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姐犧牲後,兒子彭雲長大後選擇定居美國,他為何一直不回國呢?

作者:縱觀曆史2020

《紅岩》一書相信許多人看過,江姐是該書的主角之一,她的革命精神感動了全國人民。江姐本名叫江竹筠,是中國地下黨重慶地區組織的重要人物之一。

江姐犧牲後,兒子彭雲長大後選擇定居美國,他為何一直不回國呢?

1945年,江竹筠與彭詠梧結婚,二人成了夫妻。解放戰争時期,彭詠梧擔任川東地區工委副書記等職務,是一名久經沙場,經驗豐富的共産黨員。

江竹筠與丈夫婚後的第二年,生下了兒子彭雲,因為難産,江竹筠決定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革命,同時進行了剖宮産和絕育手術。

此後多年,江竹筠與丈夫一起奔赴武裝鬥争一線,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争。

1948年春,彭詠梧在一場武裝暴動中犧牲了,敵人惱羞成怒,為了殺一儆百,将彭詠梧的頭顱割下挂城門示衆。

江竹筠得知丈夫犧牲,強忍着喪夫之痛,決定繼承丈夫的偉大事業,主動向組織請求接替丈夫的工作。

江竹筠堅定地對組織說:這條線的關系隻有我熟悉,别人代替有困難,我應該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繼續戰鬥。

經過黨組織考察,充分尊重了江竹筠本人的意願下,江竹筠接替了丈夫的工作,繼續與地下黨的同志一起,在惡劣的環境下與敵人鬥争。

地下工作随時都會有危險,黨員們做好了為國犧牲的準備了。很不幸,由于叛徒的出賣,江竹筠被捕了,被關在了臭名昭著的重慶渣滓洞監獄。

江姐犧牲後,兒子彭雲長大後選擇定居美國,他為何一直不回國呢?

重慶渣滓洞監獄舊址

國民黨特務對付一個女人的手段極其毒辣,為了從江竹筠口中獲得有價值的情報,他們毫無人性,對江竹筠施了各種酷刑。江竹筠的身體被折磨得不成形,面對無盡的酷刑和屈辱,她沒有屈服,始終堅貞不屈,不向敵人低頭。

1949年11月,随着國民黨大軍在正面戰場上的節節潰敗,在重慶的特務進行了他們最後的瘋狂,大肆殺害被關押的共産黨人,年僅29歲的江竹筠壯烈犧牲在歌樂山電台岚垭刑場。

江竹筠和彭詠梧夫妻二人為革命事業獻出了他們年輕的生命,他們的英雄事迹永遠留在中國人民的心中。彭詠梧和江竹筠的兒子彭雲從小痛失雙親,他是被誰撫養長大的呢?長大後的成就如何?

江姐之子——彭雲

1946年4月,江竹筠生下兒子彭雲後,悉心照顧了這個孩子一年多。1947年11月,江竹筠因革命工作抽不開身,無法兼顧孩子,就寫信拜托了丈夫的前妻譚正倫代為照顧。

譚正倫是一個深明大義的女人,他深愛着前夫彭詠梧,二人之間有個孩子叫彭炳忠。江竹筠知道幹革命工作随時都有可能犧牲,但是孩子是無辜的,他不能承受這份痛苦,隻希望将來長大後能夠報效祖國。

江姐犧牲後,兒子彭雲長大後選擇定居美國,他為何一直不回國呢?

江姐一家三口

譚正倫将彭雲視為己出,悉心照顧這個孩子,為了躲避特務們的追捕,她帶着兩個孩子四處奔走。得知江竹筠和彭詠梧二人雙雙犧牲後,譚正倫下定決心将彭雲撫養長大,将生母的偉大事迹告訴他。

江竹筠被捕後,在獄中用筷子磨成竹簽當筆,用棉花燒成黑炭當墨水,寫下了托孤遺書,有一段表達了自己的心願:

江竹筠說:

“假若不幸的話,雲兒就送給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設新中國為志,為共産主義革命事業奮鬥到底”。

這封信是寫給譚正倫的弟弟譚竹安的,江姐知道,這很可能是她的遺書,是以寫得格外認真,說了很多話。江姐的遺書中雖然沒有華麗的語言,但字字句句都是對兒子彭雲的殷殷期盼,對友人境況的了解和感激之情。

在繼母譚正倫的撫養下,彭雲也不負衆望,新中國成立後,年僅19歲的他就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五年後畢業,進入一家工廠學習工作,成為一名專業人才。

1973年,彭雲在家人的同意下,與大學同學易小冶結婚。

易小冶家住北京,父母是工農階級,外公是楊開慧的舅舅,背景清白,是一位很好的姑娘,與彭雲非常般配。

婚後兩年,彭雲被調到北京一家研究所工作,夫妻得以團聚,一家人幸福地在一起了。

江姐犧牲後,兒子彭雲長大後選擇定居美國,他為何一直不回國呢?

