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NBC報道,有兩名特斯拉員工透露的資訊,和美國當地媒體曝光的公司内部通信記錄顯示:為了應對晶片供應短缺和實作第四季度傳遞目标,特斯拉(TSLA.US)決定移除部分中國制造Model 3和Model Y上的一個轉向部件。
該部件是電動助力轉向系統中的電子控制單元,它将方向盤的轉動信号,轉換為車輛的車輪轉向。升到L3級自動駕駛功能将需要兩個電子控制單元系統,是以需要在服務通路時對汽車進行改造。

特斯拉表示,這種改變不會帶來安全問題,因為被移除的部件屬于“二級電子控制單元”,主要用于支援備用功能。目前,特斯拉仍然使用L2級輔助駕駛功能,即Autopilot和FSD,而無需雙控轉向系統。
特斯拉決定,至少在推出L3級自動駕駛功能之前,這一調整不會通知客戶。這已經影響到運往中國、澳洲、英國、德國和歐洲其他地區客戶的數萬輛汽車。目前尚不清楚特斯拉是否會對在美國生産或運往美國的汽車做出類似的改變。
隻有國産Model 3/Y “減配”?“減配”車型的價格是否會有所變化?後續更新到L3級自動駕駛的車輛改造費用由誰承擔?
2月8日,紅星資本局就此詢問特斯拉中國相關負責人,截止發稿沒有回複。
中國市場對特斯拉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據特斯拉日前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的10-K年封包件,2021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收入達138.44億美元,同比大增107.8%。
特斯拉去年前三季度在中國市場收入為90.15億美元,以此推算,去年第四季特斯拉在華收入為48.29億美元。
财報顯示,特斯拉2021年營收538.23億美元,中國市場占公司營收比例達25.7%。中國已成為特斯拉最大的海外市場。
在銷量方面,乘聯會的統計資料顯示,去年特斯拉在中國的傳遞量達到484130輛,占特斯拉全球93.6萬傳遞量的51.7%。特斯拉在中國營收大增,主要得益于上海超級工廠的提産和傳遞量上升。
2021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程完成傳遞量逾48萬輛,占年度全球總傳遞量的51.7%,今年還将擴産。2021年11月,上海企事業機關環境資訊公開平台顯示,特斯拉正對上海超級工廠項目(一期)第二階段的産線優化項目進行環評公示。該項目總投資12億元人民币,最快今年4月完工。項目完成後,特斯拉上海工廠的年産能有望突破100萬輛。
特斯拉計劃2022年傳遞量增長50%以上。由于柏林工廠投産時間仍存在延遲的可能性,傳遞量增長主要一塊上海工廠。而晶片等零部件的短缺制約着産能提升。
特斯拉預計,2022年晶片持續緊張,明年才會緩解。馬斯克在财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晶片短缺不是一個長期問題,今年晶片供應問題較2021年有所緩解,預計2023年電池成為新瓶頸。
值得一提的是,為滿足對員工增長的需求,2月7日,特斯拉中國再次釋出面向社會的招聘資訊,新增崗位十大類,共計1523人。
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
編輯 餘冬梅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