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譯 | ZeR0
編輯 | 漠影
芯東西2月9日報道,本周二,歐盟委員會醞釀已久的《歐洲晶片法案》(A Chips Act for Europe)終于正式出台!
這份從去年籌備至今的法案長達22頁,計劃投入超過430億歐元(折合3126億人民币)資金,要提振歐洲晶片産業,降低歐洲對美國和亞洲企業的依賴。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聲明中談道,歐洲《晶片法案》将把研究、設計和測試連接配接起來,并協調歐盟和各國的投資。
該法案在NextGenerationEU、Horizon Europe等歐盟預算中已承諾的300億歐元資金基礎上,到2030年,再增加超過150億歐元的公共和私有投資。
在短期内,《歐洲晶片法案》計劃加強歐盟的制造業活動,支援整個價值鍊的擴大和創新,以解決供應安全和更有彈性的生态系統。
中期而言,這一法案旨在加強歐盟的制造業活動,支援整個價值鍊的擴大和創新,解決供應安全問題,建立更具彈性的生态系統。
從長期來看,《歐洲晶片法案》将保持歐洲的技術上司地位,同時準備必要的技術能力,以支援從實驗室到工廠的知識轉移,并将歐洲定位為創新下遊市場的技術上司者。
一、三大主要組成部分,力求半導體産業鍊全面發展
《歐洲晶片法案》包括3個主要組成部分,分别是歐洲晶片倡議、確定供應安全的新架構、歐盟層面的協調機制,具體如下:
1、歐洲晶片倡議,将通過現有關鍵數字技術聯合承諾的戰略重新定位而加強的“晶片聯合承諾”,彙集來自歐盟、成員國和與歐盟現有方案有關的第三國及私營部門的資源。
110億歐元将用于加強現有的研究、開發和創新,以確定部署先進的半導體工具,以及用于創新現實生活應用的新裝置的原型設計、測試和試點生産線等,還将在量子晶片方面建立先進的技術和工程能力。
該倡議還将支援一個遍布歐洲的能力中心網絡,以增加實習機會,提高員工認知,使其加深對半導體生态系統和價值鍊的了解,并支援專門的碩士和博士獎學金,也旨在增加女性的參與。
2、一個新的架構,通過吸引投資和提高生産能力來確定供應安全,這是先進節點創新和節能晶片蓬勃發展所急需的。此外,Chips基金将為初創企業提供融資管道,幫助他們成熟創新并吸引投資者。它還将在InvestEU下設一個專門的半導體股權投資基金,以支援規模擴大和中小企業緩解其市場擴張。
為了吸引投資,拟定條例規定了被認為有助于歐洲供應安全的兩類設施的定義。這些設施就是所謂的“開放歐盟制造廠”,主要為其他工業企業設計和生産零部件,以及所謂的“內建生産設施”,即設計和生産服務于本國市場的零部件的工廠。
此類設施将在歐洲是“史無前例的”,其營運商應緻力于繼續投資歐盟半導體行業的創新。條例将允許在成員國獲得建造和操作這些設施的快速許可。委員會在評估成員國國家援助時,将酌情考慮到這些設施對歐洲生态系統的積極影響。
▲歐洲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鍊部分環節的市場佔有率
3、成員國和委員會之間的協調機制,用于監測半導體供應、估計需求和預測短缺。它将通過收集企業的關鍵情報來監測半導體價值鍊,以找出主要的弱點和瓶頸。它将彙集共同的危機評估,并協調将從一個新的應急工具箱中采取的行動。它還将充分利用各國和歐盟的手段,共同作出迅速和果斷的反應。
此外,歐盟委員會向成員國提出一項附帶的建議,即聯合危機評估和協調應對。這是一個即時生效的工具,使成員會與委員會之間的協調機制能夠立即開始。這将允許從現在開始讨論和決定及時和适當的危機應對措施。
下一步,歐盟委員會鼓勵成員國根據該建議立即開始協調工作,以了解整個歐盟半導體價值鍊的現狀狀态,預測潛在的幹擾,并采取糾正措施,以克服目前的短缺,直到該法規通過。
如被采納,該晶片法規将直接适用于整個歐盟。
二、為何歐盟迫切立法發展晶片産業?
