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 好好活着,才是人世間無法超越的神山
岡仁波齊是西藏最知名的神山。
無論是宗教内涵還是視覺感受上來說,都是這樣的。
當然,前提是你曾經聲身臨其境的擡頭感歎與仰望過他。
若是無論内轉或是外轉的繞山一匝,你的這種感受就會更加震撼與虔誠。
之是以想說起這個話題,是因為近幾天在風雪中舍命轉山的五名遊客的悲慘遭遇讓我又憶起了曾經的轉山之旅中的所遭受的苦楚艱險,甚至是生死攸關而帶來的心靈沖擊和人生感悟!
神山高大,生命更雄偉!
有生命,才能體驗到無與倫比的震撼,才更能體會到好好活着的那種終極醒悟。
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好好活着,才是人世間無法超越的神山!
下面,就是我們與岡仁波齊最親密接觸的真實體會———
北京軍綠色吉普。
夏夜中,25公裡無法稱之為路的山路,颠簸的夜伸手不見五指。
當一片燈火通明的塔爾欽出現在眼前的時候,我們一家一邊不住的感謝司機,一邊樂呵呵的付了車費。
800元。
這就是我們一家三口的岡仁波齊轉山之旅的結束。
感謝神山,讓我們一家人帶着心有餘悸,脫苦脫難般的心情歸來。
關于岡仁波齊轉山,世上可能會有一萬零一篇文章來進行介紹和描述。
我寫的這些文字,隻是我們三口人轉山的真實感受。
作為宗教意義上的世界中心,當你最初行走在岡仁波齊山下的時候,乖巧伶俐的土撥鼠會接二連三的出來迎接你,仿佛你是它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或是前世宿命裡的舊相識。
于是,它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哄你點吃的。
在轉山路線上,止熱寺是個分水嶺。
普通體能的人,可以選擇在山腳下飯店過夜,養精蓄銳,以待明天早上全力沖過卓瑪拉山口,然後一路下坡的完成轉山路線。
體能超強或者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可以選擇在當天就翻過卓瑪拉山口,然後或是直接前行回到轉山的起點,完成轉山。或者是選擇在山口下面的補給點過夜,次日傳回起點。
很不幸,我們明顯屬于自我感覺良好的那一種!
帶着行走在世界中心的那種獨特感受,我們放棄了在止熱寺過夜,直接一鼓作氣的選擇了翻越卓瑪拉山口。
翻山的路,曲折漫長,仿佛永遠也走不到盡頭。
高原反應無法抑制的擊垮了體能,氣喘籲籲,頭暈目眩,惡心嘔吐如影随形。每走三五步,人就要躺卧都不成形的喘上一陣子,就算大口的吸氧氣也無濟于事。
轉山的人本就不多,眼睜睜的看着天色漸晚,山風呼嘯,雨雪交加,眼前怪石嶙峋,曲折迂回的山路就是走不到盡頭。
此時,懊悔的心情已經無濟于事。如何能夠在天黑之前堅定意志,拼盡潛能的翻越山口,就成為了涉及人身安全的頭等大事!
看着近在咫尺的岡仁波齊峰,與我在各種資料中看到的身形别無二緻,挺拔神秘,寶相莊嚴。
而我卻心亂如麻,驚恐萬分。以至于在山下帶來垭口懸挂的經幡和風馬,都毫無興緻的草草了事。
在我們攀登山口之前,結識三位小姑娘,她們是在登山之前才彼此認識,并相約登山的。一路上,她們的高反似乎很輕。就這樣,一會我們三口人走在前面,一會她們三個走在前面。這讓已經在山路上殿了後的我們,心裡還能夠有些許的借重和前進的目标。
此時此刻,我最擔心的是孩子的高反。唯恐她因為意志崩潰而倒地不起,如果這樣,在海拔5600米,氧氣稀薄,寒風刺骨的山頂,那就是大難臨頭!
神山是世界蒼生的守護者,幾乎每一個前來轉山的人,不分性别年齡,職業身份,都是善良與慈悲的人。
看到我們一家人的窘境,路上的一位紅衣喇嘛,雖然也因為高反行走緩慢,但還是鼓勵我們繼續前行,又給了孩子葡萄糖水,巧克力糖,還有能夠增強體力的瑪咖。
就這樣,我們無數次的跌倒爬起,暈暈乎乎,搖搖晃晃的看着在前面不遠處的三個小姑娘和被信衆簇擁前行的喇嘛,一步一咬牙,三步坐一下的爬過了山口的最高點,跌跌撞撞的往山下行走。
下山的路,其實不能稱作路。
但是,好在這路是可以回到人間的!
膽戰心驚的走過山腳下的冰河,以近乎垂直的角度從山上出出溜溜的來到補給點。
在毫無緩解的高反和極端疲勞的共同作用下,我選擇了向景區叫車傳回。
岡仁波齊,任世間風雲變幻,朝夕更替,億萬年來就那樣靜靜的矗立在哪裡。
變幻的是轉山的人,不變的是岡仁波齊。
而轉山的我們,卻總是用凡塵俗世的理念和方法去對待岡仁波齊。
就像轉山急功近利,心浮氣躁的我。
隻有經曆過了,才會思考。
我們轉的是山,磨的,其實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