彭雲

彭雲有一顆上進心,他不甘平凡,他身上帶着生母的殷殷期盼。1977年,全國恢複聯考和研究所學生考試後,彭雲報名參加,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京科學院計算所的研究所學生。

向前邁進一步後,彭雲想要更上一層樓,為了能有更好的發展,他又考取了第一批公派留學生,獲得了赴美留學的機會,先後在美國的密歇根韋恩州立大學和馬裡蘭大學考取了碩士和博士學位。

彭雲在美國學有所成後,剛開始在美國的一所大學裡當了一年的通路教授。1987年,彭雲回國,在中科院的軟體所做了一年的研究工作。

江姐犧牲後,兒子彭雲長大後選擇定居美國,他為何一直不回國呢?

彭雲(中)

彭雲在中科院工作不久後,美國的一家出版社看中了他寫的博士論文,對此很感興趣,邀請彭雲來美協商合作,請他擔任第一作者。有了發展機會的彭雲再次前往美國,此後多年,他與妻子在美國定居,如今已經是馬裡蘭大學巴爾的摩分校計算機系的終身教授。

彭雲為何“違背”母親遺囑,不回國效力呢?

彭雲的生母江竹筠的遺書中,希望兒子将來能夠以建設新中國為志,為共産主義事業奮鬥到底。彭雲有所成就後,在美國生活和工作,似乎違背了生母的遺囑,對于此事,彭雲有何說法呢?

毫無疑問,彭雲是一位聰明的人,他外表與母親江竹筠很像,繼承了父親彭詠梧聰明的頭腦,從小成績優異,是一位喜歡讀書且懂事的好孩子。

江姐犧牲後,兒子彭雲長大後選擇定居美國,他為何一直不回國呢?

江竹筠

因為是江姐的兒子,彭雲算是在光環下長大的。對于繼母譚正倫,彭雲對她的感情很深,與親生母親沒有差別。彭雲說:我一直叫譚正倫媽媽,她對我和哥哥彭炳忠各方面要求都很高,在艱苦的條件下,将我們二人拉扯到大,真是非常不容易。

1976年,彭雲在北京安家,特意找了房子,準備接在成都的譚媽媽來北京享受天倫之樂時,她因突發高血壓離世了,年僅59歲。譚媽媽離世,對彭雲的打擊非常大,這位養她長大的母親,從内心深處來說,地位要高于生母。

學生時期的彭雲,頭頂“烈士遺孤”的關懷,也得到了一些特殊照顧,如學校會為烈士遺孤委派一些優秀的教師,平日裡更加關心他們一些,盡可能地為彭雲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據彭雲的同學盧曉蓉在一篇文章中回憶,當時彭雲的成績一直很好,凡是學校有什麼活動,他都會報名參加,還一直是班幹部。盧曉蓉說:“彭雲從不聲張,從不驕傲,始終如一地保持着低調。”

彭雲在美國工作和生活後,每當有人問起他回國的問題,他說:總是在想該不該回去。

江姐犧牲後,兒子彭雲長大後選擇定居美國,他為何一直不回國呢?

彭雲與親人

彭雲坦言:自己很沖突,也曾努力過,每當想回去的時候,又想不好回去做什麼,似乎是找不到發力點。起初是想做出一點大東西再回來,沒想到,東西沒做出來,人就已經先老了。

對于自己生母江竹筠的遺願問題,彭雲坦言:母親的遺願我隻做到了一半。

結語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作為烈士遺孤的彭雲自然也不例外。彭雲從小失去親生父母,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國家的扶持,學有所成,在美國站住腳,成為終身教授,有了自己的美好生活,我們應當祝福他。

江姐是遺願,彭雲的确沒有全部完成,這是一個遺憾。好在彭雲的兒子,江姐的孫子彭壯壯他很好地繼承了這份遺願。彭壯壯從美國的哈佛大學畢業後,選擇回國效力,曾協助國家商務部制定中國服務外包發展政策,幫助跨國企業考慮在華外包戰略和城市選擇。

江姐犧牲後,兒子彭雲長大後選擇定居美國,他為何一直不回國呢?

彭壯壯

2001年,彭壯壯選擇回國發展,經常去看望爺爺奶奶,學習他們身上的精神。如今,彭壯壯是好未來首席财務官兼任公司總裁,他的精彩人生還在續寫,希望壯壯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以爺爺奶奶為榜樣,以建設新中國為志。

參考資料:

江姐之子在美國:母親的遺願我隻做了一半

江姐的紅色遺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