目前歐洲在全球半導體生态系統中的優勢和劣勢都很明顯。
一方面,這裡彙集一批優秀的大學及研究機構,在世界上一些最先進晶片的生産技術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并在一些晶片制造上遊材料及裝置領域擁有有利地位。
另一方面,2020年全球共制造了1萬億顆微晶片,而歐洲其中所占份額不足10%,并且嚴重依賴第三國供應商。如果全球供應鍊受到嚴重破壞,歐洲一些工業部門的晶片儲備可能在幾周内耗盡,導緻許多歐洲行業陷入停頓。
過去兩年,随着經濟從新冠肺炎疫情中恢複,半導體行業出現了供應鍊瓶頸,導緻全球範圍内從汽車到醫療器械等多個行業的工廠關閉。在歐洲,由于缺少零部件,一些消費者不得不等上将近一年的時間才能買到一輛汽車。這暴露了歐洲及世界其他地區晶片生态系統的脆弱性。
為了增強歐洲在半導體領域的上司地位,《歐洲晶片法案》旨在達成5項目标:
1、加強歐洲在更小、更快的晶片方面的研究和技術上司地位;
2、制定一個架構,到2030年,将産能占全球市場的份額提高到20%(這意味将歐盟國家現有市場佔有率翻倍);
3、建立和加強先進晶片設計、制造和封裝方面的創新能力;
4、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鍊有深入的了解;
5、解決技能短缺問題,吸引新的人才,并支援有技能的勞動力的出現。
到2030年,總計将有超過430億歐元的政策驅動投資支援《歐洲晶片法案》,這将得到長期私有投資的廣泛配合。該法案提議内容包括:
1、對下一代技術的投資;
2、在歐洲各地為尖端晶片的原型設計、測試和實驗提供設計工具和試點生産線;
3、節能和可信晶片的認證程式,以保證關鍵應用的品質和安全;
4、一個更有利于投資者在歐洲建立生産設施的架構;
5、支援創新型創業、規模化、中小企業股權融資;
6、培養微電子方面的技能、人才及創新能力;
7、用于預測和應對半導體短缺和危機以確定供應安全的工具;
8、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建立半導體國際夥伴關系。
三、發力本土晶片産業,歐洲籌謀已久
歐盟委員會相信,《歐洲晶片法案》對歐洲來說是一個裡程碑,它将造福其工業、經濟和社會,為歐洲企業提供高技能的工作和新市場,幫助歐洲獲得地緣政治獨立,成為全球半導體生态系統的主要參與者,以及為世界提供多樣化和彈性的供應鍊。
事實上,早在去年的國情咨文演講中,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已經為歐洲晶片戰略制定了願景,即共同建立一個最先進的歐洲晶片生态系統,這将包括生産,以及連接配接歐盟世界級的研究、設計和測試能力。(歐盟動真格了!将推《歐洲晶片法》,要增強技術主權)
▲2021年9月,馮·德萊恩發表國情咨文演講
2021年7月,歐盟委員會啟動了處理器和半導體工業聯盟,目的是确定目前微晶片生産方面的差距,以及公司群組織(無論其規模大小)蓬勃發展所需的技術發展。
該聯盟将有助于促進現有和未來歐盟倡議之間的合作,并發揮重要的咨詢作用,并為歐洲倡議晶片以及其他利益相關方提供戰略路線圖。
迄今為止,22個成員國在2020年12月簽署的聯合聲明中承諾共同努力,支援歐洲的電子和嵌入式系統價值鍊,并加強前沿制造能力。
這些新措施将幫助歐洲實作「2030年數字十年」的目标,即到2030年,占據全球晶片市場中20%的份額,生産能力沖刺2nm,能效達到今天的10倍。(歐洲急了,正式發起2nm晶片總攻!)
在公布《歐洲晶片法案》的同時,歐盟委員會還釋出了一份目标利益相關者調查,以收集目前和未來晶片及晶圓需求的詳細資訊。該調查結果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晶片短缺如何影響歐洲工業。
結語:晶片——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戰略資産
從全球範圍内看,歐盟這一立法舉措與美國總統拜登就任後的行動如出一轍,拜登也在通過推動制定規模達520億美元的《美國晶片法案》,以鞏固和加強美國本土晶片生産實力。
可以看見,作為關鍵的戰略資産,晶片供應極端依賴于數量非常有限的參與者,實作本土半導體産業鍊自主可控日益受到全球各國重視。這個處于地緣政治利益中心的核心産業,正牽制着各國推動數字化轉型的能力。
來源:歐盟委員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