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代鄉土中國的縮影

當代鄉土中國的縮影

《回鄉記》

江子 著

廣西師大出版社

2021年12月

●江 子

編者按:春節是萬家團聚的節日。在社會大遷徒的今天,“春節回鄉”就成了一個新民俗。這本以回鄉為題材的田野調查報告《回鄉記》,以江西吉水贛江以西區域的曆史與現實為研究對象,全面田野式考察農民進城、傳統留存、異鄉與故鄉、出走與傳回、新鄉賢的責任與命運等,以圖全息呈現一方經典鄉土的曆史與現實,為當下的鄉土中國留一份證詞。中國現在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期,這種變局,鄉村的變遷是其标志。江西是農耕文明最有代表性的省份之一,通過書寫處于新的曆史節點的江西鄉村的常與變,可以解碼當下中國。

在本書中,我首先聚焦的是我的故鄉——贛江邊的江西吉水縣楓江鎮下隴洲村。我寫我的祖父、伯父、父親,兄弟姐妹,鄰裡鄉親,寫他們的過去和現在,寫這個小村莊亘古不變、已經消逝和正在生長的一切。

本書的人物都有原型,或者更确切地說,我寫的都是現實中的人,如果需要,我完全可以一一将他們指認——大多是跟我有血緣關系的親人。

血緣依然是這個世界最可靠的東西之一。我之是以不厭其煩一再地寫下在血緣這條古道上發生的種種故事,是為了保證我所提供的這份證詞的真實性。

我毫不避諱這一點:我的寫作從開始,就把自己放在了證人的位置上。

除卻援引的曆史人物,我筆下年齡最大的人是我的祖父。他出生于1913年,如此算來,他至今已經108歲了——雖然他在1982年就已去世,但我依然一廂情願地讓他在我的筆下活着。

我寫下的年齡最小的人是我的小侄子。在《購房記》裡,他隻有寥寥幾筆,因為我們在縣城為父母購房成功,“兩個侄子,為了有能夠安心寫作業的房子高興得手舞足蹈。為慶祝這一件事,他們還當着我們的面裝模作樣地打了一架。小侄子到父母面前告狀的哭聲誇張而喜慶。”小侄子出生于2009年。他今年12歲。

從108歲到12歲,中間差不多一百年。如此,我觀照的,就是一百年左右的故鄉。

然後,我還寫了下隴洲村所屬的贛江以西。那是差不多半個吉水縣的一大片鄉土,有盤谷、金灘、黃橋、尚賢、阜田、楓江等鄉鎮。與贛江以東地區不同的是,那裡的村落往往由北方人遷徙而來,且大多是以宗族的方式聚居,并且大多是千人以上的大村莊。

這片鄉土曾經是著名的科舉之鄉,據粗略的估計,曾經出過兩百多名進士,是出産官員、作家、詩人、烈士和隐士的故鄉,南宋民族英雄楊邦乂、詩人楊萬裡、筆記小說家羅大經,明朝五使西域的外交家陳誠、理學家羅洪先、兵部尚書李邦華等等都是她的子嗣。

這塊土地上發生過一門三進士、一門八尚書的科舉盛況,也在曆史的長河中形成了屬于她自己的崇文、尚武、血性而霸蠻的文化性格。同中國幾乎所有的鄉土一樣,這片南方的鄉土被百年未有之變局的時代裹挾,經受了發展的陣痛,在前所未有的重建中迎來新生。

我努力記錄和呈現這塊土地的曆史與現實,因她是中國的一部分。或者說,她就是中國。

可我寫下的又何止是鄉土?我其實寫的是悲欣交集的人間——

人間的出走與傳回,永恒與變奏,熱鬧與寒涼,故鄉與他鄉,前世與今生,苦難與希冀,逼仄與遼闊,愛與死……

願山河無恙。

願人間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