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捂四處,一年無病”,“春捂”重點要“捂”的4個地方
1、捂肩背
肩部容易被風寒濕邪侵襲,再加上現代人因久坐等習慣的影響,肩頸部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問題,更易導緻肩周炎的發生。要注意肩部保暖。
中醫認為背部為督脈之海,我們身體的陽氣都彙集在背部,是以春捂還要注意“捂背”。如果背部受寒,會導緻陽氣不足,阻礙升發。背部保暖做好了,則可以預防疾病,感冒等小病小痛也不會找上門來。
2、捂肚臍
肚臍是先天與後天連接配接的通道,也是很容易受到寒氣侵入的地方。肚臍受寒,會引起腸胃功能紊亂,出現惡心、腹痛、腹瀉等問題。
除了注意保暖,不要穿露臍的衣服以外,還可以每晚睡前将雙手搓熱,左下右上疊放于肚臍上,順時針輕輕地揉轉按摩幾下,這樣能更好的溫暖肚臍,鼓舞脾胃陽氣。
3、捂膝蓋
很多年輕朋友,頂着春風和倒春寒,堅持穿短裙短褲,現在可能沒什麼感覺,但是長此以往,風寒濕就會侵入關節的縫隙,在膝蓋紮根安家,關節炎、風濕病在過些年就會顯現出來。
是以,春天褲子最好選擇長褲,破洞漏風的牛仔褲就不要穿了。經常騎車的朋友,還可以給自己準備一套護膝,來避免膝蓋受寒。
4、捂雙腳
俗話說,寒從腳底起。人體下半身的血液循環本來就比上半身差,是以很容易被寒氣侵襲,是以雙腳也是春捂的重點部位。
是以春天襪子、鞋子最好還是穿厚一點,不要一看見出太陽就換成薄款。晚上睡覺前可以用42℃左右的熱水泡腳20~30分鐘,這樣能促進血液循環,暖腳的同時暖全身。#健康過大年#
【春捂并非适合所有人】
适合春捂的人群:身體較虛弱的人群,如剛剛生完病,剛生産完的産婦,比較瘦弱的人,抵抗力不太好的中老年人,一周歲以上的兒童。#守護銀齡世界#
不适合春捂的人群:青壯年,燥熱、陰虛、濕熱體質的人,這類人春天穿衣,隻要自己感覺不冷不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