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司法部指控海能達,美國政商為何聯手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

美國時間2月7日,基于海能達與美國摩托羅拉系統公司之間的商業秘密及版權侵權訴訟案件(以下簡稱“商密案”),美國司法部對海能達提出指控。如果指控成立,海能達可能将被處以不超過有關商業秘密價值三倍的罰款。

美司法部指控海能達,美國政商為何聯手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

中原標準時間2月8日晚,海能達釋出公告,宣稱對指控深感失望,認為美國司法部的指控内容不具備事實依據,公司不應被列入指控對象。“(海能達)公司強烈反對本次美國司法部提出的指控,并将堅決以法律手段和事實依據積極應對本次事項,堅決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 同時強調,“公司恪守商業行為準則,尊重商業秘密,堅持誠信合規經營,緻力于為全球客戶提供豐富完善的專用通信及解決方案。”

海能達成為繼中興、華為之後第三家被美國政府打壓的中國通信領域高科技公司,其背後的真相又是什麼?

政商雙管齊下,打壓中國高科技

同一天2月7日,美國商務部将33個中國實體列入“未經核實名單”,該名單上的中國實體總數已經達到了175個,大部分都與高科技相關。

除了這份“未經核實名單”之外,美國商務部還将一大批中國高科技實體列入了“實體名單”,此外,美國财政部還有一份禁止美國企業和公民投資的“投資黑名單”,其中也有不少是中國的高科技實體。

可以說,打壓中國高科技已經成為了美國政界的共識,并在最近幾年層層加碼。

封閉市場,維持壟斷利潤

針對美國司法部的這次指控,商密案的當事方——摩托羅拉首席法律顧問兼首席行政官Mark Hacker專門發表了一份聲明,表示摩托羅拉将繼續在全球範圍内對海能達提起民事訴訟,追索賠款。

美司法部指控海能達,美國政商為何聯手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

摩托羅拉首席法律顧問兼首席行政官Mark Hacker

在老冀看來,這次事件本身就是美國政商界的一次合謀,目的就是為了維護美國企業的商業利益。

還是回到這次事件的當事方摩托羅拉。根據咨詢公司Omdia的資料,早在2019年,摩托羅拉在全球對講機市場佔有率就高達54.3%,明顯處于壟斷地位。

而摩托羅拉也一直在利用壟斷地位“坐收漁利”,尤其是在壟斷程度更高的美國市場。2017年2月,美國研究機構香橼(Citron Research)曾經釋出過一份關于摩托羅拉的報告,裡面透露了非常有意思的資料:摩托羅拉在美國市場的毛利率高達83.6%,而在歐洲市場卻隻有9%。

緊接着香橼又披露,同樣是摩托羅拉的對講機,偏低端的APX 6000對講機在美國市場的售價為5200美元;而更高端的另一型号對講機在英國市場的售價卻隻有975英鎊。香橼認為,之是以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反差,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壟斷地位和政府市場保護行為。無論是在政府采購還是市場準入方面,美國公司摩托羅拉均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悉心照顧。“這就像毒品一樣,我們在美國花費更多;這又不像毒品,因為我們在美國得到的反而更少。”

美司法部指控海能達,美國政商為何聯手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

而為了繼續維持競争優勢地位,摩托羅拉選擇了與美國政府合謀,一起打壓競争對手。對于全球市場佔有率僅次于自己的海能達,摩托羅拉更是極盡打壓之能事,先後發起多起訴訟和天價索賠。與此同時,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美國商務部則先後将海能達列入“禁購令黑名單”,依靠行政手段将海能達擠出美國市場,試圖阻止海能達在全球的發展勢頭。

開放和創新,才是發展之道

從資料上來看,摩托羅拉壟斷市場,赢得了高額利潤,但是卻極大阻礙了技術在全球的普及與發展。于是,我們看到在美國這個更封閉的市場,很多企業客戶雖然花了很大的價錢,卻隻能用着厚重笨拙的對講機。

就在摩托羅拉固步自封、不思進取的同時,它的中國競争對手海能達卻在持續創新,率先提出公專融合演進方案,發力5G行業專網,針對行業應用特點推出端到端整體解決方案。目前,海能達的相關方案和産品已在工業制造、智慧礦山、智慧港口等多個領域商用,獲得客戶的好評和信賴。 此外,在目前紅火異常的低軌道衛星通信市場,海能達同樣也為客戶提供衛星通信關鍵元器件以及整機産品。

美司法部指控海能達,美國政商為何聯手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

從過去多年全球科技行業發展的經驗和教訓,我們可以得出明顯的結論,那就是封閉和壟斷不會長久,開放和競争才能持續。中國企業面對美國政商兩界的打壓,一定要抗争到底,捍衛自己的權益,同時加大開放創新,堅持為全球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産品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