、好玩、有趣、機智、充滿正能量”。“‘冰墩墩’必須是我的收藏品,也将是全世界所有孩子都要擁有的收藏品。”

  人人都想要,冰墩墩幾乎被搶購一空,相關廠商正在加緊趕貨。可以說,這是中國文創産業成功翻身、揚眉吐氣的高光時刻。

冰墩墩爆火背後,中國IP從淪為西方“印鈔機”到自己打造千億産業

  你或許會疑惑,冰墩墩熱銷是事實,但為什麼說中國文創是以成功翻身、揚眉吐氣?

  答案很簡單,中國擁有大量IP資源、文創元素,且頗具影響力,卻被西方直接拿去,成為對方賺大錢的“利器”。

  舉個例子,和冰墩墩一樣,當年火爆全球的影片《功夫熊貓》,也是利用熊貓形象,再嫁接“功夫”這個純正中國IP元素,呈現水墨山水、廟會、面條、針灸、書法等中國文化。

  結果,《功夫熊貓》上映不到一周,打破此前由《加菲貓2》保持兩年的動畫電影票房紀錄,最終内地票房達1.86億元。

冰墩墩爆火背後,中國IP從淪為西方“印鈔機”到自己打造千億産業

  票房大捷,文創産品也随之加快收割。媒體當時估算,熊貓阿寶的絨毛玩具至少蘊含上億元商機,絨毛阿寶賣100元,成本最多20元。

  一部火了,第二部、第三部趕緊安排,而功夫熊貓之外,中國IP資源淪為西方賺錢“機器”,最典型的當屬花木蘭。

  1998年,迪士尼首次拍攝的動畫電影《花木蘭》剛一問世,就在全球範圍内掀起“木蘭熱”,影片斬獲3.04億美元票房。

  現在看來,3億美元不算太高,但要知道,1998年,中國電影總票房也隻有14.5億元。換句話說,一部取材于中國的電影,票房吊打中國所有電影。

  除了美國大力汲取中國IP資源,日本也是個中老手:以《西遊記》為藍本,日本人鳥山明創作出著名動漫《七龍珠》,上世紀90年代其個人年收入就超過1億元人民币,後來又曝出其資産高達近70億元。

冰墩墩爆火背後,中國IP從淪為西方“印鈔機”到自己打造千億産業

  日本從中國IP取材的另一部著名動漫,是飽含中華美食元素的《中華小當家》。該動漫播出時被統一集團冠名,片中一些名字改成旗下産品名,統一集團看似成了赢家,但笑到最後的,無疑是日本。

  中國IP資源屢屢為西方做嫁衣,你以為西方會被中國文化折服?不,一切隻有話題和生意。

  迪士尼啟用2.9億美元預算,敲定劉亦菲出演真人版《花木蘭》,試圖再次從中國市場掘金,誰料一個妝容就讓中國人直言“醜得離奇”。

冰墩墩爆火背後,中國IP從淪為西方“印鈔機”到自己打造千億産業

  最明顯的例子,來自迪士尼旗下的漫威。

  明知傅滿洲是西方人心中典型的邪惡華人形象,漫威仍然借用這個形象,在影片《上氣》中塑造一個“滿大人”,還由梁朝偉來扮演,引起争議後改名為“文武”,卻隻是換湯不換藥。

  說到底,在尊重中國文化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中國IP資源,細心維護、專心弘揚的,隻有中國人自己。

  正因為覺醒到這一點,中國人開始深挖自己的IP資源,掀起“國潮熱”,中國文創産業真正“起跑”。

  這之中,故宮嘗到了甜頭。針對故宮這個“超級IP”,故宮團隊開發出一系列文創産品,早在2017年,文創銷售收入就達到15億元,一舉超過1500家A股上市公司的收入。

冰墩墩爆火背後,中國IP從淪為西方“印鈔機”到自己打造千億産業

  故宮進擊,敦煌也在深耕,少林寺等其他更多IP都在突圍,與此同時,不少地方在着力推進文創産業。

  比如,2020年,成都全市實作文創産業增加值1805.9億元,占GDP比重首次突破10%,而廈門文創産業千億目标也已達成,力争今年包括文創在内的文化産業營收達到1800億元。

  盡管中國IP資源仍然不可避免地被西方拿去賺錢,但巨變正在發生,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更加重視自己的IP,敢于投入,勇于創新,專業營運能力得到提升,文創産業漸漸形成正向循環。

  冰墩墩短時間内仍将“一墩難求”,在此背後,整個中國文創産業加速發展,以至于可以自主締造世界級影響力,這尤其讓國人驕傲自豪,不是嗎?

  【參考資料】

  1.《冰墩墩,瞬間火了》,南風窗

  2.《人人都愛花木蘭?》,财經無忌

  3.《故宮首曬“賬本”:文創收入15億,竟然超過1500家A股公司!》,中國證券報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韬略】,識風雲人物,讀韬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