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翻了的《隻此青綠》 同款發型找到了!

美翻了的《隻此青綠》 同款發型找到了!
美翻了的《隻此青綠》 同款發型找到了!

春晚《隻此青綠》《憶江南》“舞繪”出圈,再次說明傳統文化及其蘊含的詩情畫意具有強大的藝術生命力,可以穿越時空帶來美的享受。《隻此青綠》的服飾非常美,《憶江南》的人物造型也很有個性,可見編導下了功夫。據《隻此青綠》編導介紹,編創舞蹈時根據資料,反複推敲,确定服飾、發式等造型。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春晚過後,有關傳統文化的話題發酵不止。《隻此青綠》以宋代王希孟青綠山水畫《千裡江山圖》為創作摹本,舞出了詩意,仿佛一幅幅青綠山水畫,美得優雅,美得舒适。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江蘇理工學院人文學院客座教授黃強說,大家發現沒,舞者的發型造型其實不是宋代的發型,而是唐代發型。

唐宋時期女子都流行高髻,發式豐富,但是在造型上有很大的差別。唐代的發髻有烏蠻髻、同心髻、半翻髻、反琯髻、反首髻、拔叢髻、雙環髻、抛家髻、雙螺髻、回鹘髻等。而宋代女性發髻有朝天髻、芭蕉髻、龍心髻、流蘇髻、鬧掃髻、包髻、雲髻、寶髻等。從造型上講,唐代發型更高大,形制更别緻,宋代發髻流行戴冠飾。

黃強認為,“編導說《隻此青綠》中的舞者發型是山峰發髻,隻是造型類似山峰,其實宋代并無‘山峰發髻’之名,也無此造型。倒是更接近唐代的半翻髻、抛家髻,編導正是從唐代發髻中尋找到了創作靈感。”

央視春晚另一則文化爆款《憶江南》以唐宋元的五位詩詞家的詩詞,來展現元代黃公望傳世傑作《富春江長卷》,塑造了行者、樵夫、漁夫、讀書人的形象,展現的仍然是宋代的風格。

黃強解釋說,《憶江南》所涉及的人物服飾是平民服飾與士大夫服飾,讀書人兼顧平民與士大夫身份,唐代有“白衣公卿”之說,科舉之前是民,科舉高中之後是官,身份變化,服飾也随之變化。

黃強說,江南是地理區域,在文化、地理、氣候等領域的不同情況下,江南的範圍、概念和定義各不相同。

江南服飾包括朝代服飾、地域服飾,六朝服飾、南唐服飾、明朝服飾、民國服飾屬于朝代服飾,東吳服飾、南京服飾、南越服飾、常州服飾、水鄉服飾屬于地域服飾。六朝時已經有了錦,這個錦就是與南京有關的雲錦。

“六朝時期南京出産的黑色絲綢,品質高,也非常出名。黑色絲綢主要是印染工藝的結果,當時黑色絲綢多為貴族所用。”

來源:揚子晚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